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智能手表,它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几年前,当谷歌眼镜还在我们关注的焦点时,智能手表就随着可穿戴设备逐渐出现。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总有人吃不到螃蟹。
勇敢的心不一定能真正吃到蟹肉。
谷歌眼镜至少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关于这款可穿戴设备的争议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效果。
不过相比之下,智能手表毕竟是从手表衍生出来的,所以接受度要好一些。
然而,近两年可穿戴设备的步伐并不轻松。
即使三星花费巨额广告和推广费用,也很难让其智能手表像手机一样受欢迎。
其他品牌也是如此。
第一批智能手表已经被枪杀。
在沙滩上。
第一代智能手表,类似于苹果的iPod nano,无论是待机时间还是实际体验都不是很好,至少没有达到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的程度。
如今,智能手表已进入新时代。
无论是最近发布的Moto还是LG G Watch系列,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传统手表的造型,但它们内部与手机相连,并增加了更多功能。
作为新一代待改智能手表,Moto 与 LG G Watch R 几乎同时上市,且均基于 Android Wear 系统。
很难不将它们进行比较。
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对两款产品进行对比,看看当今的可穿戴设备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
摩托罗拉Moto这款手表早在今年的MWC大会上就被曝光了,但直到夏天才正式发布,并首先登陆美国市场。
与第一代智能手表相比,Moto看起来更像是一款手表,而不是移动终端。
特点及硬件:Moto基于Android Wear系统,采用圆形1.56英寸屏幕,外壳材质为康宁大猩猩玻璃3。
采用TI OMAP 3处理器(比较过时的处理器),采用MB RAM和4GB ROM,并支持蓝牙4.0。
iFixit 拆解刚发布时就赢得了“金玉其外,无所不包”的美誉。
对于售价接近人民币的产品来说,硬件出奇的弱,电池容量几乎成了问题(官方是mAh)。
,实际标注的是mAh,但官方说的是最小容量)。
LG G Watch RLG继G Watch推出后,又推出了这款G Watch R手表。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一次的手表气息更加浓厚,运动气息十足,与G Watch系列非常一致。
位置。
特点和硬件:这款手表同样基于Android Wear系统平台,采用1.3英寸屏幕,但处理器要先进得多,采用Snapdragon(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器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有点太高了)手表)。
它采用MB RAM和4GB ROM,拥有9轴运动传感器和气压计,支持IP67防水防尘标准。
外观和系统对比(下面部分对比图来自国外网站) 都采用Android Wear操作系统,所以两款手表的软件体验应该是一样的。
然而,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拨号界面。
语音控制 这两款手表都以谷歌的语音控制为中心。
尺寸 G Watch R 的机身长度会比 Moto 长 20%,而两者的宽度则相差无几。
Construction Moto 采用不锈钢表体。
G Watch R的表身同样采用不锈钢材质,但LG表示其中还添加了铝金属,表背则采用塑料材质。
重量 Moto 的重量为 60 克。
LG 尚未公布 G Watch R 的重量。
颜色 产品发布时,Moto 提供了两种颜色,而 G Watch R 仅提供黑色。
显示屏 G Watch R 的屏幕尺寸仅为 Moto 的 72%。
不过,这个比例不包括 Moto 显示屏底部的黑色边框。
分辨率两款智能手表的像素密度都不是很理想,但G Watch R的清晰度更高,比Moto清晰约20%。
电池 LG没有给出G Watch R的电池寿命估计,他们只是说智能手表可以运行很长时间。
至少比之前充电几个小时要好很多。
防水 这两款手表均符合智能手表行业的IP67防水标准,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1米深的水中连续使用30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兼容手机。
这两款设备需要Android 4.3或以上版本的手机。
所以那些还在使用基于Android 4.2的系统的朋友需要升级。
这两款智能手表均不支持独立WiFi。
按钮 这两款智能手表都只有一个按钮,并且都位于手表主体的右侧。
这种设计使它们看起来更像普通手表,并且确实具有经典风格。
存储 两款设备的内部存储容量均为 4GB。
RAM 每个 Android Wear 智能手表都配备 MB 的 RAM,这两款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