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企业微信发布教育产业规划,拨款10亿推进教育信息化

时间:2024-05-20 01:17:17 科技赋能

2亿中小学师生被迫迁移线上,教育信息化加速,也提出新要求。

4月23日,企业微信举办首届教育行业新闻发布会。

在线教学、家校沟通、校园管理等场景新功能正式上线。

同时,还将安排10亿元,帮助学校和教育局快速启动。

企业微信教育计划的发布,是更好地契合多方需求,也是内部协同运营的优秀案例。

降低使用门槛,一个App就够了。

与传统教育相比,新型信息化教育具有脱离老师和学生原有线下习惯的教与学模式。

这就对互联网企业入校提出了要求——如何将使用门槛降低到最低,甚至接近原来的使用习惯。

企业微信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正式上线“智慧教育四提示”——师生提示、家长提示、学校提示、教育局提示。

学校和政府机构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完成教育安排、人员管理、资源共享等管理和协同工作。

家长和学生可以使用微信实现直播课堂、健康体检、作业提交等交流和学习需求。

发布会上,杭州胜利小学表示,已经建立了包括老师在内的使用微信的“混合群”适合使用微信的企业和家长。

通过日历、班级相册等应用,极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和家校沟通的效率。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已将下属学校接入企业微信,利用在线会议、审批、微盘等能力,便捷完成公文流转、学情分析等任务。

“黑天鹅”突然来袭,协同抗“疫” 此外,企业微信、腾讯云、智慧校园推出了整套“复工码”解决方案。

学生或家长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健康状况申报。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通过企业微信工作台定期推送健康签到提醒,并可随时查看学生整体签到进度和全市统计进度,提供异常人员信息。

,教育局也可以立即获知并及时提供帮助。

智慧校园与企业微信的深度融合,就是通过一些整体解决方案来赋能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色。

智慧校园于2016年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系统内的“数据孤岛”问题。

事实上,疫情之初,由于教育需求多样化,腾讯教育一直在整合不同的产品,让不同角色(管理者、老师、家长)的用户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享受到乐趣。

到适当的服务。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我们内部提出过协作或者团战,这次也是团战模式。

”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此前向极客公园表示。

腾讯自身的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积累作为底层支撑,保证了教育产品在疫情期间稳定发挥,教育成为重要出口,为腾讯拥抱疫情提供了更多场景和数据。

工业互联网。

“信息化和场景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们不仅给学校提供了一些工具,老师和学生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

特别是公立学校的课堂场景和师生关系都不同。

” “我们的产品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王涛表示,在10亿的启动资金中,“生态”一直是腾讯企业的关键词。

微信宣布将投入总计10亿元的教育启动资金,鼓励教育服务商专门服务于学校和教育局,以合作为导向,让学校和教育局更快、更上手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这是继3月初的亿元专项扶持之后,企业微信针对教育行业发布的又一大规模激励计划。

企业微信将为服务商提供四种合作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学校、教育局上门服务”,即服务商为学校、教育局提供现场服务支持,完成初期管理配置,如上传通讯等。

登记等;第二种模式是“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共创”,服务商与企业微信共同探索,提供深入、彻底的教育行业服务。

三是“深度定制功能”。

企业微信只扮演“样板房”的角色,满足定制服务商的个性化需求;最后是“智能硬件联动”模式。

比如,复学后,智能测温硬件是很多学校急需的,硬件监测到的体温等数据会自动同步到企业微信和微信上,方便老师和家长查看。

学生实时健康状况。

“以公立学校为例,我们做的就是连接层的入口,搭建一个数据共享平台,有很多教学相关的内容和应用工具,都会通过这样一个开放的模式。

我们做的核心是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能力,让他们能够构建更好的垂直场景。

”王涛表示,教育仍需发挥“连接”优势。

不仅如此,据王涛介绍,大年初一,腾讯准备了不停学联盟,联合互联网教育圈100多家优秀合作伙伴,共同为学校提供服务。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文件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公司正逐步渗透到公立学校的各个场景。

王涛表示,过去信息化1.0更注重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还是软件的建设。

数据相对较少。

2.0下,国家正在向互联网+大平台的方向发展。

目前,企业微信教育产业已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教育作为腾讯的基础板块,永远是连接者和生态共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