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贺炳然独臂将军的故事?

时间:2024-02-29 21:36:02 技术落地

贺炳炎来自湖北松滋。

他的父亲贺学文是贺龙的下属,后来英勇牺牲。

贺炳炎加盟红军时年仅16岁,但他每次都冲锋陷阵,用生命去战斗。

短短五六年时间,贺炳炎成为贺龙手下红五师的导师。

在那个血腥的年代,贺炳炎受了11次伤。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 1935 年 12 月。

他的生命垂危。

他伤势严重,右臂无法保住,不得不截肢。

贺龙听后急了,痛苦地说:这条右臂抵得上我一整支军队!但为了挽救贺炳炎的生命,他的右臂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被截肢。

手术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贺炳炎痛得把医务人员塞在嘴里的毛巾嚼碎了。

手术结束后,贺龙拿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捡起几根断骨,包起来放进怀里。

贺龙对贺炳炎说,我想留住他们。

长征才刚刚开始,今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那我就把它们拿出来告诉大家,这些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

看他们。

多么难啊!手术后的第七天,贺炳炎又回到了前线,继续在战场上指挥部队……在随后的战斗中,从小习武的贺炳炎单手挥剑,而他的威严却丝毫不减,杀敌心生畏惧。

裂缝。

“一臂剑王”名声大噪,“一臂将军”名扬天下。

抗战初期,贺炳炎又因一场战斗而成名。

1937年10月雁门关第一战,时任八路军第120师第716团团长的贺炳炎率部伏击日寇。

战斗中,他挥舞着砍刀,砍死了多名日寇。

看到八路军如此猛烈的攻势,日寇被吓得纷纷撤退。

此战,贺炳炎部队歼灭日寇500余人。

国内外报纸称之为“雁门关大捷”,有力地鼓舞了民族精神。

1938年1月起,贺炳炎任晋绥军区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师长、第358旅副旅长、第3师师长。

他率部作战于冀中、冀南、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取得廉子口、板桥战役胜利,领导建立清河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贺炳炎参加百团大战,在美玉战役中歼灭日军一个中队,俘虏日军20名。

1944年11月,贺炳炎奉命率领358旅百余名干部和359旅王震部队南下。

部队扩充为1个独立旅、4个独立团,并领导组建江汉军区。

贺炳炎担任指挥,屡立奇功。

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转战西北战场,历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晋绥第一纵队司令员。

西北野战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军长。

曾担任其他职务,参加过保卫延安、解放青海等重要战役。

全军闻名的“硬核六连”就出自他的指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炳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四川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勋章3枚。

尽管患有高血压、哮喘等多种疾病,但贺炳炎在没有得到适当治疗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

不幸于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享年47岁,是开国将领中去世最早的。

,以及他去世时最小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