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7年第1号)》。全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公告(2017年第1号)工信部新官函[2017]第2号全国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情况全年情况如下:一、电信业务基本情况(一)行业稳步发展,服务能力显着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亿户,其中手机用户13.2亿户:“宽带中国”战略稳步推进,宽带提速效应日益明显.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97亿户,其中8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91.0%;移动宽带用户达到9.4亿户,占比71.2%,其中4G用户保持较快增长,1-12月净增3.4亿户,总量达到7.7亿户。(二)网络安全畅通,服务水平稳定。2016年,全国电信网络和互联网运行平稳,通信服务质量总体稳定。电话接通率和上网率均达到《电信服务规范》指标要求。通信行业积极应对地震、暴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全力保障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通信。累计投入应急通信保障人员61.4万人、车辆21.3万辆、应急设备22万台,发送各类应急短信18.6亿条,保障了应急指挥和公共通信的畅通运行。(三)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取得成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工信部、财政部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建设。2016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达到93.6亿千兆,同比增长123.7%;固定互联网用户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57.5万亿分钟;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达到商务部5.22亿部,同比增长14%;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9561.8万户,同比增长20.6%。二、电信用户投诉与举报(一)电信服务投诉。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投诉受理机构共受理电信用户投诉83558件,同比增长14.0%;全年百万用户投诉率为46.8起,同比增长11.2%。第四季度,受理电信用户投诉16494件,环比下降27.4%;季度百万用户投诉率为9.0,环比下降3.5(详见附件1、2)。其中,服务投诉占比53.6%,环比上升11.3个百分点;收费纠纷投诉占比26.1%,环比下降4.7个百分点;网络质量投诉占比20.3%,环比下降6.6个百分点。各级投诉受理机构按照《电信用户申诉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和调解用户投诉,有效维护了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二)垃圾短信举报。2016年,12321网络不良及垃圾举报受理中心受理有效垃圾短信125616条,环比下降13.3%。四季度受理有效垃圾邮件举报26380件,同比下降38.7%,环比下降11.5%。其中,“点对点”垃圾短信举报14516次,同比下降18.0%,环比下降10.1%;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垃圾短信共计963条,同比下降92.1%,环比下降80.9%:“端口型”垃圾短信举报10901起,同比下降17.2%,环比下降26.3%。相关垃圾短信举报已移交3家基础电信公司和移动通信转售公司处理,发送号码已被屏蔽平台列入黑名单。部门处理。(3)不良手机应用报告。2016年,12321互联网不良与垃圾举报受理中心共收到手机不良应用有效举报1085455件,同比增长49.1%。第四季度,共收到不良移动应用有效举报309697件,同比增长270.5%,环比下降11.7%。通过“安全百店”联动机制,与应用商店、安检厂商合作下架了976款存在问题的不良手机应用。三、电信业务监管(一)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督察组对8个省(区、市)业务规范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督察分布于广西、云南、陕西、广东、青海、天津、山东、黑龙江。对风电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抽查。检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实地抽查、暗访体验、技术检测等方式,对企业宣传营销、服务质量、计费收费、用户信息保护、电话实名制等进行检查。.12月,通知3家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在地方检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2)四季度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互联网基础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网上改号软件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预置、发布和电信服务协议的签订,防范和打击通信信息诈骗,维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发展。行业健康发展。(三)四季度,工信部组织对46家移动应用商店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查,发现违法软件34种,涉及非法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收费”等。”,以及强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问题(详见附件3),均责令下架并公开曝光。组织抽查3家基础电信企业421项业务和126家增值电信企业,发现18项增值业务存在问题,涉及业务内容更新不及时、业务内容与名称不一致、业务无法使用等。(详见附件4),已督促改正。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根据有关规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侵犯电信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了责任追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1家企业。(4)第四季度,工信部组织开展2016年第二次智能手机获证后监督检查,共抽查25款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预装应用软件。组态应用软件合规性持续提升,整体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抽查过程中,发现某公司的一部智能手机(详见附件5)存在操作系统安全保护能力不足、号码识别错误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责令相关企业进行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四、运营消费提示(一)运营提示1、各电信企业要切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规范服务协议的签订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预置和发放,切实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二、各电信企业要做好春节期间用户业务部署工作,加强网络设施和线路巡检,特别要做好低温、雨雪、冬季降雪防冻,保障通信网络和各类服务渠道正常运行。(二)消费提示1、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醒广大用户,临近年底,在日常交流和网络活动中,如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网络平台信息,你必须仔细验证它。内容,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2、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醒用户在办理电信业务和使用互联网服务时认真阅读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三、工信部提醒用户跨省出境及时查看通话、短信、移动数据流量等业务使用情况和账户余额,注意查看消费提醒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