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三星对抗台积电,

时间:2024-02-25 20:56:10 科技迭代

文章|半导体行业概况 近日,三星频频登上行业热搜榜,尤其是该公司最高领导人——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于6月7日出发出访欧洲,为期12天,访问了荷兰、德国、法国。

这也是他时隔半年后首次出国。

此行最关键的一站是荷兰,因为李在镕将拜访总部位于埃因霍温的ASML公司,洽谈极紫外光刻机(EUV)的供应事宜。

李在镕联系ASML,争取EUV光刻机的优先供应。

预计ASML今年将出货51台EUV光刻机,三星电子有望获得其中18台。

在先进制程技术市场争夺战中,三星若想追上台积电,就必须拿下这18款器件,否则差距可能会拉大。

近两年,全球芯片短缺为代工行业提供了绝佳商机。

据Gartner统计,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将超过95%,营收将增长31%,达到1002亿美元。

这也是去年整个半导体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这样的卖方市场中,晶圆代工厂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因此,不少客户争先恐后地签订长期协议,主动支付预付款。

这促使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将资本支出增加一倍。

一番将在未来几年达到历史新高。

以台积电为例。

该公司占据全球晶圆代工市场54%的份额,预计2022年投资将超过400亿美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星作为追赶者,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才能维持18%的市场份额,才有希望进一步缩短与台积电的距离。

为此,三星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代工业务的投入,每年都以天文数字上涨。

不过,光有钱还不够,因为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很难完全独立,与内部其他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轻装经营。

这使得其在与台积电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顺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5月,三星宣布将晶圆代工业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一家纯粹的晶圆代工公司,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获得25%的晶圆代工市场份额。

为了加强其代工能力,三星在其设备解决方案部门下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负责监督公司的关键芯片业务。

该研发中心整合了三星设备解决方案部门的八个研究所,包括存储器、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LED、生产技术、软件和显示中心。

近年来,三星为进一步渗透代工业务做出了各种努力。

然而五年过去了,获得25%代工市场份额的目标仍未实现。

看来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很多方面都需要调整,包括人员调整。

高管变动 6月初,业界透露三星电子高管发生大规模变动。

当地媒体援引公司消息人士的话称,被替换的高管人数约为20人。

其中,执行副总裁Song Jae Hyuk被任命为半导体研发中心。

该中心领导先进制造工艺和芯片产品的开发,涵盖存储器和片上系统。

此前,宋在赫领导的团队设计了NAND??闪存芯片。

他因成功推出 NAND 闪存垂直架构而闻名。

据悉,铸造部门将由执行副总裁 Nam Seok-woo 领导。

Nam还将从事存储芯片制造相关工作,并继续担任目前的全球制造和基础设施技术总经理职务。

曾在存储芯片制造部门工作的执??行副总裁 Kim Hong-sig 被任命为代工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

这个团队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先进工艺芯片的良率。

一位市场分析师表示:“过去几个月三星电子的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客户也纷纷离开。

为此,三星正在寻找改进方法,以应对一系列表现不佳的情况。

”三星证实公司宣布了人事变动,但否认与业务问题有关。

这并不是三星电子尤其是代工业务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高层调整。

三星电子在面临芯片良率和留住客户等重大问题时,更换了多名半导体高管。

最近一次发生在2021年,这也是三星实际控制人李在镕出狱后做出的。

其目标是重振三星集团,对高层人事部门进行重大改组,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前所未有的调整。

其中,三星全面更换了半导体、手机、消费电子三大业务的管理者,并将手机和消费电子业务进行了合并。

此举表明三星集团业务重心已转向半导体,大大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的人中,有8人晋升为副总裁。

从公司主营业务来看,半导体业务(DS)部门,存储部门产品规划组副总裁Young-su Son(47岁),晶圆代工部门销售团队副总裁Seung-cheol Shin(48岁)岁)、美洲副总裁朴赞益(49岁)等人获得晋升。

先进制程紧随台积电和三星进行各种变化,包括高层调整。

目的之一是增强其铸造事业部的竞争力,特别是先进工艺的进步和良率的提高。

三星量产的最先进工艺节点是5nm。

在这方面,它仍然落后于台积电,特别是在成熟度和良率方面。

去年,采用三星5nm工艺的高通骁龙888出现过热问题,也输给了台积电5nm工艺。

苹果A14和M1芯片的性能表现。

在4nm方面,三星宣布4LPP将在2022年满足客户要求。

由于4LPP依赖于熟悉的FinFET,因此三星的客户使用该节点会更加容易。

此前,三星将其 4LPE 视为其 7LPP 的演进过程,可能是因为 4nm 相对 5nm 具有非常明显的 PPAc(功耗、性能、面积、成本)优势,或者是因为内部有实质性变化(例如,新材料、新材料的使用)。

极紫外光刻显着增加等)。

据悉,三星在2021年增加了其4LPE和5LPP技术的产量,这使其能够为不同的芯片设计提供不同的PPAc优势。

3nm方面,三星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3nm,与台积电基本同步。

目前,三星的主要代工客户包括高通、IBM、NVIDIA以及自家的处理器芯片。

同时,他们也是公司3nm工艺的主要客户。

三星的3nm工艺研发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代GAA GAE(GAA-Early)和第二代3nm GAP(GAA-Plus)。

2019年,该公司表示3nm GAE工艺将在2020年底前开始风险试产,2021年开始量产。

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踪迹。

相信量产将推迟到2023年。

投资先进封装技术 除了先进制程之外,三星在先进封装技术方面也在追赶台积电。

2018年前后,为了通过集成晶圆级扇出封装(Integrated Fan-Out;InFO)绑定晶圆代工先进工艺,夺回被台积电失去的苹果iPhone应用处理器订单,三星电机大力投资面板级风机制造。

扇出面板级封装 (FOPLP) 技术。

在大力投资FOPLP研发后,三星已经量产了可与InFO和CoWoS封装竞争的FOPLP-PoP和I-Cube 2.5D先进封装技术。

然而,FOPLP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从FOPLP的现状来看,生产规模将是技术普及的最大挑战。

在初期良率不够好的状态下,FOPLP产能必须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成本优势。

这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此外,提高FOPLP的精度并不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三星首先进入相对低端的可穿戴设备AP,而仍然很难获得高端智能手机的订单。

面对未来的高效计算需求,包括AP、人工智能芯片、GPU、ASIC或FPGA等芯片可能无法使用当前的FOPLP设备进行量产,并且FOPLP还存在翘曲等问题需要解决。

FOPLP工艺设备的投资风险很大,挑战也很大。

由于FOPLP无法使用现有的面板或晶圆制造设备,因此大多数制造商必须使用新工艺来制造设备。

成本是相当高的。

如果用量不够大,就无法支撑成本和投资回收。

这将是相当困难的。

客户竞争三星的主要客户高通、英伟达和特斯拉都依赖该公司生产8纳米和14纳米芯片。

近两年,凭借5nm等先进工艺,三星获得了高通骁龙888系列的新订单,以及英伟达Ampere和GeForce芯片的新订单。

据DigiTimes报道,三星代工客户数量已超过100家。

从目前情况来看,2022年晶圆代工市场依然火热,三星将更加百花齐放,全面发展。

三星在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制造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将是其代工未来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

三星自2017年将代工业务独立出来后,已从最早的30家客户发展到100多家。

据称,三星的目标是到2026年达到300家以上客户。

台积电的客户数量预计将超过500家到2022年,将是三星的五倍。

统计显示,2020年,三星内部使用了60%的晶圆代工产能,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的Exynos芯片。

剩余产能被几个主要客户瓜分,其中包括:高通(20%)、英伟达、IBM 和英特尔另外分享 20%。

随着三星在2021年增加7nm及更先进工艺芯片的产量,自用产能比例已下降至50%左右。

不过,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距离台积电能够以 100% 的产能服务客户,三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论 根据 Gartner 报告,在台积电宣布涨价后,三星在 2021 年底将晶圆价格提高了 20%。

近期,随着台积电代工价格上涨,三星也提高了报价。

5月中旬,据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的芯片代工价格可能会上涨15%至20%。

知情人士表示,新定价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三星已经完成了与部分客户的谈判,并正在与其他客户进行讨论。

水涨船高,全球芯片供过于求,让三星有机会争夺更多客户。

不过,追随台积电涨价依然体现了三星的无奈,因为在联电、中芯国际等代工厂宣布涨价之后,并没有传出三星跟进涨价的消息,因为这会削弱三星相对台积电的价格优势。

只有台积电涨价,三星才敢跟风。

作为“独立”的业务部门,三星的晶圆代工已进入第六个年头,但其利润率仍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

由此来看,韩国半导体巨头仍需继续投资和完善生产线,同时进一步梳理内部管理体系,才能有望实现2030年超越对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