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智能穿戴设备,我们大概会从眼镜和手表开始,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常用的穿戴物品就是眼镜和手表。
谷歌率先做智能眼镜,而苹果则选择了智能手表。
然而,即便是谷歌和苹果,在可穿戴设备业务上也遭遇挫折,销量不足,前景不佳。
我们都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智能穿戴设备无疑将成为新时代的新热点、新时尚,但时机尚未到来。
在这波智能穿戴研发浪潮中,只有一个产品越来越受欢迎,那就是儿童手表。
近期,国内外各硬件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儿童智能手表,并且销量都不错。
在国内,不同厂商也都非常重视儿童智能手表,就连华为这样的大厂商也不例外。
如今的儿童智能手表不仅仅是手表,更是手机。
他们可以与特定绑定的手机进行远程通讯,还可以让家长进行远程录音和监控。
卡通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传统儿童手机在智能穿戴时代迎来了发展机遇。
多年前,电信运营商看到了儿童市场的潜力,纷纷推出儿童手机。
他们还设计了优惠的儿童套餐。
主要功能是监控儿童的位置。
发挥安全作用。
但运营商的儿童手机却因为设备问题一直不温不火,并没有受到市场的欢迎。
智能手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大量的游戏或社交应用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并不受家长和老师的欢迎。
因此,运营商推出的儿童手机大多形象卡通,功能简单,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确实解决了使用手机和学习之间的冲突,但年龄较大的孩子不买账,更喜欢普通的。
他们可以随意使用智能手机。
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处于玩耍阶段,不可能把手机拿在手里或者放在口袋里。
而且,即使有,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儿童手机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手机的定位和通话功能都集中在手表上,携带更方便,使用更方便,以手表的形式赋予了儿童手机新的生命。
同时,可脱离安全主要功能的定位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定位更准确,成本更低。
儿童智能手表有玩的地方。
与成人智能手表相比,儿童智能手表功能较少、成本较低,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而且,成人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之间存在竞争,或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的替代品。
配件已经变得可有可无,刚性需求的缺乏一直是智能手表发展的最大障碍。
然而,儿童智能手表是用户身上独立的智能设备。
它们的用途显然更多了,使用的重要性也大大增加。
人口趋势变化,儿童消费新特点。
随着10后逐渐成长,新一代孩子使用智能设备的能力大幅提升,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再到可穿戴设备。
孩子们对智能设备感兴趣,没有恐惧感,更容易接受。
可穿戴设备市场将首先从幼儿市场开始。
在中国,人口趋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儿童在人口中的比例正在下降。
然而,每个孩子的单位消费水平正在迅速增加。
80后、90后父母更愿意为孩子提供智能设备。
随着各方面的投入,儿童智能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现在的孩子将是未来的主要消费者,现在的孩子对品牌的认同感非常高。
如果孩子能够很早就接受产品的品牌,那么未来随着孩子的成长,就能为孩子提供贯穿整个成长阶段的各种服务。
因此,抢占儿童市场就意味着抢占未来品牌发展的制高点。
对于手机制造商、虚拟运营商、安全和位置服务提供商来说,虽然目的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通过儿童智能手机实现品牌先入为主。
事实上,我们看到,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但几乎没有大品牌厂商为老年人生产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而是专注于儿童市场。
当然,未来一老一少的智能市场会受到高度重视,但现在更多关注的是儿童。
安全和通话已经成为儿童手表的重要亮点,但这还不够。
无论是哪一款儿童智能手表,几乎都主打安全监控。
这也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家长最关心的。
在安全性方面,目前的智能手表主要用于位置定位,防止儿童走失。
其他方面都没有发展。
安全固然重要,但如果未来的儿童手表能够融入周围环境监测和提醒功能,这样的定位服务可能更有价值。
孩子总是容易生病。
儿童智能手表在监测孩子的身体状况方面能力还不够,比如体温、血压、运动状态等。
如果能够随时监测,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动作做出判断,甚至是远程。
提醒。
俗话说,孩子的病是瞒不住的,甚至可以通过挥动手臂的力度和频率来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
当然,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传感器技术和软硬件能力的提升。
儿童智能手表不需要有太多的功能,但一定要非常好用。
如果它们只是可有可无的能力,将很难摆脱其他可穿戴设备的困境。
还有一点,儿童智能手表需要更薄、更小、续航时间更长,这样才会更符合孩子的喜好,不会很快被孩子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