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网络先知:凯文·凯利——预测未来12大趋势

时间:2023-03-20 18:56:18 科技观察

作为网络先知,凯文·凯利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影响了众多网红。20年前,他在《失控》一书中预言了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及其商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在线社区、大众智慧、迭代。与30年后的我们相比,我们现在一无所知。必须相信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仍处于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开始的开始。我想谈谈未来20年的技术趋势。技术会有一个方向,我称之为必然,就是这个趋势,就像引力一样,是一定会发生的。比如有了芯片、无线电波等,必然会出现互联网和手机。我不想谈苹果会不会赢,特斯拉会不会赢,中国未来会怎样,美国未来会怎样。我说的是一个大趋势,我认为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细节是无法预测的。比如手机肯定会出现,但苹果不会;互联网肯定会出现,但推特不会。我想谈谈一些长期趋势。这一必然趋势相互交织、相互依存,但最终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第一个趋势:成为万物都在不断升级这是我书的第一章《必然》,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别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体的,流动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下雨时,每一滴水如何流入山谷当然是未知的。但是你必须知道方向——因为重力,它一定是向下的。而类似于不可避免的“引力”,商业趋势也是必然的,整体趋势必须是可以预见的。我们有选择。未来,新技术必然会出现,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希望新技术以什么形式出现——也就是说,“会出现什么”是我们的选择。我们今天讲的必然趋势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在未来,一切都变成了别的东西,一切都在流动和变化。这样的流动时有发生。例如,有形产品变成了无形订阅服务。以前只能在商场买到商品,而现在,你可以在网上购买相应的服务,而且部分服务中包含了你需要的商品。比如从硬件到软件,现在一切都是软件,这也是一种流动的趋势。比如现在,名词变成了动词,有形的东西变成了无形的。还有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在销售成品之前,它是有形的,但现在订购和订购服务是无形的。我们身处一个流动的世界,一切都在不断流动、升级、变得越来越好。就像汽车一样,它似乎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有形的东西,但是当你在睡觉的时候,特斯拉变得越来越好,那是我们即将进入的一个新世界。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首先,终身学习,不断学习。当你始终处于学习状态时,你永远是一个新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你永远是无知的。无论你多大年纪,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总会有新的事物涌现,所以我们要时刻处于学习的状态。其次,一切都在形成的过程中。以前看到的是产品,现在看到的是过程。比如,我们以前是拿到出版的百科全书,现在维基百科不是百科全书,它是一个创造百科全书的过程。总是在改变,总是在创造的过程中。第二个趋势:Cognifying(认知)与人工智能合作的表现决定了你的薪水未来技术变革的影响是永久性的。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科技要做的,就是让一切变得更智能。这个智能化过程就是技术带来的变化。未来的技术与人工智能有关,是一种技术趋势,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就像以前的印刷术一样。很多东西都变得聪明了。例如,X光专家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法律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律师助理更有效地阅读文件。还有飞机驾驶员。例如,飞机的飞行时间是12小时。人类飞行员只需要工作七八分钟。其余时间由AI驾驶飞机。这些都已经发生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帮助我们开车?就像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不去想杂七杂八的事情,他们只专注于开车。我们用人工智能做的不是让它们比人类更聪明,因为它们在很多方面已经比人类更聪明了。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有多种思维方式。谷歌训练人工智能玩电子游戏。十年前就开始这样做了。谷歌从来没想过教AI怎么玩,而是教AI怎么学。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区别仅在于思维方式。未来,将有数以万计的初创公司从事人工智能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如果用户越来越多,机器就会越来越聪明。这是一种滚雪球的方式。过去我们对智商的认知是一维的,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我们不应该再这样对待智商。我们的智商就像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乐曲,不同的人演奏不同的乐曲,所以每个人的智商都是不同的。动物、人类和机器有不同的节奏,智商也是如此。许多人也非常担心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工作。有些工作实际上可以直接由机器人完成。我们在AI上做的不是让AI更聪明,而是让AI自己学习,多思考多思考。机器人会帮你完成很多新的工作,而且工作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AI帮助人类从电、电、蒸汽时代走向了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在今天的汽车中,人类可以用双手的肌肉力量驱动250马力。如果我们假设250马力的汽车换算成250个思想,那么你开的就不是汽车,而是一台自动化的电脑。人类未来的目标是将智能作为一种可以像电一样传输的服务。因此,对效率要求不高的工作更适合人类。比如需要创意的工作,因为创意本身不讲究效率,不需要考虑正确性。这是人类适合的工作。任何看起来特别重复、无意义、无趣的事情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所以,这是阿尔法狗和人类之间的一场不公平的游戏,因为AI吸收了过去的所有套路。未来不管是什么领域,其实都是最聪明的人加机器。你在AI上的表现决定了你的薪水,你必须与机器一起工作,而不是与机器对抗。第三个趋势:筛选。任何平面都可以成为屏幕。这种趋势已经包围了我们,屏幕无处不在。任何一种平面都可以是屏幕,你读的书是屏幕,你接触到的所有平面都可以是屏幕。有些人的衣服甚至可以用作屏风。不同的屏幕之间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我们在看它们,它们也在看我们。屏幕可以跟踪你的眼睛,知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我们重视什么,然后改变屏幕上呈现的内容。情绪追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屏幕可以做注意力追踪和情绪追踪。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注意力和情绪进行调整。知道什么时候快乐,什么时候烦恼。我们即将进入屏幕时代。无处不在的屏幕,以前是用来看书的,现在是用来看屏的。曾经是书本给人以权威,现在是流动的、开放的、杂乱无章的世界,真相需要自己去拼凑。第四个趋势:流动(Flowing)你所做的所有业务,都是数据计算机的三个主要阶段:原始文件,然后是网络。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数据流动的时代。当前阶段是流标签。云形成各种流。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等,我们可以听流媒体音乐,看流媒体电影电视,一切都变成了流媒体。.什么在流动?数据。不管你是做地产、医药、化工、教育,你做的生意其实就是数据。业务就是数据业务。归根结底,您要处理的只是数据。处理数据与处理客户一样重要。世界处于同一个经济脉搏下,企业不可能永远增长。但城市不同。城市总是在发展。互联网就像一座城市,而不是一个企业,正是因为它具有无限增长的属性。例如,Facebook现在拥有15亿社交关系。15亿人可以相互连接的东西太多了,可以产生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如此多的数据仿佛形成了一个超级有机体,远超人脑的容量。这么庞大的机器星球,居然是全球运作。世界经济似乎以同样的脉搏跳动,同样的行为在起作用。第五个趋势:再混合(Remixing)大多数创新都是对现有事物的重新组合。经济学家发现,很少有全新的事物,大多数创新都是对现有事物的重组。这种重组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重新混合。这是世界发展的方向、重要趋势。在做重组或者混搭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它拆成一个很原始的状态,然后再用另一种方式重新组装,如此循环往复,就像你把乐高拆开再重新组装一样。集合。事实上,报纸也是如此。报纸不是一个单一的对象,而是不同事物的组合:体育赛事、天气状况、书评,包括食谱等等。在互联网上也是如此。不同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把之前的报纸全部拆开再组合。同理,我们也可以将银行拆解,分解后重新组合不同的银行功能。汽车也是一样,基本上什么都能做到。将化学概念应用于企业就像元素周期表。看看企业中的元素周期表,看看那里有哪些必要元素。经过多次拆解重组,又会形成新的东西。企业要升级,就需要拆解企业的组成,然后重组,重组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东西。趋势六:过滤可以吸引眼球,也可以赚钱。这是世界的另一边。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每年会有600万首新歌,我们不可能全部听完,电影、书籍、杂志、文章也是如此。我们肯定需要有人帮我们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叫做过滤。我们是注意力不足的,一切都越来越丰富,唯一正在变得稀缺的是人类的注意力,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增加你的注意力时间。金钱跟随注意力。如果你吸引了注意力,你就会赚钱。只要人们关注这个地方,就一定需要在这个地方产生价值。如果你在这方面做文章,你就会赚钱。既然我们的注意力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我付出它,我就应该得到报酬。例如,如果我看到广告,我应该得到报酬。第七个趋势:交互将像人工智能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看来,交互的影响可能和AI一样深远。计算机依赖于交互。为什么现在电视这么有趣?以前电视只是一个开关或者直接换个频道,现在你可以和电视互动,可以搜索,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2050年的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基本上你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你的整个身体进行交互,计算机是完全交互的机器。就像交响乐团的指挥一样。借助一些纳米雷达技术,他可以知道你手指动作的含义。智能手机之后应该是什么?一种是虚拟现实VR,你头上戴一个机器,你可以看到一些东西。第二种是MR,它是现实与虚拟的混合体。当你戴上这样的眼罩,一切都存在于3D中,你可以用手控制这些现实,你真的相信这些现实存在。趋势八:获取所有权价值成为使用权价值。“用”这个词其实很难解释,就是我们之前拥有一个产品,然后我们使用了某个服务。优步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但它不拥有汽车,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但它不拥有内容,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但它不拥有库存。这种拥有的概念不再那么重要了。在许多方面使用比拥有更好。东西可以马上用,用完就扔掉。这绝对比拥有某样东西要好。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是如果你拥有了,你就要承担很多的责任。所有权的概念已经改变,用益权优先于所有权。很多东西我们只需要使用,不需要维护、保管等工作。现在很多软件也在往这个方向走,不是买,而是订阅,不仅是数字行业,有形行业也有,包括汽车,滴滴,优步就是例子。我们不需要拥有汽车,只需要使用这个服务,不需要拥有,不需要保养,不需要存放。按需服务的未来高于您拥有该事物的百分比。按需经济:每个行业的优步。实体企业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我们称他们为游牧民族,他们周游世界,但他们不带任何东西,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随处可以得到。再过20或30年,新兴人类将不再需要随身携带任何东西。当他们去到任何一家酒店时,他们都会立即为您提供您想要穿的衣服。穿好后就可以入住,酒店会帮你清理干净。你甚至不需要手机,因为当你看到任何平板电脑时,你都能认出你是谁,成为你的屏幕,任何能识别你的手机都可以成为你的手机。全世界都是你的,我很了解你,你需要的我都可以提供给你,你想寄到哪里都可以。不需要行李箱,不需要任何东西,都有相应的服务,就像新型游牧民族,不用背着,就可以环游世界。趋势九:共享的核心不是共享,而是协作。人们经常谈论共享经济。我想扩展这个概念。首先,目前的共享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世界很大,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对于企业家来说,有一个挑战:我们能做什么?分享得越多,价值就会提升得越多。其实我们讲共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享,而是协作,即:共享=合作,大规模的合作可以让几千万亿人一起合作以合作的方式。这些人的互动、协作可以带来社会变革。这个规模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未来共享的趋势所在,不仅仅是共享设备,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和财富,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这里有个例子,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将一些交易以分布式的方式呈现,所以你可以以协作的方式进行计算,不是一对一,而是全网交易。可以计算出,之前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将成为后续网络建设的基础。在这样的区块链网络中,你不能作弊。第十趋势:开始(Beginning)技术的使用被“习惯”了。关于技术,一开始,没有人知道新发明最适合做什么。比如爱迪生的留声机,爱迪生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可以用来做什么。留声机逐渐被应用到两种场景:一种是记录临终者的遗言,另一种是记录教堂的演讲,包括唱歌,后来留声机主要用于此目的。所以,用处往往是在使用中发现,我们不断尝试。当我们发明时,我们可能不会想那么多。当一项新技术出来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能做什么,只能用它。我们要评价技术的时候,也要用到这个技术,不能空想,因为这个趋势是必然的。如果我们要引导和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要使用它,然后调试和优化它,让这个技术变得更好。因为这些都是很新鲜的东西,虽然我们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超过五个小时,但我们不知道社交媒体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想通。它需要我们真正去学习它并使用它,这需要时间。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可能与两年后我们所做的完全不同。150年前,美国70%的农民是农民,而现在只有1%的农民。难道69%的农民都失业了?不,想象一下,多年以后,工作岗位可能不存在,我们在时代的不断进化中不断变化。先做,尝试,探索,然后思考,然后计划,然后重复实验。先做,再想,再做。不去做,不去想,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技能和知识。我们要迎合这个时代的变化,每个人都是新手。学习就是不断创新,如何创造新事物,如何创造和引领,不只是学习,还要思考,勇于尝试和犯错(你不能害怕这个错误),犯错和学习进步不能分开。对小错误的不断包容,才能促进大创新的推进。核心点是要有一个思维原型,然后进行扩展。第十一趋势:提问好的问题比完美的答案更重要现在很容易找到答案,你可以问百度,可以问谷歌,还有各种AI,都很好,答案越来越好更好的。更便宜。但与此同时,提问变得越来越昂贵。我们必须训练人们提出问题并让他们创造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完美的答案更有价值。你必须有很好的思维方式来控制问题,因为问题本身可以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是最好的推手。它就像一个引擎,推动人们的思维不断创造。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一个好问题是一个新领域。要问出一个好问题,必须要有驾驭问题的能力。要有意识地把问题挖出来,不管假设是什么,问题都要提出来。第十二趋势:中断(Disruption)内因从来都不是主要原因。最后,我想谈谈颠覆,这是我们创造力的来源。当我们思考颠覆时,有三个规律:1、无论你在哪个行业,颠覆都不是从内部出现的,而是从外部驱动的,内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不是由医药行业驱动的。搜索引擎的创新并不是从搜索开始的。2、有些现象和技术一蹴而就,看似突然,其实背后已经存在多年。比如VR,25岁了,但因为不符合成为产品的最低要求,所以不能被大众看到。.3.创造或发明是一个不赚钱的市场。首先,大部分的发明都是失败的,风险很高,一开始质量很差,意味着利润很低。任何商人都会告诉你,投资这项业务是非常无利可图的。小市场和不确定的未来是创业公司的坐标,成功的公司不需要去冒这些风险。但创业公司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挤不进那些大而赚钱的市场,只能从这个看似不景气的生意做起。下一波技术颠覆:航空公司的颠覆者是无人机。现在无人机可以载人,未来会有更多的发展。换句话说,航空业的颠覆来自于无人机公司。银行的颠覆来自比特币和支付宝等外部公司。电信行业的颠覆并非来自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而是来自无线网络。汽车业的颠覆并非来自汽车,而是来自特斯拉,这台带轮子的电脑。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如何通过进化来提高适应度。适应度低的物种将被淘汰,适应度高的物种得以生存。所有的公司都在不断追求卓越,同时也在提高适应能力。当生态系统中的优秀公司想要攀登更高的高峰时,需要先下山(降低适应度),然后再提升才能到达高峰。公司越成功,下山就越难。结论我会在最后做一个结论。每个人都知道未来是不可想象的。很多年前我在谈论计算机。那时候,电脑很大。如果我说以后电脑可以装在包里甚至衣服里,别人会觉得我很傻。这些年来我发现的是,我们必须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那些看起来不太可能为我们工作的事情,在未来肯定会为我们工作。我们正处于开始的开始,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现在没有人是AI专家——很多人了解AI,但没有人是专家。与30年后的我们相比,我们现在一无所知。我们回顾过去,认为过去是创业的好时机。同样,未来也是最好的时机。我们也处在创业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还处在一个起点的时代。如果我们在20年后,人们会怎么说?你可能会说,我的天哪,我真希望2017年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创业,因为那是创业的最佳时机,很容易找到商机,也很容易改变世界。世界上最伟大的事物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这意味着你现在开始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