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后端技术 > Node.js

拿到美国公司的第一份offer,分享我的经历

时间:2023-04-03 18:12:15 Node.js

前言我住在美国的一个小城市。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没有大城市那么多。湾区必须拥有美国最多的软件工作。.这篇文章介绍一下我这几个月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经历我是今年来美国的,然后6月份开始广泛投简历。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申请了很多职位,主要是想增加面试经验。前后投了70多份简历,过了一个月还没收到面试通知。那段时间我对人生很怀疑,后来发现他们是因为处理速度比国内慢(这个。。。真是深有体会。。。IT行业已经算是最快的了美国招聘速度,其他行业平均招聘速度估计3个月左右,有找工作的朋友6个月)。所以,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想要找工作,一定要提前找好,不要在签证快到期的时候急着到处申请。到了7月,之前投资的公司都开始陆续打电话,预约笔试和面试。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由印度人力资源部招聘的。他们一般会先问你基本情况,然后再谈薪水。因为,我重点面试了几个自己想去的公司,并没有太关注其他公司。如果是像我这样的情况,如果你刚入前端坑,估计很多时候会被印度HR外包公司面试,然后推荐给合适的公司。让我们谈谈你的感受。下面说说印度外包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申请流程。印度外包公司处理简历的速度非常快。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想快速找到一份薪水不高的工作,外包公司还是可以考虑的。我的整个感觉是他们的招聘过程是在吓唬人。他们一般都是打电话询问基本情况,然后给你发邮件按照他们的格式回复邮件,等有公司对你感兴趣的时候再联系你面试。划重点:印度公司面试的重点是你能不能工作~~在我的几次面试中,印度公司从浅入深无所不包。我列几个我还记得的问题,比如:CSS:说说什么时候用padding,什么时候用marginHTML:如果在Form表单中使用两个Submit会怎样?JS:谈谈你对闭包的理解谈谈你对原型的理解,什么时候用闭包谈谈你对原型的理解,什么时候用React:谈谈你什么时候用Redux谈谈你如何规划你的状态管理这里就是几个简单的问题,其实面试一共1个小时左右,问的非常非常详细。面试的时候经常说完了不知道是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比如哪个padding和margin的问题,我先解释了padding和margin的概念,然后说了平时不用margin用padding可以解决的问题,以及使用margin时的注意事项。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你总会觉得他们就是评委。当然,这也是很多公司的面试流程。这取决于你准备得有多充分。美国公司的申请流程从电话面试开始,谈基本的工作经历和之前做过的项目。随后公司发来了面试邀请。由于公司是本地的,所以直接去公司面试了。首先,我和公司管理层聊了聊产品和我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在我专栏的另一篇文章中有介绍,不再赘述)。然后是技术方面。技术面试主要是问js,但不是很详细的问题。另外问了平时用什么库,说了自己对性能调优的看法,平时关注哪些技术网站。整个过程都是聊天的形式。感觉整个面试过程很轻松,不会因为你卡在某个知识点上就完全否定你的其他能力。我们谈到了爱好和未来的计划,但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了过去。然后面试结束,HR简单参观了整个公司。划重点:感觉美国公司更注重思维、人格和未来发展。最终,美国公司发出了报价。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讲讲整个offer的流程和细节。招聘流程1)电话面试2)公司面试3)背景调查会填写身份信息,查询美国性格测试的状态,美国公司好像有这个背景调查(这样可以让同事填写几份之前的工作做背景调查,所以简历中一定不能有虚假信息。非常感谢前同事愿意帮我做背景调查!!!)4)The人力资源经理谈offer细节5)发送offer内容salary先说说offer的内容吧,具体薪资水平我就不说了。由于我住的地方很小,所以这里的消费其实不是很高。和北上广相比,平均消费和北上广差不多,有些东西还便宜。所以薪水如果和北上广的大牛比,给我的薪水肯定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和我这个级别的小白比起来,工资还是挺合理的。给的工资是印度外包到湾区的工资(所以我知道印度外包是被压榨的~~我也遇到过一个印度外包,问我数据库,服务端设计,想招全栈在前端?面试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另一个HR在笑,挺不尊重人的,我就当面说了,每一个问题我都回答的很客气,而且他们也不是面试的按照简介,下次遇到这个的时候,我肯定直接说,我不习惯这个)。福利401k医疗保险(还有眼科和牙科保险,挺全的)意外保险健身娱乐设施(公司里有健身房和咖啡厅)停车补贴(哈哈,这个我没见过,所以我觉得很好玩)options(options不是直接以认购的形式给的,不同的仓位认购options的份额是不一样的,我给的认购份额大概是20000-30000,只能进行share操作4年后。貌似期间可以离职,股份还有效)另一个我在offer上看到的区别是正式员工没有contractperiod。员工可以随时离职,公司也可以随时裁员,互不约束。相反,合约仓位会有合约期限,如6个月、12个月等,在此期间不允许违约。Offer上有一系列履职责任,比如在职期间,离职后一年内不在同一业务公司工作。报价不绑定多个合同。看到公司内部员工同时和其他公司有兼职合同,公司不会约束他们。对这个offer目前的情况很满意,但是由于个人问题,大概3个月后才能入职,所以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同意入职时间工作,目前仍处于观望期。结论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因为都是记录的个人经历。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参考。希望在美华人分享宝贵经验,互相帮助。快点!再次感谢这段时间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同事!!!未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