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的7月24日,联想宣布成立一个绰号为“新板凳”的部门(NBD) ,以扩大创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为目的。
联想新玻璃亮相后,该部门的业务发展进行了一些调整,重点关注AR眼镜行业。
两年后,联想在智能眼镜的行业应用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近日,记者独家对话联想集团副总裁兼新业务发展部总经理白玉立,解读联想近两年在AR智能眼镜方向的突破经验和目前的想法。
起源:NBD平台差异化发展 当我在联想北方研究中心A楼找到白玉莉的办公室时,联想的同事介绍,A楼主要是联想创投集团的办公区域。
后来我才知道,联想创投集团办公室成立已有两年了。
联想NBD部门的核心业务主要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现在的创投集团布局的投资和孵化平台,会比以前更大;另一部分是AR眼镜业务。
在白玉立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联想新玻璃的几个不同的进化版本。
许多细节设计的最终设计都是通过这些手工制品的不断微调而完成的。
办公室的另一边,有一个专门为开发者演示而设计的测试室。
在这里我看到了市面上几款热门的VR/AR硬件产品,他们正在围绕AR眼镜应用场景测试内容和功能。
(联想新玻璃C工程样机)产品:两大核心行业应用方向。
联想新眼镜的产品形态可以直观地理解为Google Glass的变种,但形态上的变化比很多类似Google Glass的产品要大得多。
调整,例如将电源模块独立化;佩戴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除了独立佩戴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夹子固定在现有用户的眼镜上,且角度可调。
NBD成立一年后,内部就确定AR智能眼镜的方向是to B方向。
“联想自己的专长也是在to B方向。
”白玉立说。
白先生表示,联想将AR眼镜部门定位为AR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意味着硬件只是解决行业用户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体到产品上,针对行业应用有两种不同的定位。
白玉利将其概括为几个方向:一是以通讯为主的产品,更注重内置音视频通话功能;第二,产品主要针对视觉效果应用场景,比如在博物馆、工业应用场景,让AR增强现实图像来引导操作。
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是AR智能硬件+中间件。
中间件是指AR视频处理和AR流程控制。
团队布局:从十几人到4~50人。
目前,联想AR智能眼镜部门的员工规模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4至50人的团队。
其中,软硬件产品研发和营销人员基本各占一半。
部分。
智能眼镜项目仍是联想旗下子公司,但白玉立也透露,未来也会考虑独立融资和开发。
联想将整个业务体系组织成一个9方格,联想AR智能眼镜归入9方格的F类。
它们属于未来的新兴业务板块,主要依靠投资孵化来增长。
(联想新玻璃C的分体供电组件) AR眼镜:经过两代产品迭代的两年时间,联想新玻璃也经历了多次迭代,逐渐成熟。
2019年11月19日,第二款产品C量产销售。
其中一款产品MSS于7月24日推出。
这期间,联想也通过AR眼镜实现了许多以前难以实现的“壮举”。
比如,上海瑞金医院的老教授通过AR眼镜原创直播互动,辅导浙江金华农村的年轻人。
医生进行手术。
今年6月,我们还与国家博物馆合作推出了基于新型玻璃的试参观服务。
后来,今年9月中旬,我们与山东周村旅游区合作进行了AR全景游览试点。
核心商业模式:综合解决方案 在投资方面,联想还投资了美国另一家知名AR头盔初创公司Meta。
两者是竞争还是合作?白玉莉表示两人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在联想的AR产业规划中,可以在设计、医疗等领域与Meta结合。
白玉立表示,联想AR眼镜团队未来计划独立开发,目前还是比较低调的。
市场在哪里:传统行业巨头正好需要联想的AR眼镜。
主要行业应用方向为医疗保健、工业生产、监控安防、旅游指南。
(联想AR技术内测)具体来说,在医疗领域,主要涉及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直播,以及添加一些需要叠加在真实画面上的内容。
在安全方面,主要包括第一视角拍摄、同声传译、面部识别等应用。
旅游方面,主要包括导游、导游等应用。
相比to C产品的批量出货,联想定位的AR眼镜解决方案将根据每个客户的相应需求进行定制。
现阶段主要处于试点阶段。
对于未来应用的市场空间,白玉利列举了几个数字来说明。
他提到,国内消防市场规模为10万,警察数量为1万名,注册医生数量为1万名,电力巡检需求为20万。
就旅游而言,我国有5A景区、4A景区,都是潜在的需求市场。
目前,联想新玻璃市场大部分处于合作测试等阶段,已经可以覆盖国家电网、公安部等部门。
从试验试用到正式应用安装大约需要2年时间。
因此,在新的百余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联想AR行业解决方案。
目前,联想已在AR眼镜项目上投入数千万元。
在与联想业务的大规模联动方面,主要是与联想传统大客户的资源结合。
近两年来,我们接触了数百个商业应用案例,今年计划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
白宇利透露,与to B公司合作的特点是需求非常明确,同时在主要需求以外的领域可以妥协,愿意买单。
展望:从AR解决方案到增值云对未来发展的愿景,白玉立表示,联想的几大优势仍然会在to B业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联想的品牌、渠道、产品和效率能力来推动业务。
从长远来看,白玉立给联想AR眼镜设定的目标是打造AR增值云,用AR升级传统产业。
具体策略是让硬件更加多样化,AR应用平台可定制,从而扩大应用规模。
同时支持增值服务,拓展海外业务。
结论:AR行业应用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在与白宇利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谈中,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联想在AR领域的不同布局思路。
2年的核心总结可以概括为:1、不要只做AR硬件。
做好总体规划。
2.我们不做to C业务,只做行业应用。
正是这两个特点,使得其团队在行业中呈现出这样的面貌:1、在产品形象和品牌曝光度上不像乐视、暴风那么高调,业务推进也比较稳定。
2、并不是所有科技圈的报道都能看到,因为应用成熟的过程也需要“磨”。
正是这种模式和特点,让联想在AR眼镜商业应用爆发之前就积累了很多行业客户,并针对场景进行了多种尝试性定制,并按照白宇的说法尝试使用。
刚才提到的进展,就是结出硕果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