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人工智能新媒体量子比特(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脑机接口取得新成果。8月27日,中国脑机接口公司BrainCO在哈佛大学展示了其研发的人脑智能操作系统BrainOS的初步成果。脑机接口作为人工智能的应用之一,一直是人机交互领域备受关注的技术。毕竟,如果人脑能够直接用“意念”与虚拟世界进行连接和交流,将大大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据BrainCOAmerica总裁MaxNewlon介绍,该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完成了两项新技术——脑电波成像的“读心术”和“空格打字”结合肌电控制。这些最新的效果一一展示:“读心术”和“空格打字”BrainOS这次展示的两项新技术,“读心术”和“空格打字”,听起来有点像是玄幻小说才有的技术不过,这两项技术已经初步实现:《读心术》:脑电波成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BrainOS的脑电波成像技术。据介绍,这项技术就像是“读心术”,以脑电波的模式为条件,通过算法还原人眼所见或大脑想象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是BrainCO脑电波成像技术生成的图片。测试者分别注视数字“1”和“5”10-20秒,相应的数字图像就会在大脑中还原出来。而且,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需要通过3个电极采集前额叶脑电波即可。不过,这项技术目前需要核磁共振扫描仪等大型仪器的配合。相对来说,BrainOS公布的第二项技术更加实用。“AirTyping”:肌电控制这项名为“AirTyping”的技术结合了BrainOS之前已经应用的肌电控制系统,无需键盘即可在屏幕上打字。原理上,该系统通过采集小臂手部运动肌群的肌电信号,对用户的手部运动意图进行处理并准确判断,从而判断出手打的字母并显示在屏幕上。此前,这套肌电控制系统已应用于BrainCo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帮助众多有需要的残疾人实现了梦想。本次发布会上展示的新技术有点像智能仿生手操作系统的“升级版”,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人体肌电信号,实现更精细的空对空控制。“不同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至于技术,MaxNewlon表示,BrainOS使用的技术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并不相同,后者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技术概念。最大的区别是不需要对人脑进行开颅手术。2019年马斯克推出的Neuralink公司采用的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电路和芯片植入人脑(画风有点像在头顶插USB接口).目前这项技术主要针对截瘫患者等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但可能无法普及。相比之下,BrainOS系统采用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混合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佩戴该设备,系统可以采集和处理人体的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这种方法不需要植入者身体上有任何伤口。此次发布的BrainOS大脑智能操作系统是以BMIoT(人机物联网)为核心理念开发的系统。这个系统分为两部分。一是应用脑机接口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系统控制智能家居、汽车、手机等外部设备;二是跟踪分析用户状态,提供干预和建议。不过这两方面的应用也给BrainOS带来了争议。也伴随着争议。作为一家有哈佛之称的脑机接口公司,BrainCO的产品自应用以来,褒贬不一。去年9月,《华尔街日报》曾报道BrainCO发布的福思头带在浙江小学生课堂上使用。上课时每个人都系着发箍,仿佛戴上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报道称,这款“福思头带”是一款脑机接口头带,可以检测脑电波,判断学生上课、做作业是否集中注意力,并进行评分。成绩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并排名,发送到家长群。有师生认为,这款产品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力,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小学生被这样监控后还自由吗?针对此事,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责令该校暂停使用发带,并要求全区学校开展自查。“监控头带”收集的数据不会外泄,不会泄露儿童的个人隐私。对此,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BrainCO)发表声明称,福思头带是一种利用神经反馈训练原理训练学生提高专注力的仪器,并非用于监控的产品学生。其实,头环在现实中并非没有应用,只是在医疗领域用的比较多。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系主任西奥多·赞托博士介绍,这款头带的基本原理是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通常被医生用于诊断患者。不过,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这家公司生产的智能假手,让失去右手的女孩林安露圆了多年的弹钢琴梦。据人民日报报道,这款智能假手通过采集和处理人体肌肉运动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实现对假手的运动控制。对此,BrainCO创始人韩必成表示:“这不仅可以为残障人士重建运动功能,还可以通过重建感官反馈,让他们体验肢体‘重生’的感觉。”与许多前沿新技术一样,BrainCO的脑机接口技术、显示效果和可能的应用方向都受到了同样的关注。你怎么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