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最快下个月!地表最强语言模型GPT-4即将发布?CEO提示:已通过图灵测试

时间:2023-03-18 02:08:07 科技观察

作为史上最受期待的AI模型,GPT-4真的要来了吗?前几天,人工智能分析师罗梅罗的一篇专栏文章一经发表便迅速“引爆”了整个人工智能技术圈。“GPT-4几乎准备就绪,将在12月到2月之间的某个时间发布,”他说。甚至有传言称,GPT-4已经先进到“与人类无异”,甚至“通过了图灵测试”。与之前相比,企业的引进成本也将大幅下降。目前整个AI世界还没有一个“官方确定”的模型可以通过图灵测试,所以GPT-4的推出很可能是AI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年份。最快下个月,第四代机型就要来了?2020年6月,由ElonMusk等人创立的世界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发布了第三代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3。GPT-3拥有1750亿个参数,是上一代模型GPT-2的100倍,也比之前同类NLP模型的参数记录增加了10倍。GPT-3的发布被业界视为重大进展,因此被列为“2021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巨大的性能飞跃也让大家对OpenAI的下一代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寄予厚望。如果GPT-4对GPT-3的改进与GPT-3对GPT-2的改进一样大,那么这将是近100倍的改进。但近两年来,OpenAI在谈及GPT-4时却非常“害羞”,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我们只能从管理层不经意间披露的零星信息中“窥豹一斑”。上一次有关于GPT-4的消息,还要追溯到今年年初。OpenAI当时的CEOSamAltman表示,GPT-4预计将在今年7-8月发布。不过近日,美国科技博主罗伯特·斯科布尔(RobertScoble)表示:“颠覆正在来临,GPT-4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出色,它是明年将推出的几大人工智能产品之一。”寒武纪AI分析师Alberto罗梅罗(AlbertoRomero)还引用了硅谷工程师伊戈尔·拜科夫(IgorBaikov)9月份的推文:“OpenAI已经在训练GPT-4,并计划在12月到2月之间发布。”此外,2018年发布了包含1.17亿个参数的第一代GPT;2019年和2020年,我们迎来了GPT-2和GPT-3。“储备”了一年多的OpenAI——或许是时候创新了。“我不会对GPT-4能够通过图灵测试感到惊讶。”对于GPT-4,一位AI创业公司的代表分析,“GPT-4轻松通过了图灵测试,或者间接说明性能足够高,有通过图灵测试的潜力。”OpenAICEOAltman最近的一条推文似乎证实了这一传闻。他上传了一张星球大战的照片,上面有一句话:“不要为你创造的‘科技恐怖’而骄傲,通过图灵测试的能力在‘原力’面前无能为力。”这是对电影《星球大战》的引用。模仿系列中著名人物达斯·维德(DarthVader)的经典台词。罗梅罗还在文章中表示:“如果GPT-4能够充分通过图灵测试,我不会感到惊讶。”图灵测试是一种旨在了解计算机与人类之间交流的自然程度的测试方法。目前,还没有“正式确定”通过图灵测试的AI模型。虽然过去一些人工智能模型声称通过了图灵测试,但由于其标准和规则不明确,使用了一些“盲点”,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测试。如果传闻属实,GPT-4能够不受限制地通过图灵测试,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训练成本显着降低,商业化潜力巨大AI圈广泛关注GPT-4还有一个原因:据称未来将GPT-4引入商业服务的实际门槛将远低于现有GPT-3型号。同时,预计由于巨大的成本和所需的基础设施而无法使用AI技术的公司也将有更多的空间使用GPT-4。正如Romero预测的那样,OpenAI的下一代模型将更多地关注优化数据处理而不是参数大小,因此GPT-4很可能在大小上与GPT-3相似。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模型尺寸的扩展是齐头并进的,但近期增加轻量级模型被认为是有希望的。GPT-4的模型训练成本有望比之前更低。“预计GPT-4的训练成本将比GPT-3低得多,”罗梅罗写道。众所周知,GPT-3仅仅在学习阶段,每节课就要几十万。这就是为什么大公司不能轻易为普通用户发布基于GPT-3的人工智能服务。在韩国,只有SK电讯的个人人工智能服务“Adot”是基于GPT-3的。罗梅罗还表示,GPT-4的每次培训成本可能会降至不到100万美元。一位ICT公司官员说:“如果所有已知信息都是真实的,明年将出现几种聊天机器人服务。它们是如此自然,以至于用户不知道他们是在与人交谈还是在与计算机交谈。“人工智能服务可能会增加。”网友:需警惕对于OpenAI的下一代“灭霸”级模型,不少网友表示“期待太大”。不过,知名人工智能学者、Robust.AI创始人兼CEOGaryMarcus再次淡化了GPT-4的前景。他在社交媒体上说:“有传言称GPT-4即将到来。这是我的预测:它仍将存在严重的虚构/错误信息、毒性和偏见问题。”Marcus对AI行业的关注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也曾发表过“深度学习撞墙”、“GPT-3完全没有意义”等诸多观点,反对炒作AI。也有网友对下一代车型的潜在“威力”表示担忧:“如果这是真的,那‘他’的智商至少达到了100。”“这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之一,但社会需要立即引起重视。因为‘他’的应用潜力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