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晓成 少儿编程最新节目《尖叫》——《少年说》火了。
节目组在全国12所学校设立了勇气站,给那些渴望表达内心真实诉求的孩子们一个向大家“呐喊”的机会。
很多小学生都利用这个出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希望大人认真倾听他们的真心话。
充满了大爱的衷心感谢——“陌生人,谢谢你把你的肾捐献给我的母亲!”也有无奈的委屈缓解你的力量——“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打冷战,把我变成三明治饼干??”还有令人心疼的陪伴请求——“爸爸妈妈,你们真的关心我的感受吗?”但提到最多的还是“学业表现”。
有的孩子成绩下降,连出去玩都成了“奢望”。
有一个孩子热爱跳舞,坚持了7年,但因为成绩每况愈下,妈妈让他停止梦想。
母亲继续供养孩子的前提是考上顶尖学校。
即使孩子鼓励“喜欢在办公室偷偷唱歌”的班主任炫耀自己的歌喉,老师的条件依然是成绩。
不可否认,父母、老师等的激励方法可以给孩子设定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然而,为什么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总是“学习成绩”呢?为什么交换条件总是“学业成绩”?为什么决定孩子话语权的总是“学业成绩”?节目所反映的情况属实。
这就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所谓“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但应试教育依然是顽固的主题。
“学习成绩”甚至成为评判孩子能力的标尺。
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永远是试卷上的红色分数。
-------------------------------------------------- ----------------------------------西班牙8分钟动画短片《Alike》(类似),描绘了我们是一个灰色的世界。
这里的人、车、建筑都失去了色彩,人们的脸上没有了笑容,生活在日复一日单调的节奏中变得毫无生气。
这座城市只有一抹色彩,一位小提琴家在大树下独奏。
但当故事的主人公被深深吸引,认真聆听时,却被父亲打断了,催促他去上学。
在学校,孩子们被刚才在街上看到的稀有艺术品所启发。
但老师判定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抄ABC。
后来孩子还是妥协了。
他按照老师的要求老老实实地完成了任务,但他身上的颜色却渐渐褪去,变成了和周围人一样的灰色。
这正如大家对应试教育的印象一样:没有差异化教学,没有培养个性和创造力的土壤,只有所谓的统一标准答案。
孩子们要做的就是记住这些标准答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取得教育成功。
而这真的成功了吗?如果成功了,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仍然拒绝和怨恨学习的想法呢?离开应试教育的孩子会怎样?一位妈妈分享了孩子在国际小学的经历。
学会生活。
在那里,考试没有评分制度,没有成绩比较,老师也不强迫孩子们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采用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定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然后通过各种学习、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总结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几乎??每个孩子都愿意参与并积极思考。
这种基于兴趣的探索性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在效率和思维上更强大。
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是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
STEM教育最早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后来出现在美国大学和K-12的报告和文件中。
它结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学科。
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概念和技能,并应用和解决现实问题。
与标准化考试相比,STEM更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想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今,中国教育界已经开始关注STEM教育模式。
2016年,国家教育部下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探索STEM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常态。
教师教学活动状况。
7月初,深圳召开“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
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教育厅(局)负责人、各大高校校长等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STEM教育的新发展。
。
妙小城少儿编程作为行业领先编程教育机构的代表,受邀参加本次STEM大会,与教育工作者分享编程教育经验,碰撞思想火花。
在大会特别设立的“STEM教师场景化实践培训工作坊”中,苗小程向与会校长和老师们展示了“苗小程宇宙奇遇”系列编程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采用了品牌的原创IP《妙小城》《小城》以探索宇宙为故事背景。
每堂课通过搭建指令块,以动态具体的方式呈现抽象概念,完成一个故事任务,并协助“知识加油”环节,聚焦课程。
困难以一种有趣的方式突出。
通过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创作出精彩的动画、游戏等作品,并通过娱乐和教育充分锻炼逻辑思维、创造力、专注力等核心素质。
现场,参会会员亲身体验了一小时的图形化编程课程。
秒小城自主研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高品质的动画故事、科学有机的知识点融合等品牌特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其独创的“媒体+智能+场景”编程教育模式以及教师团队严格的多维度培训和考核标准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不少与会者还主动扫描二维码试用苗??小成学生的作品,对苗小成的教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不少老师和校长都表达了与苗小城合作的意向,希望将苗小城的少儿编程课程引入教学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苗小城的上万人大家庭。
能够从众多编程教育机构中脱颖而出,受邀参加本次教育活动,得益于喵小成长期以来的坚持: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
此后,妙小成将继续践行STEM教育核心理念,推广“应试教育”,为推动中国STEM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孩子们不再被“成就”的严格魔咒所束缚,能够释放出自己独特的才华,真正享受求知的乐趣,开启无限可能。
就像《Alike》的结局一样,属于孩子们的色彩终于再次被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