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16 个月内推出五款产品!华为AI手机正在快速进化

时间:2024-05-22 15:06:16 科技赋能

文章| Kiva今年以来,AI技术逐步落地到终端应用中。

手机作为与人“形影不离”的消费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终端侧AI争夺的焦点。

三星、苹果、华为这全球三大手机巨头都在全速进军手机AI。

短短4个月时间,国内四大手机巨头华为、OPPO、vivo、小米均纷纷交付搭载AI功能的旗舰手机,这也预示着手机行业的AI大战正式打响。

目前看来,华为在手机终端的AI布局比较完整,已经形成了以芯片为基础、以HiAI平台为核心、贯穿终端、芯片、云、生态的完整产业战略。

然而,华为整个产业战略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通过不断积累AI技术,在硬件、软件、生态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五款旗舰机探索AI功能和市场,逐渐形成。

从2016年成立华为实验室研发AI技术,到年底推出第一代AI梦想机荣耀Magic,华为率先开启了AI手机的探索模式。

随着2016年华为自研手机SoC芯片的推出并搭载在华为Mate10上,手机终端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后,荣耀V10的推出带动了华为AI应用的快速增长。

这也是国产手机首次将AI能力下放到中端机型。

进入今年,华为P20和荣耀10两款AI旗舰手机的推出,正式确立了华为AI生态闭环的全面形成。

从12月荣耀Magic上市,到华为P20、荣耀10上市,华为已经走过了整整16个月。

华为五款AI手机不断升级优化的同时,也体现了华为AI能力的快速提升和进步。

那么在过去的16个月里,通过两个品牌、五款手机,华为是如何将AI手机从萌芽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从云到端的全线AI生态呢? 1、全软件定义的AI梦机:荣耀魔法年是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快速发展的一年。

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感知交互技术日趋成熟,但AI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尚未正式开启。

今年年底,华为旗下手机品牌荣耀首次在移动终端上尝试华为实验室研发的人工智能引擎Magic Live,并推出了全软件定义的AI手机荣耀Magic 。

手机的推出也标志着通过软件实现AI功能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

据荣耀总裁赵明介绍,荣耀Magic最初被设计为一款面向未来的手机。

它的外观设计即使在今天也非常先进:八曲面设计(即正反面四个边均为曲面),厚度仅为2.8mm,材质为3D曲面玻璃和航空级金属中框。

(八曲面设计的荣耀Magic)据说,荣耀Magic是一款完全软件定义的AI梦想机。

原因在于,这款手机首次搭载了华为实验室的人工智能引擎Magic Live,并首次在手机上实现了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眼球追踪、抬手亮屏等AI功能。

荣耀Magic的摄像头采用前后双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中的红外摄像头与眼球追踪技术相结合,使Magic能够识别用户的意图。

例如,当用户拿起电话时,只需扫一眼屏幕即可自动打开屏幕。

当用户的目光游离时,Magic会自动锁定屏幕。

Magic Live人工智能系统的引入还为荣耀Magic增加了听歌识别歌曲、扫描二维码、推荐附近生活服务等功能。

在Magic Auto的驾驶场景功能中,系统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拨打接听电话、导航定位、播放音乐等多重体验。

此外,这款手机还具备Magic Play屏幕镜像功能、Magic Link文件传输功能等诸多功能设置,方便用户的日常生活。

不过,从今天来看,这款手机的AI功能仍然非常基础。

毕竟Magic是一款完全软件定义的AI手机,没有AI终端芯片加持。

因此,很多AI软件功能很难在移动终端上实现。

2、算力的划时代进步:华为Mate10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对数据量需求的增加,AI技术开始探索提供算力的芯片。

2019年9月,华为自研手机SoC芯片,内置专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NPU模块,为Android手机实现终端AI计算能力提供硬件基础。

不到一个月后,华为推出了搭载该芯片的安卓手机华为Mate10。

作为华为首款搭载专用AI芯片的人工智能手机,这款手机主打视觉、语音、语言三大AI。

经验。

(左Mate10,右Mate10 Pro)视觉AI方面,针对手机厂商目前重点关注的AI拍照功能,Mate 10还提供了AI美颜功能和AI场景识别等功能。

通过面部识别技术,Mate 10可以自动检测人脸并进行美化。

经过1亿张照片的训练,Mate 10可以智能识别13类场景和物体。

它还可以根据属性自动调整相机参数并主动消除模糊。

在语音AI方面,Mate 10还升级了语音助手“小E”的AI功能,让小E更加智能。

它可以实现熄屏唤醒、自定义唤醒词,并不断学习用户习惯和场景分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个性化服务,并显示在手机负一屏上。

(Mate 10系列的拍照翻译功能)在语言AI方面,Mate 10还提供了自动回复和情感识别功能,通过文本实体提取、情感识别、智能自动回复等功能。

例如,当你在聊天中输入文字“复仇者联盟3”时,Mate 10可以自动推荐观影信息。

同时,Mate 10搭载了微软定制的AI驱动语音翻译系统,通过NPU加速实现实时文本交互翻译和图像识别翻译,比传统翻译快10%,可支持50种语言。

除了三大主要AI功能外,Mate 10还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AI降噪,将车噪场景下的语音识别率从80%提升至92%。

此外,还有专门的AI应用,可以分析本地数据,了解用户的个人习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在后台关闭一些无效应用。

有了AI芯片作为算力的硬件支撑,Mate10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快的体验,这也预示着更加多元化的AI功能将在移动终端中蓬勃发展。

3、AI应用快速增长:作为用户日常生活中占据时间最长的消费电子产品,荣耀V10手机的硬件性能只是提供服务的基础,而各种原生应用体验、APP应用等服务软件是丰富用户体验的关键。

但AI从硬件基础到APP应用,仍需要大量软件级、系统级优化。

基于芯片实现手机AI应用开发,还会涉及到芯片底层架构的兼容性要求。

因此,华为将AI芯片植入手机终端后,软件工程部门基于硬件开发上层资源,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各种应用接口,丰富终端上的AI应用体验。

(极光蓝 荣耀V10)在此期间,华为推出了中端旗舰荣耀V10。

荣耀V10可以说是华为首次将硬件AI能力转移到中端机型上,同时还加入了更多的AI应用。

例如,3D面部表情捕捉和3D动画表情重建功能类似于iPhone Variety的Animoji功能。

在人机交互模式上,荣耀V10该机保持了前置指纹识别功能,但与Magic Button式的Home键不同,V10将指纹识别模块直接贴在玻璃面板上,这样的设计很容易被赵明总裁接受。

称之为“金镶玉”设计。

荣耀V10不仅支持前置指纹解锁,还支持人脸识别解锁、抬手亮屏,支持像iPhone X一样的防闭眼解锁,并拥有智能受限屏幕锁定功能。

此外,当你躺着玩手机时,V10可以追踪你的视线,这样屏幕就不会自动旋转或冻结。

支持人脸识别的硬件模块是深度摄像头,这也使得V10能够实现3D人脸建模+人脸识别,精度达到亚毫米级,人脸识别毫秒级解锁。

此外,与Mate 10类似,荣耀V10还具备AI美颜、AI场景识别、AI语音助手、AI随机翻译等功能,并支持天机通、华为钱包、华为阅读、派对模式等众多场景服务。

荣耀V10的推出,充分展现了华为在终端AI方面的持续发力。

无论是主打高端商务的Mate系列,还是主打年轻时尚的荣耀系列,华为都在将AI软硬能力全面下放到自家设备上。

手机生产线上。

4、AI生态闭环全面形成:华为P20与荣耀2018年手机行业AI之战全面展开。

短短两个月时间,vivo x21、小米MIX 2S、OPPO R15、华为P20和荣耀10相继推出,四大国产手机品牌均推出了具备AI功能的旗舰手机。

手机AI功能的技术壁垒已经降低,终端AI能力的竞争进入下半场——AI生态系统的全面竞争。

在上个月举行的荣耀10发布会上,华为正式提出了AI2.0的概念,并发布了华为P20和荣耀10两款新旗舰手机,堪称华为AI2.0时代的典型代表。

华为荣耀总裁赵明表示,AI2.0理念主要体现在AI平台的建设和软件应用的健全性上。

具体来说,华为手机AI 2.0主要体现在独立NPU AI芯片、AI摄影、AI自拍和AI应用生态四个方面。

华为P20和荣耀10都继续使用自研手机芯片,拥有独立的NPU模块。

在这款AI硬件的加持下,手机的功能也更加高效。

例如,P20内置的图像剪切功能可以更准确地剪切动态视频图像,比使用Prisma更快。

同时,在使用WPS Office AI版时,手机还可以识别文档、进行自动修正、一键生成PPT。

(激光镀膜玻璃材质的荣耀10幻蓝版)荣耀10在AI 2.0摄影方面的升级还体现在拍照界面增加了AI标志,可以在拍照时对图像进行语义分割和分区优化。

在人像摄影方面,可以实现精准虚化、智能构图、自然美感,以及包括柔光、蝴蝶光、经典光等多种光效的3D人像光效。

针对手机厂商重点关注的AI自拍,荣耀10也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像素聚合、多帧叠加、解决光学畸变、智能补光让肤色更加稳定等多项功能。

为了方便用户体验,荣耀10还在AI相册下对场景进行了分类。

通过图像识别功能,智能识别照片内容并进行分类管理。

例如,识别人物后,可以将其分类为单人照片或合影照片。

可分类的场景也非常多样,包括生日、聚会、毕业典礼、夜生活、运动、婚礼等。

此外,荣耀10在人机交互上也进行了人性化的优化。

它通过UI设计采用了隐藏式刘海设计,前面板下部内置了隐藏式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集成了三个导航键。

一个非常创新的功能就是可以用湿手解锁。

(极光色华为P20 Pro)主打科技与时尚的华为P20 Pro也将AI摄影作为重要功能。

为了实现卓越的拍照功能,P20 Pro采用了全新的10兆像素徕卡三镜头系统,像素高达1.55um,可以在逆光和暗光条件下进行拍摄。

AI场景识别也是手机AI的重要功能。

Mate10已经具备13类场景识别能力,而P20中的场景识别更加多样化和细致,达到了19类。

此外,P20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在熄屏状态下双击音量键进行快照,速度仅需0.3秒。

(华为P20物体识别后可链接淘宝网站)在AI 2.0生态系统方面,华为通过HiAI平台向第三方开发者提升AI能力,并持续拓展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HiAI平台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HiAI API后,开发者可以在搭载AI芯片的移动设备上编写AI应用。

HiAI平台也因此成为华为AI APP生态的核心。

目前,HiAI平台可以为开发者提供CV机器视觉引擎、ASR引擎和NLU(自然语言)引擎等3大类50个API,以及与微软合作的IDE计算模型。

对于不同能力的开发者,HiAI平台也提供了不同级别的能力要求。

对于具备AI开发能力并使用TensorFlow或Caffee等架构的APP开发者,HiAI将提供相应的工具,让开发者能够快速将现有模型迁移到HiAI平台。

对于普通APP开发者来说,HiAI可以提供封装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

开发者不需要自己做基础的AI研发,可以直接调用HiAI中封装的AI技术直接应用。

华为应用市场目前拥有AI应用相册,包括搜狐、微软、淘宝、WPS、抖音、Prisma等公司的优化应用。

(华为AI应用专辑)在手机AI方面,华为走在国内手机厂商的前列,并率先提出了AI 2.0的概念。

这背后隐藏的是AI生态闭环的全面形成,从终端、芯片、云到生态系统,华为正借助软硬件方面的技术实力,全面铺开终端AI布局。

无论是推出自研手机SoC芯片,还是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HiAI平台,在终端上部署语音助手、指纹识别等人机交互模式,以及提供各种基于云端的场景服务,你都可以看到华为正在积极引领AI 2.0时代的到来,积极应对AI技术给手机行业带来的变化。

最重要的原因是,华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形成了独特的行业路线:以AI芯片为基础,以HiAI平台为核心,横跨终端、芯片、云、生态的整个布局。

结论:华为终端AI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16个月前,华为推出首款全软件定义AI手机荣耀Magic,正式开启国产手机AI时代。

此后,华为以AI芯片为硬件基础在AI手机上进行了3次产品迭代,迄今为止已分4个阶段推出了5款AI手机产品。

不过,华为在手机AI上的做法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从华为AI手机这四个阶段的演进可以看出,华为在硬件、软件、生态等方面不断提升终端AI能力。

其中不仅有AI芯片、基于手机终端的原生AI应用,还有HiAI平台作为核心的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平台,华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快速构建了移动终端的AI生态闭环。

AI芯片进入手机行业,以及各种手机体验和应用的AI化,正在逐步改变未来十年手机行业的竞争格局。

手机行业的玩家也将面临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

今年,在苹果和华为的带领下,这场竞赛进入了元年。

OPPO、vivo、小米等Android阵营的玩家纷纷涌入,相信今年下半年席卷手机行业的AI风暴将会更加猛烈。

在手机中拥抱AI将成为玩家的必然选择。

今年下半年华为推出全新人工智能芯片后,搭载新一代芯片的华为Mate系列也将发布。

不难预测,新一代华为Mate系列将在芯片和软件方面再次升级。

在华为新款手机AI芯片推出的同时,苹果的A12芯片也将在新一代iPhone上首发。

三星、高通等行业巨头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积极拥抱手机AI。

届时,全球手机厂商将展开新一轮的手机AI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