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文姬“杨华,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去烧锅了。
”一位曾经在摩托罗拉共事的前同事问杨华在做什么,他是这样回答的。
与他以前的同事有的被苹果挖来,有的被谷歌挖来相比,同样是通信出身的杨华,何必去闹呢。
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但在杨华看来,做锅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做出好壶、一流壶,是杨华的目标。
在中国,小家电已经是红海市场,想要在红海市场分得一杯羹已经很难了。
然而,杨华创造的锅不仅在红海市场分得一杯羹,还成为小家电行业的爆款。
支付。
是小米生态链中真正的智能压力IH电饭锅。
现在,当你在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IH电饭锅”时,订单量最高的首页就会出现小米电饭锅。
小米IH电饭锅创始人、春米科技CEO杨华在第50届爆品总裁营分享了他制作这款电饭锅的故事。
(不是我自己评论的) 1.中国人爱买日本电饭锅,所以得到日本电饭锅之父。
几年前,中国人在日本最爱两种东西,一是马桶圈,二是电饭锅。
中国电饭锅短缺吗?当然也不乏。
在中国,电饭锅的种类很多。
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电饭锅两种类型。
但中国缺乏高品质的电饭锅。
IH电饭锅只有69种,没有压力IH电饭锅。
所以,中国人想要做出最美味的米饭,就只能去日本买电饭锅了。
当年,日本人发现,通过对电饭锅施加压力,当米饭达到温度时,煮出来的米饭颜色和味道最好,而且味道会略带甜味。
这是因为此时大米中的还原糖含量最高。
第四代日本电饭锅在中国价格非常昂贵,8000元起。
我们的电饭锅与日本象印和虎牌电饭锅竞争。
中国售价9元,有保修,可插V电源。
同样,如果你去日本买一个水货,就要花4000元。
搬回家的时候,需要买一个两千瓦的变压器。
那个变压器的大小和电饭锅差不多,所以你的厨房变得特别难看。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问题。
他们购买并直接插入。
一旦插上就没有关系了。
如果电池没了,就没有办法保证保修。
在中国,第三代电饭锅占15%,剩下的85%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电饭锅。
为了做出一锅好锅,我专门去日本请了第四代电饭锅之父内藤武先生。
在中国,小家电行业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是盲目复制。
例如,电饭锅的盖子上有一个挂钩,挂钩的角度为87度。
我只是想问:如果是86度的话,扣子会不会更紧一些?如果是88度,盖子打开会更顺畅吗?我跑去问工程师,他给我的答案是:因为日本是87度。
再举个例子,电饭锅内锅的厚度达到3.0是最好的。
我问我们国内顶尖设计师为什么?他给我的答案是:因为日本电饭锅的厚度是3.0。
我问内藤武先生同样的话题,他会从年份开始不断更新迭代,而且可以在黑板上讲。
那么什么是技术壁垒呢?这是一个技术壁垒。
你只能不断地抄袭别人的作品,却无法彻底改变别人的生活。
小米电饭煲之所以给内藤武先生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我们给它注入了创新、大胆的想法。
当时他觉得,如果把电饭锅连上互联网,就会有无限的可能,这让老人家觉得很有意义,很酷。
用他的话说:“我想做出更好的电饭锅,然后卖回日本!” 2、连续煮饭不剥漆,实验历时18个月养成良好口型。
小米电饭锅从研发到上市,整个电饭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有些人不明白。
不就是一个锅吗?是不是很难呢?它很难。
尤其是这个锅的内锅。
我们的锅是灰口铸铁的,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灰口铸铁的特点是蓄热高、散热慢、受热均匀,使每一粒米香喷喷、美味可口。
特别之处在于我们锅上的涂层。
市面上普通电饭锅采用水性涂料,而小米电饭锅则采用粉末涂料。
两者之间的差异与您的健康密切相关。
因为锅的内锅是直接与食物接触的,所以水性涂层的内锅在锅烧开的时候就会开始剥落,粘在食物上,被你吃掉。
粉末涂层的锅只会剥落。
这个锅的意思是,如果你每天煮饭吃,使用3年以上,油漆不会剥落。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锅的数据从哪里来?非常负责任的说,我们一天24小时煮饭,让实验结果说话。
对于这款内锅的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设定了明确的标准:要求连续煮2000锅米,涂层不脱落。
一个小时只能煮1锅,一天只能煮24锅。
完成这个实验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
当时我们只有10个计划,工人们每天24小时工作,每天煮饭。
这一锅失败,那一锅到达,然后赶紧改变计划到达锅。
最后几位突破了锅,然后就制定了这个锅的工艺流程。
现在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却相当困难,因为这个实验花了我们18个月的时间,煮了20吨大米。
每一粒米都不粘锅。
在中国家庭中,电饭锅的更换周期基本为2-3年。
一般情况下,如果家里的电饭锅没有坏,你不会想到更换,但如果坏了,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小米电饭锅,为什么呢?八个字:品质取胜,口碑传播。
只要我们的用户使用我们的电饭锅,三年内没有出现涂层剥落的情况,他们就会认可我们的产品,并向周围的人传播。
所以,我们之前销售的100万台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
但销售数据显示,越靠近后面,出货速度越快。
3、精细到0.1毫米,极致到变态的工艺。
我们做的产品形态基本上都是顺应潮流的。
趋势是什么?大多数人受到智能手机迭代的影响,审美观迅速提高。
苹果公司是统一品牌风格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苹果的产品,无论是iPhone、iPad、Mac还是Apple Watch,在产品风格上都高度统一,因此非常容易引发战争。
不过,小家电的迭代却慢了好几拍。
现在市场上的家电审美还很低,花里胡哨,钱多。
在米家生态链中,开关面板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到了极致。
我们觉得电饭锅、电磁炉等小家电,甚至大型家电,在外观上都应该变得越来越简洁。
基于此,我们对小米电饭锅的外观进行了简化,并以白色为主色调,打造出一款高颜值的电饭锅。
但要做一个纯白色的电饭锅并不容易。
3C产品中,苹果笔记本的精度为0.03毫米,手机的最小精度为0.1毫米。
这需要极其严格的技术和工艺要求。
与3C产品不同,电饭锅的精度要求是1毫米。
由于成本和利润的限制,市场上很多电饭锅的颜色都比较花哨。
事实上,颜色的区别是为了让各种配件更有效地连接在一起。
因此,为了追求极致的美观,小米电饭锅的零部件全部采用了白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款电饭锅的制作难度。
因此,我们遵循3C标准,精度必须达到0.1毫米。
这是一个极其累人的过程。
不仅需要与供应链合作,甚至还要对供应链进行深度改造。
小米电饭锅拆解图 有一次,我去佛山和模具商聊天。
厨师哭了,因为他连续敲打底壳7天,底壳已经被毁掉了近一半。
他说这是浪费,浪费是犯罪。
我们之前做的电饭锅就基本定型了。
小米电饭锅的工艺极其复杂。
首先,它使用的材质是高温塑料,所有配件必须在48小时内组装完毕。
组装好的电饭锅大约一周后就会缩小,整个电饭锅会变小2-3毫米。
后收缩后,需保证局部精度0.1毫米。
这个尺度非常难以掌握,这意味着大师必须砸碎许多不同大小的贝壳,一点一点改进,不断修改参数,才能最终敲定出一个近乎完美的贝壳。
苹果的工艺被全世界公认为好产品,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只是它已经达到了极致。
苹果电脑在量产之前,已经报废了近30万台。
虽然制作过程很痛苦,但后续的战斗却很轻松,因为所有产品都是同一个颜色,品牌认同感就会很强。
小米生态链中的每一款产品都具有相同的色调。
刀哥点评:雷军说,消费者闭着眼睛也能买到米家生态链的产品。
小米电饭锅也不例外,它在外观、性价比和品质上都做到了极致。
我们一直强调,好产品是用心制造的。
但反观国内市场,同质化和恶性低价竞争严重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这种环境下,小米电饭煲作为国货新产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甚至被赞誉为:“送给婆婆最好的礼物”。
不过,小米电饭锅能成为现阶段家电领域的领头羊,但并不意味着未来它永远是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