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给折叠屏手机泼一盆冷水,今年确实失败了

时间:2023-03-18 12:44:23 科技观察

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砖头机”流行了几十年,但到了2017年全面转型为全面屏手机,却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折叠手机”。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价格高,质量堪忧,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面对这样一款折叠手机,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技术不成熟,厂家也没有把握。首先我们要知道,折叠屏手机到底有什么魅力?其实就是超越普通手机的大屏。回想一下,从功能机的两三英寸屏幕到现在的全面屏手机,我们已经等了将近40年,而现在从全面屏手机过渡到全屏手机显然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问题。折叠手机仅用了两年时间。折叠屏还是存在技术难点,比如良品率、折叠铰链等,即使有今天出现的产品,厚度相信也是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我之前参加过MWC,给他们在展会上展示的产品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橱窗产品”。意味着目前的折叠手机只能展示,想要拿到手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说上图的可折叠iPhone手机真假一目了然。以今天的技术,不可能为可折叠手机打造如此完美的屏幕。笔者之前有幸采访到屏幕??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他的话直指折叠手机的现状:量产不可能,技术太不成熟,厂商拿出作品只是为了占位一个地方。坑,不管折叠手机技术如何,长时间折叠多次后屏幕太容易起皱,摸不着。除了技术上的难点,软件层面也是暂时难以跨越的鸿沟。去年底,谷歌在其官方论坛上发布了针对折叠设备的AndroidP优化,其中提到了屏幕连续操作、任务恢复和多屏显示三大特性。是的,这就是谷歌今天能做的。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显然我们不能尽情使用。硬件技术不成熟,软件层面也没有完全支撑,所以如今的折叠屏手机只能沦为“橱窗产品”。和5G一样,也需要时间来弥补。价格高意味着它不是民用手机。可折叠手机的价格也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想要购买,至少要付出近万元的代价,换来的只是市场测试品。这样的结果,你能接受吗?如今,OLED面板基本被日韩企业垄断,折叠手机的核心技术铰链也是如此。技术上、成本上、供应上都有问题,都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问题。这对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自然会推高折叠手机的价格。如果今年还有网友想等折叠手机发布,劝你放弃这个想法。大屏=高功耗=高电池要求,还想要低价,挺矛盾的。为什么用户对折叠屏手机如此期待?手机行业的现状非常堪忧。各厂家成交逐渐下滑,市场呈现饱和态势。传统意义上的手机甚至全面屏手机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具创新精神的产品才是用户所追求的。手机游戏和视频行业正在突飞猛进。传统的手机屏幕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日常的影音和游戏需求,甚至限制了很多应用场景的拓展。折叠手机的出现能够满足大家这方面的需求,这也是用户期待折叠手机推出的最重要一点。二是创新。智能手机从无到有多年,交互方式一直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折叠手机的出现,势必会打破这种模式,创造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早些年,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的出现轰动了全球,进而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变革。折叠手机的出现,也能给整个行业带来生机。5G真正商用是在折叠屏手机兴起的时候。目前,中国乃至国际制造业都在不断网络化、智能化,但今天的连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厂对低时延、大数据等精准化的需求。5G来了,可以为互联网提供超过10GB的峰值速率和毫秒级的传输,可以让技术发展得更快。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难点得以攻克,这才是折叠屏手机真正崛起的时候。既然提到了5G,那么有必要告知大家真正的商用时间。根据去年MWC上海获得的消息,国内三大运营商几乎已经将5G商用时间定在了2020年。中国移动:目前,中国移动已在5个城市推进5G规模试验。预计年内建成100个以上5G基站,明年底建成1000个5G基站。据了解,中国移动计划在2018年底前向行业客户开放5G产品测试;2019年10月实现友好用户测试,2020年正式实现商用。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今年将在16个城市开展5G大规模实验。预计将建设600多个实验网络。下一步将在工业、体育、视频、智慧城市等十个行业开展合作试验,丰富5G应用。中国联通将于2019年开展5G业务规模化示范应用和商用试验,并计划于2020年正式商用。中国电信:相反,中国电信走得更早,去年6月26日就发布了《5G技术白皮书》。这是全球运营商发布的第一份全面阐述5G技术观点和总体战略的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中国电信选择4G/5G协同、固移融合的5G无线网络、核心网、承载网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整体技术演进策略符合中国电信网络实际,避免频繁的网络改造,降低组网复杂度,减少网络投资。(来自MWC上海展的消息)距离5G真正商用还需要一年时间,届时折叠屏手机才能“破窗”与大家见面。***,如果看完屏幕前的你还期待折叠手机的话,我劝你还是考虑明年再买吧,不是现在。在座的各位,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