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二类生存空间,也被认为是继陆、海、空、电之后的第五个国家主权空间。空间。网络空间是建立在互联网、电信网、物联网、传感网、各类计算机系统、工业互联网等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之上,支撑人们在该空间中发展的人造空间。与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人类创造、改变、传输、使用和展示信息的过程。因此,网络空间蕴藏着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信息资产。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信息资产,了解这些信息资产的状态,不仅需要静态测量,还需要动态测量。对信息资产进行安全评估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9日”讲话中强调,“维护网络安全、认清网络安全态势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工作,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巡查,摸清底细,认清风险,并查找漏洞,通报处理结果,督促整改。维护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空间资产安全有效,查清不动产是关键,但与人类生活的物理空间不同,网络空间的边界相对模糊。部门或网络运维部门,迫切需要一张类似于地理空间地图的“网络空间地图”,全面描述和展示网络空间资产、网络空间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映射关系为此,以构建网络空间地图为目标的技术,即网络空间测绘技术应运而生。网络测量、网络实体定位等理论和科学技术手段,网络连接关系等相关信息可视化。网络空间测绘的目标是实现对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网络空间资源的综合测绘,是实现网络空间资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绘制的网络空间地图是超越海、陆、空、天的第五空间的“底图”,是网络空间的“自动地图”和“百度地图”,是网络空间治理的前提。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对网络空间资产和各种要素的科学描述。通过绘制网络空间地图,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空间中的各种信息资产(物理资产和虚拟资产),找出隐藏的问题。不仅为各类应用提供地图数据和技术支持,还可以提高基于“精算、深算、细算”的信息保障和保障的规划指挥能力。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受到主管部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等六部委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坚持综合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性生态,做好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由教育部高等教育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电子科学技术学院、清华大学、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0年首届全国网络空间测绘大会”logyCo.,Ltd.于2020年10月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网络空间测绘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网络安全相关企业深度参与培养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人才,提升产学研融合发展能力。来自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全国20余所网络安全院校、国内重点高校、网络安全行业领导、专家、网络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近100人委员会、教师、研究生参加了会议。讨论网络空间测绘相关技术、产业、教育等问题。会议由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冯华民教授主持。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部副主任胡光军分享了攻防演练对网络空间测绘技术的挑战;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杨家海教授分享了海量IPv6主动地址发现的研究成果。是当前IPv6网络空间检测研究的难点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张红利教授分享了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研究成果;北京邮电大学李鑫副教授分享了如何在高度不确定的网络空间研究成果中寻找确定性;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玉平分享工业互联网资源测绘研究成果;业元江胜邦(北京)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全晓文分享了网络空间地图测绘的工程实践和产业挑战,以及东南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分享了相关技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网络空间测绘技术是集网络技术、协议分析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安全技术、可视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技术。测绘技术标准,更好地融合创新应用。为此,会议还讨论了推进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规划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工作。会上,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育专家、网络空间测绘技术重点企业等还就网络空间测绘技术课程、创新实践等进行了研讨计划于2021年举办第二届网络空间测绘大会,同步开展学科竞赛和产教协同育人项目。会议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我国网络空间测绘领域的产学研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技术标准、人才培养、产业跟进”的总体思路”,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促进我国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