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3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
今年以来,营收、利润、现金流、活跃用户数四项核心业绩指标均实现强劲增长。
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京东运营效率的提升。
物流、科技等服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明确了锁定高质量增长的轨迹。
京东集团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达到1亿元人民币(约合1亿美元),创下单季度营收新纪录,超出华尔街预期。
22.9%的同比增速较一季度进一步加快;其中,净服务收入达到1亿元人民币(约24亿美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1.2%。
2020年第二季度,京东集团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均实现盈利。
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6亿元(约合5亿美元),同比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增至74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数为3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京东全球年中购物节的成功带动了京东集团第二季度的强劲业绩,进一步体现了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使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先生表示:“京东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购物体验,持续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我们将继续专注于通过技术和创新服务丰富京东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效率,为股东带来长期价值增长。
”今年第二季度,营收、利润、现金四大核心业绩指标。
流量、活跃用户数均为正值。
京东集团经营业绩全面提升,营收、利润、现金流、活跃用户数四项核心业绩指标均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京东集团更加坚定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季度,京东集团净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达1亿元。
如此体量下,仍保持22.9%的同比增长,较今年一季度20.9%的同比增速呈现加速增长。
情况。
第二季度,京东集团的盈利表现同样出色。
不仅实现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和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时还实现了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下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也创下人民币36亿元的历史新高,实现连续14个季度盈利。
高效的运营和提高的利润率导致现金流显着改善。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增至74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近12个月京东活跃用户数增至3亿,较上季度增加1万。
京东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信赖。
战略升级、组织变革、全面赋能,驱动京东实现高质量增长。
经历了2017年、2017年的战略调整后,2020年上半年,京东再次完成了基于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升级,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在“换档加速”中。
在战略升级、组织变革和全面赋能的驱动下,京东集团明确定位为“零售型科技与服务企业”,并将盈利性和可持续性作为业务梳理和新业务拓展的价值导向。
零售业务方面,用户体验、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的交互作用,加上增值税改革实施带来的税改红利,驱动利润业绩持续向好。
今年4月,京东正式发布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营销和广告技术的京东营销平台,可以为品牌提供覆盖整个购物流程的完整营销解决方案,全面提升营销效果。
借助更高效的广告营销服务和精准的用户触达,京东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市场投资的价值和盈利能力显着提升。
二季度,第三方物流订单快速增长带动合同履约效率进一步提升,履约费用率下降至6.1%。
今年以来,京东物流智能仓处理订单同比增长99%。
尽管订单量激增,但京东物流仓储配送综合服务订单中当日达和次日达的比例仍然超过91%。
京东健康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成立。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能力,京东健康目前已实现行业最完整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
其产品和服务可覆盖医药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
随着京东“一体化开放”逐步推进,其在物流、数字技术等零售基础设施方面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刻。
第二季度,京东集团净服务收入达1亿元,同比增长42%。
,占整体净利润的11.2%。
低端市场增长和供给侧升级,体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
京东的成长植根于中国经济,京东的发展也将永远服务于中国经济。
随着我国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城乡居民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增长新动力不断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
此外,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正在不断释放发展红利。
京东正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积极促进就业,助力城乡消费全面升级,充分挖掘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次潜力,带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零售基础设施的开放服务吸引更多合作伙伴。
。
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相比,更广阔的下线市场也爆发出惊人的增长势头。
今年京东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低线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2倍。
高品质消费已成为低线市场明显趋势。
例如,京东家电卖场期内销售数据显示,农村居民购买的平板电视中,51%是5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
销售额比去年翻了一番。
凭借在大数据和消费者洞察领域的深厚积累,京东进一步深化与品牌和制造商的合作,帮助他们推出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产品。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与TCL、雀巢等知名品牌合作,通过C2M反向定制体系,推出了大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第二季度,京东推出“工厂直销优质品”计划,在全国招募超过10万家具有国际品质的制造企业,通过提供定制营销、技术、物流、物流等全方位支撑体系直达他们。
金融。
作为最终消费者,我们帮助国内优质产能搭建高效渠道,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传统企业探索更有效的转型之路。
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东正式员工超过17.9万人,较去年第二季度同比增加10万人;第三方平台签约商户超过22万家。
京东在持续创造就业的同时,还通过零售、物流、数字技术等零售基础设施支持更多创业项目,为全社会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就业路径,间接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
就业机会,更有效发挥互联网平台经济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价值。
保持研发投入,深化场景布局,持续投入锁定长期增长路径。
当零售行业进入下半场,零售企业的价值点也将从“规模形成的交易价值”转向“技术驱动的服务价值”,面临无界零售。
京东将继续通过智慧供应链等技术降低成本,通过技术投入提高效率,通过场景布局升级消费者体验。
供应链方面,京东持续扩大在中国电商领域的物流网络优势。
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东运营约3万个仓库。
包括约10000平方米的云仓库面积,总仓储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
京东云仓依托京东物流成熟的仓储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合作伙伴的仓储能力,为商户和零售商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仓储管理解决方案。
京东集团持续保持对技术研发的高投入。
今年二季度,其技术研发投入达37亿元,同比增长34%。
今年上半年,京东集团将物联网事业部、京东AI、京东云、硅谷研发中心等一大批高科技部门引进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等25所世界知名大学。
香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关键人才。
二季度以来,京东持续深化线下零售场景布局。
优势品类方面,京东在家电、移动通讯、电脑数码等领域先后完成了对五星电器、迪信通、联想莱酷的战略投资;针对不同层次的渠道,京东将在一二线城市开设营业面积数万平方米的超级店。
体验店、超过10000家京东家电店、京东专卖店已在五六线县镇布局。
在增长潜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我们与战略合作伙伴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现市场需求。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增长市场。
城镇消费升级将为京东高质量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京东也将进一步加强技术驱动的用户体验提升,打造京东在下沉市场、社区和社交场景的核心竞争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落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加速零售行业的变革。
京东为全社会提供的零售基础设施将更加包容、创新、碎片化。
互联网服务场景是在京东零售基础设施上开发的。
面向无界零售,京东集团将持续推动从一体化向“一体化开放”转变,在资源、技术、能力等方面服务更多合作伙伴,通过相互融合、互通进入高质量增长轨道。
利用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共同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