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九月下旬了。眼看着国庆黄金周越来越近,今年的假期长达8天,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做好了出行计划。往年度假回来后,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照片清晰对焦,但照片看起来仍然模糊。
这可能与拍照时的快门速度有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相机拍照时的最低快门速度。用更专业的话说,就是所谓的“安全快门”。
对于一张照片来说,评价其好坏的基本要求自然是清晰与否。在手动模式下(自动模式相机会根据曝光情况调整快门速度),如果你想用手持相机拍出清晰的照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快门速度,但如果快门速度太快,拍出的照片可能会再次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
所以早在三十年前的胶片时代,摄影师就提出了“手持相机最慢的快门值才能保证照片清晰”的理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安全快门”。 以前,摄影师拍完照片后无法立即查看,照片的最终效果只能在冲洗后才能知道。如果照片模糊或曝光不足,就很难补救或重拍,所以这个时候“安全快门”就非常有必要了。
现在进入数字时代,相机自然变得越来越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快门在今天不再有用。虽然各种镜头光学防抖和相机传感器防抖技术层出不穷,但都在简历中。
对“安全快门”进行补偿。 那么什么快门速度才算是“安全快门”呢?简单来说,安全快门的定义是:快门值不慢于1/当前镜头焦距。例如,如果使用50mm镜头的全画幅相机,那么安全快门值为1/50s;如果使用24-105mm镜头的全画幅相机,那么镜头在24mm最广角端时的安全快门值为1/24s,相反,在70mm端时,安全快门变为1/ 100s,所以“安全快门”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根据镜头的焦距而变化。
另外,需要的是安全快门值是基于35mm全画幅焦距的。如果您使用的是APS-C画幅或M4/3系统相机,还需要转换配套镜头的焦距。不同传感器尺寸的等效焦距。
例如,配备50mm镜头的佳能APS-C画幅相机要求“焦距转换系数”为×1.6,因此佳能APS-C画幅相机上50mm镜头的等效焦距为80mm,因此安全快门实际上是 1/80s,而不是 1/50s; M4/3 系统相机需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