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储蓄的不断增加,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总会不自觉地想要弥补童年的缺失。
比如这两年我疯狂买了很多游戏机,从Switch到PS5,从WIN掌机到SteamDeck,就是为了弥补童年的遗憾。
有了这些游戏设备,我自然想要升级游戏的视觉体验,于是在我的小房间里,一台48英寸的LG OLED电视就出现了。
瞬间,PS5和WIN掌机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
为了充分利用这台昂贵的电视,我继续购买了 NAS 设备。
除了游戏,我还看电影,尤其是各种洗过的4K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剧。
电视的另一个重要用途。
然而,随着龙年的临近,我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不是缺少了什么?”是的,虽然从硬件角度来说,我能得到的视觉冲击已经完全达到了,但是音频效果似乎总是拖后腿。
正如经典广告语所说:“没有声音,再好的节目也出不来”。
因此,在这个春节期间,我决定弥补我的视听娱乐室的最后一个缺点,并使用外部设备来改进它。
电视内置扬声器的音质。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设备最能满足我对音频播放的需求呢?传统的5.1声道家庭影院音响无疑是一站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沉浸感和真正的立体声环绕声。
然而,对布局和空间要求的强调限制了我的选择。
毕竟,在寸土必争的现代城市,如果想要在只有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安装一套5.1声道家庭影院音箱,空间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条形音箱是另一种选择。
与家庭影院系统相比,条形音箱将声道扬声器和功率放大器集成到一个长盒子中。
每个通道都是隔离的,但又相互连接。
中、高、低频均采用DSP效果模拟。
音效对于提升电视音质有非常好的效果,足以满足家庭的观影需求。
不仅如此,该条形音箱还具有无需安装、占用空间小、外观简洁、经济实惠等优点。
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我将目标锁定在条形音箱类别中的音频产品。
在听了雅马哈、索尼、三星、SONOS等众多品牌的soundbar产品后,我发现我还是比较欣赏Bose这个传统音响厂商的产品。
众所周知,Bose品牌产品在低音方面一直表现出色,更擅长利用小扬声器打造大功率体验。
尤其是在Bose线下店听过Bose Soundbar 850的实际表现后,那压倒性的推力让我上瘾了。
但正当我准备下单的时候,Bose突然推出了一款高端soundbar新品——Bose Soundbar Ultra。
价格与上一代产品Bose Soundbar 850相同,AI功能的加入让我很难选择。
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我最终把 Bose Soundbar Ultra 带回家了。
从此我的视听娱乐和游戏事业发生了质的变化。
乍一看,Bose Soundbar Ultra 与 Bose Soundbar 850 非常相似,整体外观采用圆角设计,周围有金属格栅。
高度不到6厘米,长度约为103厘米,几乎和我的48英寸电视一样宽。
,看起来像是专门搭配的。
机身盖与机身周围齐平。
中间的缝隙设计得非常巧妙,可以隐藏接收器和通知灯。
机身两侧预留有天空通道开口。
紧密的接缝、简洁的线条和抛光的耐冲击钢化玻璃表面是 Bose Soundbar Ultra 最出色的设计亮点。
白色的玻璃面板和银色的金属格栅相互呼应。
不同材质和加工工艺的碰撞,打造出非常有质感、有档次的效果。
整机充满简洁、明快的特点。
当然,对于我来说,好看的外观确实会给 Bose Soundbar Ultra 带来更多加分,但好声音才是我最看重的基础。
Bose Soundbar Ultra 总共容纳了 9 个声音单元,其中 5 个单元布置在前面,其中 4 个跑道式声音单元,可以更好地控制机身高度并带来尽可能大的单元尺寸。
中间的是中置高频扬声器,可以让高频声音更加清晰,还原更多声音细节。
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偶极扬声器单元,向上发出声音。
声音可以从天花板反射出来,在头顶上方形成一条天空通道。
其余两个单元是结构特殊的内置低音单元。
在机身背面的两端,还可以看到两个增强低频的倒孔。
Bose Soundbar Ultra 可以通过 HDMI eARC 和光纤 S/PDIF 音频接口连接到电视。
Bose Soundbar Ultra 支持的 eARC 技术理论借贷速率为 37Mbps,可以播放未压缩的 7.1 环绕声,并引入了对 Dolby Atmos 和 Dolby TrueHD 无损音频等音源的支持,使其可以在物理空间中播放。
更精确地放置环绕声音频。
这些是光纤无法比拟的,光纤只支持压缩的5.1环绕声,带宽只有384kbps。
考虑到我的 LG 电视有多达 4 个 HDMI 2.1 接口,并且其中一个还支持 eARC 协议,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通过 HDMI eARC 接口将 Bose Soundbar Ultra 连接到电视。
值得注意的是,与线下门店大多数方形听音室不同,不规则的家居布局往往会对音箱的声场效果产生显着影响。
因此,定位设备发音方向的声音就显得尤为关键。
Bose Soundbar Ultra 提供 Bose 独有的 ADAPTiQ 智能声场调节技术。
首次使用时,您可以通过佩戴随附的 ADAPTiQ 耳机来测量房间和家中的音频位置,从而调整声音的方向并优化音效。
。
因此,无论房间大小,Bose Soundbar Ultra 都能还原最佳的聆听体验。
依靠 Bose 自有的 PhaseGuide 定向声音传输技术,Bose Soundbar Ultra 可以通过多个物理单元和声音反射的配合来营造环绕立体声声场。
Bose 将这项技术描述为能够将多向声音传输到房间。
不同的区域,即使是在没有扬声器的地方,仍然可以听到澎湃的音效。
简单来说,Bose Soundbar Ultra想要打造的是家庭影院式的沉浸感。
详细的感受当然要通过实际视频来展现。
幸运的是,我的 NAS 有数百部支持 Dolby Atmos 或 Dolby TrueHD 无损音频的电影可供选择。
例如。
《爱乐之城》电影开头的千人桥上唱歌的长镜头一直被视为经典。
与电视自带的扬声器相比,使用 Bose Soundbar Ultra 作为发声单元后,声场明显更宽,声音从原来集中的状态拓宽到具有清晰的空间感。
坐在沙发正对面甚至感觉像是被声音包围着,而且声音分离度比较高,包括人声、环境声、交通声。
定位精准,临场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另一个例子是 Bose Soundbar Ultra 的两个天空单元。
聆听体验更是令人惊喜。
声音从天花板反射后,由高到低进入人耳,整个环绕声顿时有了“高度”可言。
原本水平面的声音,似乎被提升为纵向的声场。
比如电影《独立日》中外星飞船降落地球的场景,你就能明显感受到头顶传来的压迫感。
由远及近,沉重感逐渐加深。
看完之后只能喊两声。
一个字:过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Bose Soundbar Ultra 的人声表现。
毕竟《漫长的季节》、《鱿鱼游戏》这样的优秀电视剧,很多时候都是靠对白来推进剧情的。
与下载的 4K 电影相比,该流媒体平台上的电视剧通常不支持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Bose Soundbar Ultra 可以分析非 Atmos 音频信号并通过内置 TrueSpace 专利音频处理技术重新混合声音。
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声音的空间体验。
但有时,人声往往集中在中置扬声器区域,两侧的左右声道会影响人声的清晰度。
这时,Bose Soundbar Ultra的全新AI对话模式就发挥作用了。
它可以自动平衡声音中的人声和环绕声,使声音听起来更加通透清晰。
开启该功能后,人物对话会自动调整到更舒适的音量,不会太大声或浑浊,与环境音效形成完美搭配。
至于低音,一直是Bose的强项。
就Bose Soundbar Ultra的低频表现来说,我觉得已经足够让我满意了。
尤其是在玩《生化危机》这样的恐怖游戏时,深沉的配乐渲染通过Bose Soundbar Ultra表现得淋漓尽致。
它又厚又有质感,每次都让我毛骨悚然。
最后我想说的是,Bose Soundbar Ultra 还支持 WiFi、蓝牙和 Apple AirPlay 2 无线连接,所以当我不想打开电视而只是简单阅读时,我也可以直接推送轻音乐我把手机换成了Bose Soundbar Ultra,此时Bose Soundbar Ultra已经变身为家里的巨型无线音箱,简直太美妙了。
总的来说,在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Bose Soundbar Ultra应该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家庭观看的需求,提供出色的全方位环绕音效,同时节省空间,设计简洁,满足家庭用户的音频品质要求。
先进的技术和硬件设备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享受震撼的音效,是家庭影院使用的完美选择。
自从购买 Bose Soundbar Ultra 以来,我从未后悔过。
它几乎完美地补充了我家影音娱乐室的最后一个缺点。
然而……人永远不会满足。
今天,我购买了 Bose Surround Speaks 700 无线环绕音箱和 Bose Bass Module 700 无线低音炮,为 Bose Soundbar Ultra 组成了真正完整的机身,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真正的 9.2.1 声道组合。
至于完整版的使用体验和改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