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杰克智东西网 4 月 28 日消息,据 TechCrunch 报道,近日,迪士尼研究实验室(Disney Research)的机器人专家开发出一款软体机械臂,其外观酷似来自《超能陆战队》“Baymax”原型机。
具有气体体、香肠等特点。
就像手指和内置投影仪一样,这种机械臂触感柔软,可以进行物理人机交互,这种机械臂的研究人员在相关研发论文中写道。
:“我们期望,在物理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人应该服从人类的命令并主动响应,以避免人身伤害和硬件损坏。
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机械臂和机械手系统,可以与人类进行物理交互并轻轻地操纵物体。
”去年四月初,迪士尼为其软体机器人申请了专利。
1.仔细看看“大白”的手臂。
总体而言,这款软体机械臂由机械部分和外部包裹的气囊组成。
手臂的机械部分看起来很普通——它有肘部和手腕,可以做出与许多其他机械臂相同的动作,并使用相同的伺服系统和其他系统。
(迪士尼的软机器人手臂机械关节)但是奇迹人的手臂机械关节周围看起来像一个大枕头——研究人员称之为“力感应模块”。
它们充满气体并且可以感知压力。
该机制具有双重目的,即保护伺服系统免受人为损坏(反之亦然),同时还实现自然的触觉交互。
研究人员写道:“将单个模块放置在机器人的不同关节上,可以使机器人感知大面积的接触力和空间,从而刺激物理人机交互。
独立的传感区域也可以让人类彼此交互通过触摸与机器人交流或引导其动作。
机器人手臂的手指也是充满气体且柔软的。
3D打印机。
每个充气手指内部的压力传感器让机器人知道指尖是否抓握或按压得太用力,然后可以调整指尖的动作(迪士尼的软机器人手臂手指设计图)事实上,这个机器人手臂仍然只是。
产品原型无法感知力的方向,材料和结构也不是设计成密闭的,这意味着它必须不断充气,但这款软体机械臂的诞生却成就了“Baymax”机器人。
看起来更像是科技产品,而不是科幻电影的产品。
2、“以柔克刚”仍在路上。
软体机器人的发展比常见的刚性机器人要晚很多,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在材料方面,软机器人采用的是柔性材料。
这种材料使人机交互更加安全。
不仅人类不易受到伤害,而且机器人本身的受力范围也较大,更不易被人类伤害。
而且软体机器人的材料可以通过3D打印来生产,非常简单灵活。
例如,Stratasys ObjetConnex 多材料 3D 打印机已用于 3D 打印原型软机器人。
其次,在应用方面,软体机器人除了与人类有更亲密的物理交互外,还可以为人类完成刚性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抓取柔软易碎的物体、在狭窄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灾难救援、深入极端环境进行检测、辅助医疗手术等。
目前,软体机器人在研发、生产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
现有的一些软机器人在设计和功能上都相对简单。
例如,波兰华沙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已成功研制出15毫米的软体机器人。
当它感知到外部光源时,机器人的身体会相应收缩并推动身体移动。
这种软体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特殊任务,例如攀爬。
陡峭的斜坡和钻入极小的空间。
(波兰华沙大学物理学院研发的软体机器人)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软体机器人公司Soft Robotics开发了一款软体工业机械臂,可以在上面移动棉花糖、巧克力、面包等轻质产品。
装配线。
轻轻拿起,放入包装盒中。
(Soft Robotics软体工业机械臂)软体机器人的复杂功能和执行困难任务的案例尚未出现在我们眼前。
然而软体机器人的优势让我们看到了软体机器人和刚性机器人协同工作为人类提供更加轻松高效的生活、克服恶劣环境、解决医疗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