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广东破获1.2亿元电信诈骗案

时间:2023-03-16 14:46:53 科技观察

中国IDC9月2日报道:一个“110”电话眨眼可骗走数百万元。今年以来,广东等地接连发生以司法办案名义、小额贷款为名的电信诈骗案件。广东公安机关迅速立案侦查,查明某台湾组织在大陆、台湾、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策划诈骗电话窝点。由大陆和台湾居民实施的超大型跨国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涉案总金额高达1.2亿元。犯罪区域涉及中国24个省份、台湾、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8个东盟国家。昨日,广东省公安厅向媒体披露了一起史上最大电信诈骗案的详细情况。(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Nandu.com)小额贷款诈骗引发惊天案据悉,该案起源于今年5月13日发生在广州的一起15万元小额贷款诈骗案,因此被称为“5.13”工程。公安机关经侦查查明,本案与中山市戴某被骗500万元案、阳江市戴某被骗1106万元案均系犯罪嫌疑人所为。“5.13”特殊诈骗集团。警方介绍,“5.13”特殊诈骗团伙由电话室、开卡团伙、汇款室、司机团伙四个基本组织组成。台湾、印尼、越南等,各“电话室”按分工分为一、二、三线人员。一线人员被来自中国大陆的嫌疑人叫来,说话带有大陆口音,冒充当地公安机关。“打电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乱打电话,叫乱打、打鸟。”一名民警说。“另一种是在查到一些隐私信息后,进行针对性的呼叫。”据悉,由于采用了透传、任意数显示等技术手段。当诈骗团伙给市民打电话时,对方的电话会显示包括“110”在内的各种号码。一旦对方开始上当受骗,“电话室”的二线人员会解释被骗市民因洗钱、吸毒等案件被公安机关侦查,并要求市民举报他们的银行卡号并详细列出他们的银行卡和每张卡。存款数额,并要求他们存入“公安局安全账户”,“保证资金安全”。如果市民继续受骗,诈骗团伙会将电话转接至三线,将款项转入指定账户。随后,分布在粤、闽、台地区的“转账室”立即开始通过网银进行转账,并将赃款逐层分解到“开卡团伙”发行的大量银行卡中。最终,至少2个司机团伙和17名犯罪嫌疑人持有大量大陆银联卡套现,再以大额现金形式存入新开的账户。据警方介绍,撤离地点最初选择在中国大陆,后来改为东南亚国家,有的甚至转移到台湾。高薪引诱线下外洋别墅“打工”警方透露,该诈骗团伙的头目以去东盟国家打工为名,千方百计组织国内年轻人前往当地。后来,他拿着一万多元的月薪,诈骗成功还有几十万元的提成,被安排在国外租的高档花园别墅里。“这些别墅前有花园,后有游泳池。大部分别墅都是两层或三层,里面有十几个房间,最大的有20个房间。”上述负责人说。拉上窗帘,在里面工作,在里面打电话,不能被外人看到。”南都记者拿到了犯罪团伙制定的《公司员工守则》副本。守则第一条明确要求,员工到达办公室时,“必须在9点05分之前打出第一个电话”。该守则第8条规定,“员工必须履行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不得与家人、朋友或与工作无关的人谈论公司的工作过程。”同事不得在公司内外甚至在电梯内讨论工作内容。该准则甚至要求员工“工作时不得过于暴露,不得穿短袖无袖衣服或迷你裙”。在另一份电话记录中,一名员工在一个下午至少打了20通“业务”电话。记录簿除了注明对方的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外,还详细注明了来电者接听电话后的态度和时间。以及是否有再次联系的可能。诈骗手法分析1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在报纸上刊登贷款广告——承诺给受害人贷款并通过互联网传递“贷款申请表”—??—然后让受害人办理银行卡并开通手机银行——让客户联系“负责贷款的银行”的“客户经理”,以贷款需要查活期为由要求客户将钱存入新卡——赶紧用手机银行转走.●案例:想贷款80万却被骗走15万今年5月13日,广州市业主林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称,他在小区内看到了盛业投资小额贷款的广告。前段时间报社,按广告上的电话号码联系对方,受害人通过传真“贷款申请表”的方式与对方签订了贷款80万元的协议,但对方要求受害人打开银行卡,打开手机银行,拨打类似电话银行的语音电话,让受害人输入身份证号码、新开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受害人操作后,对方称银行放贷前需要查询受害人的银行卡是否有相应资金的流水记录,并提醒受害人只需存入一笔钱即可存入银行卡,然后取出。当天,受害人存入人民币15万元。几分钟后,他账户里的15万元就从手机银行转了出来。(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Nandu.com)2冒充司法人员,用假传票双重骗取受害人座机,声称自己有法院传票涉嫌犯罪,要求按“9》联系公安局——冒充公安人员回应称,受害人在某地开立的一张银行卡涉嫌作案,要求受害人报告银行账户和存款——一份从网上传真过来的所谓司法传票,比如《某人民检察院强制冻结资产书》,说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公安机关---再次冒充公安机关请受害人将钱转入安全账户并迅速带走。●案例一:“公证处主任”转账500万元今年4月29日上午,Z店主戴某洪山市接到一名自称是家中法院工作人员的女子来电,称自己因犯罪收到法院传票。请与福州市公安局联系。随后,对方将电话转给了“福州市公安局”。一男子告诉受害人拨打114查看福州市公安局电话,以防上当受骗。后来,戴某打听得知了福州市公安局的电话。很快,他的手机就接到了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在福州市开的信用卡涉及贩毒案,要求其将所有银行账户和存款全部上报公安局,冻结这些账户,并将电话转给公证人。办公室“李主任”。“李主任”表示,账户可以不冻结,但必须查账。受害人根据对方提示,在手机键盘上连续两次输入光大银行账户(存款540万余元)和密码。输入后,“李主任”告诉受害人不要挂断电话。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受害人觉得不对劲,查看后得知该账户已转出500万元人民币。●案例2“中央政府”打电话骗取1106万元。今年5月17日,阳江市业主戴某在家中接到一名自称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女工作人员的女工电话,称戴某有河北省的证明。唐山市法院的传票称,戴某的信用卡被恶意透支。唐山法院准备起诉戴某。他自称是唐山市公安局的民警,称戴某还卷入了另一起价值200万元的诈骗案。他说,这个案子已经引起了中央的警觉,对方把电话转给了中央的一位女工作人员。一名自称是中央政府的女工作人员表示,戴某案情严重,要求戴某配合工作,否则将没收戴某的所有财产,并要求戴某将存款转入指定账户。5月17日15时至5月19日16时,戴某14次向对方14个银行账户转账共计1106万元。警方反诈骗指南●捂住嘴巴。骗子都是打酱油的。不管是谁打来的,只要是涉及获取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号和密码的,都不要说,更不要在手机、手机上输入信息。●睁大眼睛。你可以用敏锐的眼睛发现骗子。无论是谁来电,只要认为来电者身份可疑,都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情况,并向亲朋好友请教。●看钱。什么是骗局?不管是谁打来的,只要是要求转账的,在核实情况之前不要转账。●牢记三个绝对司法机关绝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司法部门绝不会通过传真发送传票和其他法律程序。司法部门绝不会设立“国家安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