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除了吸尘,扫地机器人还能“吸”走个人隐私_0

时间:2023-03-19 12:01:41 科技观察

在家庭中越来越普遍的扫地机器人,不仅能吸尘,还能“吸”走个人隐私。新加坡的一项研究发现,黑客可以使用这种机器人吸尘器来窃听私人谈话。如果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用户除了关闭机器外,不要将机器人连接到互联网。新加坡国立大学昨日发表声明称,计算机科学系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LidarPhone的技术检测到,大多数扫地机器人用于导航的内置激光雷达(LightDetectionandRanging,激光雷达)传感技术可以转换被黑客植入激光麦克风。.新加坡研究发现,机器人吸尘器可能被黑客用来窃听私人谈话。(互联网)研究人员收集了超过19小时的音频文件,将它们与人声或音乐进行比较后,编程算法的重组准确率为91%,音乐片段分类准确率为90%。这意味着受害者的信用卡和银行号码,或私人数据和谈话,例如政治派别,甚至是几句话,都可能被窃听和窃取。为了进行导航,扫地机器人的激光雷达会发射一种看不见的扫描激光,当它碰到周围物体的表面时会反射,可以帮助机器创造周围环境。同样,黑客可以通过反射技术感应声波撞击物体表面的振动,从而获得语音数据。在这项为期一年的研究中,研究团队测试了不同的物品,如垃圾桶、塑料袋和纸箱,发现轻质、柔软的物品最能反映声波的振动。研究团队建议,当用户不使用扫地机器人时,除了将其关闭外,还应考虑不让扫地机器人联网。(Internet)Researcher的博士生SriramSami表示:“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包括扬声器和安全摄像头,也为黑客提供了更多偷窥的途径。看似无害的家居用品也可能暴露敏感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防止类似的恶意攻击。”为防止数据被黑客窃取,用户可以关闭手机并断开与互联网的连接。关闭,用户也应该考虑不要将机器人连接到互联网,以防止数据被传输给黑客。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还可以在设备中安装无法覆盖的机制以防止黑客攻击。研究团队下一步将研究其他支持LiDAR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自动驾驶汽车,以测试这些物品被黑客入侵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