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2030年的物联网:一个具有显著区域差异的三极世界

时间:2023-03-16 02:18:21 科技观察

2030年的物联网:区域差异显着的三极世界万亿美元。然而,全球情况掩盖了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垂直领域的机会是高度区域化的,中国的增长将更多地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而不是有机采用。全球物联网市场由三个地区主导。在TransformaInsights预测的2030年241亿台联网物联网设备中,大中华地区规模较大,达到69亿台。欧洲紧随其后,为55亿美元,北美为52亿美元。世界其他地区有66亿。为了更好地了解区域动态,我们需要更详细地研究这些数字。TransformaInsights对市场的出色细分是消费者、跨垂直(包括企业使用的通用设备但不特定于垂直,例如办公室打印机或公司车队车辆)和企业(特定于特定垂直的设备,例如作为公用事业智能电网或零售支付终端)。中国领先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原因是水平和垂直设备数量众多。当我们考虑人均设备时,这一点变得更加明显。中国人均设备消费量大幅下降:人均3台,欧洲为5.2台,北美为9台。企业界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中国人均1英镑,而欧洲为1.6英镑,北美为2.6英镑。相比之下,中国在水平和垂直设备上的跟踪要紧密得多:欧洲为0.7,北美为1.5。事实上,将日本、韩国和澳大拉西亚也考虑在内,垂直领域的份额相对一致;远高于消费者和企业部门的差异。跨垂直行业往往包括不太复杂的物联网用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员工、企业或家庭的数量驱动的。企业用例往往更加专业化,因此毫不奇怪地倾向于更容易投资流程自动化的领域。从纵向来看,虽然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但从企业类别来看,通常只在法规驱动的领域领先,比如电力、天然气、蒸汽和空调领域的智能表计推广,和政府类别。在运输和仓储、行政管理(主要是建筑安全和自动化)、金融和保险等方面落后于欧洲和北美。在市场由公共部门驱动的领域,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依赖私营部门投资的领域,垂直领域往往滞后。一个明显的例外是零售和批发,中国似乎已经接受了支付终端,无现金社会的普遍流行导致了更高的采用率。三个主要地区之间的另一个显着差异是北美地区健康和社会保健的相对重要性。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物联网医疗应用的主导市场,反映了一个更大、在许多方面更灵活、更注重预防的行业。转向世界其他地区,我们往往会发现印度、南亚和东南亚等人口众多的市场是相对较大的创收行业,以智能电表的推广为主。在更发达的市场,往往更多的业务部门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运输和仓储、金融和制造(后者在日本和韩国最为显着)。从这些预测中得出的重要教训是,2030年物联网采用的构成将因地区而异。不仅如此,市场定位也颇具区域性。TransformaInsights在编制其地理区域时考虑了解决方案的独特性和可复制性,即经济的相似程度以及解决方案从一个地理区域移植到另一个地理区域的难易程度。欧洲、北美或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移植解决方案可能相对简单。这在亚洲并不容易。因此,出现的是一幅不同地区的图景,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并提供不同的机会,一刀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