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授权转载(公众号ID:QbitAI),转载请联系出处转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曝出大量隐私问题的Zoom,如今已经成为西方人枪口相向的“中国公司”。多伦多大学下属实验室CitizenLab爆料:华人袁征在美国创办的Zoom公司,基本上是一家有“中国心”的公司。北美的很多视频通话都是通过中国转接的,而且它的加密存在问题,根本没有实现端到端的加密。在公民实验室的实验中,他们在一位美国用户和一位加拿大用户的视频通话中发现,会议的加密和解密密钥是从北京的Zoom服务器发送的。也就是说,两个北美人使用Zoom视频聊天,中间需要北京的一台服务器介入。考虑到Zoom在中国注册了3家公司,甚至在苏州有700多名开发者,实验室认为,北美用户通过Zoom视频通话的加密密钥很可能泄露给中国官方,而通话内容也是会被取走的。随后,ZoomCEO袁征解释称,北美视频通话绕道中国是因为如果用户附近的服务器太拥挤,软件会尝试连接备份服务器,然后再连接到中国的服务器。中国。就像以前换线玩网游一样。这条线路太拥挤,用户自然会切换到另一条线路。你看,部署在第三方国家的服务器根本不是重点,因为任何一个视频通话服务商都会在全球设立服务器,重点是包括中国在内。这只是华为故事的更名版本。华为、大疆、Tiktok、Zoom……这些中国公司或有中国血统的公司,被西方人视为异端。我不知道这份清单会有多长。感受一下亨廷顿的目光:不知道老哥在提出文明冲突论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服务器安装的问题。隐私问题频发,华人创始人:做不好就开源事实上,Zoom已经发展了9年,并没有完全摆脱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但在上市走上“巅峰”后,开始被更多目光密切关注。2019年,有安全研究人员披露,maciOS版Zoom存在漏洞,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自动开启摄像头。今年1月,另一家安全公司发现Zoom被黑客监控。最近出现了更大的问题。当疫情在全球多国爆发时,成为全球第一视频会议软件的Zoom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较去年底增长20倍。就连前段时间美股历史上连续10天4次熔断也没有影响到Zoom的股价。反倒是因为疫情,三个月涨了70%。甚至基于这段时间用户数和流量的指数级增长,有人开玩笑说,疫情过后,全球市值第一的不再是苹果,而是Zoom。林中木美,Zoom的风光下,隐私问题被集体提出,一颗炮弹迎面袭来。3月20日,Zoom正式提出帮助用户解决zoom炸屏问题。Zoom轰炸是指其他Zoom用户不请自来,突然与您分享色情图片或令人反感的内容。3月26日,《Motherboard》发表文章指出,只要在iOS系统上下载或打开ZoomApp,Zoom就会通过FacebookSDK路径向Facebook传输用户隐私信息,即使是非Facebook用户。3月27日,官方宣布移除APP内嵌的FacebookSDK路径。3月28日,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在致SpaceX全体员工的信中表示,禁止员工使用Zoom应用,因为该应用存在“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同时,NASA也明确禁止其使用。3月29日,官方表示已更新隐私政策。3月3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波士顿办公室向Zoom发出警告,告诉用户不要将网站上的会议公开或广泛共享链接。3月31日,美国调查新闻网站TheIntercept表示,Zoom没有遵守其承诺,对用户的会议内容实施端到端加密。不久前,一位独立调查记者在推特上称,每小时有100场会议没有加密。这样的报道很多,就连推特上的热度也居高不下。迫于压力,Zoom道歉了。Zoom中文CEOEricYuan在官网以声明的形式回应了“隐私安全”问题,并致以诚挚的歉意。袁征表示,未来90天内,将暂停新功能的开发,全力解决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甚至,袁征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未来几年不能把Zoom变成世界上最安全的平台,他甚至会考虑开源Zoom的代码,让其他人尝试提高Zoom的安全性.听得此话,袁征心中悬着一块石头。福布斯报道还提到,袁征的母亲一周前曾对袁征为什么总是迟到吃饭感到不解;现在,母亲开始奇怪为什么袁征总是躲在家庭办公室里几乎不睡觉。这种压力几乎是显而易见的。此前,作为一名中国程序员,他通过努力成功创业,产品口碑和市场双丰收,并在疫情下进一步做大做强。不过,由于Zoom创始人的华人身份,在当下诡异的美国风气下,一些别有用心的围观者给他贴上了其他标签。隐私和安全因此成为Zoom的头号绊脚石。毕竟,在华为问题和海外版TikTok上,安全和隐私是最受关注的。从一夜爆红到饱受质疑,中国程序员袁征的处境变化令人唏嘘。从山科大到纳斯达克的袁征说到Zoom,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它的创始人——袁征。袁征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一所在国内名气不大的大学。直到2006年,他才获得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起初,作为一名普通的coder,他的英语不好,签证被拒8次。最终,他通过努力于1997年在视频会议技术公司WebEx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该公司被思科收购。工作期间,他带领部门的营收增长从0增长到8亿多美元,可谓能力出众。对于很多中国工程师来说,在硅谷大公司担任核心主管,依然是人生的巅峰。但袁征并不满足于此。201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正式创立了Zoom。而因为他的超凡人格魅力,40多人的老部门愿意继续追随——放弃大公司稳定的高薪生活,加入他的创业之旅。创立之初,Zoom创建了“WorkswithZoom”,并与多家软硬件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4月24日,首个远程医疗解决方案ZoomforTelehealth发布,实现医生通过视频上门问诊,为患者提供“虚拟候诊室”。2019年4月18日,Zoom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在众多独角兽企业“亏本”上市的背景下,Zoom依靠硬实力,实现了稳定的营收和利润。它是一家进行IPO盈利的科技公司。上市当天,市值160亿美元,持股超20%,袁征走上了更大的人生巅峰。但Zoom也有一些批评。例如,研发投入低。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1月31日,公司营收3.31亿美元,净利润758万美元,研发支出仅3300万美元,占营收比重不足10%。与思科、Avaya、微软等同类竞争者相比,研发投入确实更低。它的比例甚至低于一些较小的公司。于是就有好心人质疑:净利润这么高,全是因为研发成本低得出奇。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Zoom的大部分研发团队都部署在中国,而中国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是美国同等水平的三分之一。正是这种“全球化”思维,让Zoom得以降本增效。但是,批评和质疑仍然不被接受。美国也有不合理的民粹主义,特别是在近几年的背景下。任何拥有中国研发团队,或与总部设在中国的公司有联系的人——只要在美国取得成功,都会被质疑安全风险和隐私风险。Zoom现在已经名扬林下,并且已经成功上市。名气越大,越受关注。但现在,该公司与中国的联系已经成为Zoom用户心中的钉子。如果他们坚持让中国人看到他们的视频通话,那么他们对Zoom的信任就会崩溃。信任是最难重建的东西。当然,因为疫情不让人们出门,很多批评Zoom的人可能也在Zoom上议论纷纷。毕竟,Zoom的实力和地位,完全是靠硬实力一步步赢来的。参考链接:https://blog.zoom.us/wordpress/2020/04/01/a-message-to-our-users/https://citizenlab.ca/2020/04/move-fast-roll-your-自己的加密快速查看缩放会议的机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