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斑马郝飞:结束苹果和安卓运营时代,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将自主研发操作系统_0

时间:2023-03-18 16:20:06 科技观察

,“全面开放国产自动驾驶汽车操作系统”。雷锋网(♂:雷锋网)消息,9月21日,在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2019)上,斑马网络CEO郝飞发表了题为《以人为本,打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交互服务》的主题演讲。他自信地说,“斑马的使命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生态平台,我们将快速输出我们的底层能力,真正的操作系统必须是通用的或普惠的。”另外,据雷锋网了解,郝飞的想法是,未来的自动驾驶过程需要底层的核心软件,底层的基础软件,也就是操作系统。同时,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必须基于中国本土自主操作系统。以下为郝飞演讲全文。雷锋新智驾编辑不改初心:我过去20年一直在主机厂工作,开发汽车电气和车联网等,这几年人们更关注智能化。网联汽车中的网联解决方案,但智能汽车下一步的发展肯定会向自动驾驶进化,而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就是解决如何更换驾驶员,从而实现感知和决策——制作。事实上,自动驾驶汽车取代司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自动驾驶最终到来之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驾驶员在出行和驾驶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交互服务。.无论是现在发展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车联网),还是未来的自动驾驶,都需要底层的核心软件和基础软件,也就是操作系统。基于此,斑马致力于打造整个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底层操作系统。今天,无论是有人驾驶还是自动驾驶,我们都希望打造智能交互和智能服务。上面的照片说明每个人在出行过程中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今天我们只是希望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够代替人,从而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这些需求。当然,这些要求一点也不陌生。今天,我们希望把汽车打造成移动的出行空间。同时,可以解放驾驶员,让他在这个空间享受数字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每一次出行过程中,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分享数字化旅行,能够与生活产生联系;对于行业和社会,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安全和便利,以及车企从制造到出行服务的转型,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但是,无论是汽车本身的数字化,还是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数字化,以及整个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操作系统和软件都离不开这。互联网的发展只是从软件生态开始的,软件生态是基于我们熟悉的操作系统,但今天汽车的数字化也需要软件的支持。通常,我们将支持所有数据和智能管理能力的软件分为三个等级:等级1:就像20年前,我们做基础电子和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要控制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控制器,需要一个真正的-时间操作系统。第二个层次:当我们不局限于车内的局域网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智能网联设备连接到外部网络生活,这就需要智能操作系统。目前几乎所有的车联网解决方案都采用手机Android方案。而斑马要做什么?Autopilot需要底层核心软件。五年来,斑马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在智能操作系统方面积累的经验,开发出真正智能的汽车底层智能操作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操作系统是基于阿里巴巴的AliOS技术,我们将进一步迭代完善,演进到第三阶段。也就是说,要支撑整个未来的自动驾驶,就必须要有一个既能支持实时驾驶又能支持非实时驾驶的操作系统。事实上,这也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基础越低,越觉得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问题是,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在我们看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完全可以借鉴我们物联网的发展。无论是我们一开始讲的远程车辆信息服务,还是协同智能交通,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车辆作为一个智能设备。因为它需要接入广泛的社会数字化系统,而在接入数字化系统的过程中,无论是车辆本身的智能化程度,还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数字化程度都会提高因此。今天,无论是我们说的路边单元,边缘计算,甚至是我们将要拥有的云控制平台,智慧城市大脑等等,这些都希望建立一个数字社会,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出行数字化。在社会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细节我就不赘述了。当然,在智能出行领域,挑战其实是当真正解决了手的时候,人能做什么。虽然今天还没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我们还需要在这个出行空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内容,未来也将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相信会有更多的内容。很重要的一点是,上层是用来开车的,也就是用来代替人的。我们都知道感知、决策、执行,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代替人的部分,但实际上是代替人的部分。后面我们也说了,我们会给他提供开户、数字感知、智能交互、生态融合、个性化的服务。也就是说,需要解决的是,当我们今天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的决策时,一个解放了的人应该做什么:他如何利用智能空间的交互服务,让他去旅行?旅行时?在此期间,您可以充分享受更多便利,包括娱乐、信息服务,甚至媒体内容。这一切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一个底层的操作系统打通整个数字生态。从我们做的事情来看,虽然我们致力于智能网联,但是斑马在辅助驾驶领域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比如去年我们发布了增强现实导航融合技术,现在已经用在了仪器上,未来会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现在该产品已于去年在上汽荣威的一款电动车上投产。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同时应用在汽车和仪器上。所有的算法都已经完全实现了,今年我们已经迭代到二代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融合了图像识别还是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其实都体现在对操作系统底层能力的开放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所有的智能连接,无论是车、家、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还是智慧城市的智能,我们都希望车+家+社区+城市能够通过这个智能基础设施来打通。从这些联系中大家可以看到,不仅仅是自动驾驶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未来在整个交通出行的社会化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智能平台可以改变生活给大家带来的体验,而这背后最重要的就是操作系统。究其原因,无论是感知、决策还是执行,他们还是在解决应用层面的问题,包括如何更好地采集信号,进而进行分析、识别、管理和控制。但是,如果想让所有这些软件运行得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就必须离不开底层操作系统。如何做一个国产操作系统?斑马需要做的是,我们在打造一个国产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哪里来的信心?首先,没有必要考虑全球范围内的PC和手机。我们期待华为尽快打破垄断。这件事将打破安卓在手机领域的垄断。阿里巴巴十年前起家。2010年开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今天的操作系统是底层的基础技术。不是技术的比拼,而是生态的比拼。Android强大的生态和IOS强大的生态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包括应用生态、开发者生态、服务生态等等。于是5年前,阿里巴巴和上汽合作,双方都希望为汽车智能化找到一条独特的路子。可以肯定地说,从PC到手机,再到智能汽车,其体验、场景、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生态也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有机会为汽车产业互联网打造专属的操作系统和专属的生态。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以5年前在这样一个跨界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国产的汽车智能底层操作系统。这款底层操作系统及其上层应用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三年前在上汽荣威量产后,迅速与国内十几个品牌、几十款车型展开合作。目前,有近百万辆汽车在路上行驶。8月28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为此,双方还将对斑马网络和YUNOS进行战略重组,将合作范围扩大至汽车出行平台、自动驾驶、汽车云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大战略重组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愿意通过斑马的平台,向全行业开放底层操作系统技术。我们很清楚,在汽车智能领域,我们一定要打败安卓。因为几乎所有人在车联网领域的解决方案都还在使用安卓手机的方案。Android的方案虽然已经有人在用了,可惜现在还没有量产,而我们的方案已经量产三年了,所以我们还是有很强的信心去做这件事。另外,我们开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这样一个汽车智能化的生态系统。我们坚信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一定走在世界前面,所以大家应该清楚,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必须是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否则操作系统将是A卡住的东西。因此,斑马愿意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所有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我们愿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根基,输出我们的操作系统和底层能力,也依托我们搭建的强大的云生态服务平台,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领先于其他市场的旅游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