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互联网决定光网络的未来

时间:2023-03-15 01:35:12 科技观察

中国IDC7月10日报道,我国宽带论坛最新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平均下载速度为5.12Mbit/s,虽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5Mbit/s,但大致排在世界第58位,所以我国在网络提速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为什么带宽不便宜?按平均资费计算,我国宽带平均绝对价格居世界第13位,已进入世界低资费国家行列。但特大城市宽带资费仍然居高不下,相对带宽接入资费位居全球第46位。宽带资费下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样的。这一结果与联合国的数据不符。一般来说,特大城市的关税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联合国以该国最大城市中主要运营商的价格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联合国在统计我国资费时,以北京资费作为我国宽带资费平均水平显然是不合适的。当前,我国宽带发展面临资本层面的挑战。我国运营商的投资比例已经很高,运营商继续大幅提升投资比例的空间非常有限。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首先需要国家政策和财政层面的大力支持,进而带动全社会的支持。宽带中国虽然推出了,但还没有见到真金白银。《电信法》从1980年到现在,一直处于难产状态35年;“三网融合”20年没有突破;700M频谱资源的空缺,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此外,目前对运营商的定型比较混乱,国家希望将运营商作为战略性基础设施产业和公用事业产业;但国资委将运营商视为竞争性行业,对运营商进行纯市场竞争考核。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带宽不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我国还需要从金融、财税、监管等多方面开放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经济和新模式,为“提速降费”提供支持。.“宽带中国”的实施可以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区着手,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此外,运营商也需要进行自身转型和“去电信化”,以降本增效。FTTH已成为“提速降费”的重要手段。要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带宽,关键是要改善宏观发展环境,降低各类带宽的宏观和微观成本,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目前,光网络技术创新的两个主要方向是网络架构的改造和物理层的改造。光网络的长期成本控制也取决于这两者,尤其是后者。目前,网络设备的成本已经受到物理层的限制,物理层的技术创新成为进一步降低带宽成本的关键。目前,其创新路径上已有诸多探索,但硅光子技术可能是最根本的创新主线。.带宽是一个“端到端”的全流程全网问题,涉及国际、网间、骨干/城域/接入、应用等,接入网是物理层链路带宽的关键;物理层是全网宽带的基础,运营商不仅要继续大力推广FTTH和LTE,还要提高接入水平;节点是物理层的瓶颈,带宽不仅涉及链路的带宽,还涉及节点的容量和自动化程度。目前网络的主要问题是“端到端”带宽不够“宽”,其中国际端口和网站是两大瓶颈。此外,运营商内部域管理体系也导致无法实现端到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造成局部过剩、端到端全流程不足的局面。虽然我国的FTTH用户数量全球绝对第一,但2014年我国20M及以上接入速率的FTTH用户占比仅为10.4%,中国电信不足15%.在100Mbit/s以下速率,FTTH成本与速率的关系不敏感,速率提升的成本并不大。因此,降低每户每比特的成本是降低接入成本的主要措施。如果接入速率可以普遍提高到20Mbit/s,在大城市达到100Mbit/s,每户每比特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继续大力推广FTTH是唯一具有长远前景的技术路线。传输网络迫切需要向SDN演进。我国的主线网络虽然可以提供高达23Tbit/s的容量,但主线已经足够宽了;接入网还可以提供100Mbit/s的通用接入速率和1Gbit/s的点到点接入速率。网络技术能够满足当前的带宽需求。然而,当前的光网络技术无法满足长期的带宽需求,基于当前光网络技术的扩展潜力几乎已经耗尽。近10年来,单纤容量年增长率放缓至20%,而互联网流量仍在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单纤容量将超过单纤容量的香农极限。现有技术无法应对容量挑战,将出现容量危机。因此,传输网络需要突破性的系统技术。封闭僵化的网络架构是当前光网络技术的根本制约因素。目前网络主要依赖手动静态配置,难以支持快速变化的互联网应用;封闭式综合网元架构私有协议较多,模拟系统的特点导致技术进步缓慢,创新难,互联难。一旦部署,它就被锁定到制造商,这也是一个主要的约束。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基于SDN的承载网演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网络、跨技术、跨厂商的全网集中愿景。SDN将快速实现网络资源的配置和提供,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快速实现互联网时代带宽服务的灵活部署和灵活性。光通信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无论是流量还是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的绝对领导者。我国互联网收入占比已超过50%,对行业增速的贡献率超过100%。全球互联网投资增速是电信行业的7倍。预计在7到8年内,互联网投资的绝对值将超过电信行业。此外,互联网的创新体制、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开放文化决定了光网络的未来。因此,光网络必须主动、快速、灵活地支持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是让互联网被动地适应网络现状。依托“去电信化”转型和网络技术升级进步,有望继续降低网络和设备成本,增加业务收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落实“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