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
什么是电子通信专业?
电子通信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理工融合的特点,主要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光学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及系统实现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和信息论为基础,以电子、光子、信息及与之相关的元器件、电子系统、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应用领域广泛,发展迅速,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干专业 。
电子通信专业要学什么?
电子通信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课程设置应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应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通识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40%左右。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学分、经济管理课程学分、外语课程学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分、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和体育课程学分。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分。专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50%左右,其中学科基础及专业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0%。
具体来说,电子通信专业要求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通信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该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可参与相关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4.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初步具备电子信息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以及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工程设计与分析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或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能力;
6.了解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保、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8.掌握1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