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周刊》与中科院下属eNET研究院联合评选发布《国内从事人工智能芯片的代表性企业排行榜》,深圳市云天励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云天励飞”)入选TOP20,排名第二。
据云天励飞介绍,公司自主产权人工智能芯片IPU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实现商业化,最终打造开放赋能芯片榜单显示,与云天励飞一起进入前五的企业包括寒武纪、思必奇、百度、云知声。
据悉,这并不是云天励飞第一次受到业界和业界的关注。
早在去年底,就有媒体将云天励飞、地平线科技、深鉴科技、寒武纪称为四家AI芯片公司。
骁龙,AI芯片行业也有一句话“天气寒冷,大地为警”。
“云天励飞的芯片生产并不是一时的想法,而是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芯片布局。
”据云天励飞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宁介绍,云天励飞拥有完整的“机器学习与视觉智能处理器”AI芯片解决方案,并获得深圳孔雀队第一名。
云天励飞AI芯片的技术路线是通过设计一系列多层神经网络的可编程处理器来应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迭代。
“目前算法每半个月迭代一次,AI芯片需要同步迭代,而传统芯片的迭代是每年计算一次。
现有的CPU或GPU无法满足嵌入式视觉AI应用的需求。
”据云天力飞研发副总裁李爱军表示,通用CPU在神经网络加速方面较慢,性能无法满足嵌入式端的需求; GPU性能足够,但功耗和成本仍然较高。
“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研究适应新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芯片。
”云天励飞研发的芯片是一款面向嵌入式端的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专注于智能视觉和安全及智能业务。
其他领域的场景应用。
除了高能低耗的优势外,云天励飞自主拥有的人工智能芯片IPU还可以一键编程、远程升级。
该芯片可以同时处理多路高清视频,还可以通过芯片间级联进行扩展。
李爱军表示,多芯片级联相当于搭积木,每个芯片通过板级互连进行扩展。
通过级联扩展,最多可同时处理64路视频。
“我们采用了业界领先的22nm工艺,该工艺的性能、功耗、面积都经过了仿真、分析、对比,与业界主流的28nm工艺相比,我们都有一定的优势,性能上有所提升约10%,功耗约减少15%,面积减少15%-20%。
”陈宁透露,云天励飞的IPU芯片已经流片,计划明年上半年投入商用,最终通过模式创新打造开放赋能的芯片平台。
此外,陈宁还提出,除了芯片技术的创新,云天励飞还将探索芯片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不久的将来,它甚至可能会使用“免费芯片”,让芯片以服务提供商的身份渗透到市场。
多个行业,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