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SCoreAREngine携手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与专业学生面对面深入交流行业发展与前沿成就。双方共同编写行业知识教材,引导学生开展AR游戏实践,为未来AR、VR人才培养培养可复制的教学模式和资源。我来自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我自己的研究方向也跟AR和VR息息相关,就是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提供下一代新的交互方式。2018年起在我校任教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课程,目前该课程面向软件工程系高年级本科生开放。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Q1:请介绍一下厦门大学的教学特色以及与HMSCore的合作情况?A1:我们的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产教融合由需求驱动。首先说说教学和科研的两轮驱动。我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是这个领域,所以会特别关注。一方面,我把这种前沿的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上,给大家讲讲近两年学术界发表的最新论文,帮助大家期待一些未来的黑科技。另一方面,我也会主动邀请一些优秀的本科生进入实验室,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培养。到现在,我们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培养了一些优秀的优秀学生。比如我们在增强现实领域的顶级会议ISMAR和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会议CHI中都有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我指导的很多学生都去了国内外知名学校读研究生,当然也有一部分去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是产教融合,一定要着重跟我们HMSCore的配合。我们首先与HMSCore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起编写了教材。这本教材的名称是增强现实技术与应用。随后我们也与HMSCore团队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在增强现实课程方面为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们邀请了HMSCore增强现实开发团队的朋友,从上海跑到厦门,如果介绍HMSCoreAREngine,那么通过这种与行业专家的深度交流,可以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Q2: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创新经历“赋能”和创新故事启发了学生?A2:我们同学在增强现实这门课上做过很多有趣的项目。比如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互动游戏,把我们儿时的超级马里奥感动到了真实的场景和三维空间,制作增强现实版的超级玛丽,以及面向幼儿的在线博物馆,以及学习消防知识、科普、化学生物学等专业知识的应用,满足实际落地需求场景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效率,让增强现实变得更加有趣和互动。其实这也是我开设增强现实课程的出发点,希望能让增强现实造福于广大用户。Q3:AR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是否考虑与HMSCore进一步深入合作?A3:首先,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包括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在科研方面,我自己的研究肯定会集中在VR和AR领域的人机交互上。同时,我也会在教学方面继续与HMSCore保持深度合作。在建设方面,我们与HMSCore达成了全方位的合作。我们合作的目标是打造一门可复制的增强现实课程,将我们的课程模式和资源推广到全国本科和高职院校。2019年,教育部正式宣布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可以作为独立招生专业,这意味着未来虚拟现实专业可以有本科生。在此之前,其他行业的合伙人其实并没有多少学生。如果虚拟现实专业作为一个专业出现,将会有大量的本科生培养需求,因此急需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将与HMSCore开展深度合作,包括HMSCoreAREngine,引擎开发部门和HMSCore开发者联盟一起工作。一方面是建设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将我们合作模式的教学资源复制到其他高校,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AREngine,熟悉AREngine,最终成为AREngine和HMS。核心开发人员。Q4:从你的专业研究来看,你如何看待当下火热的“元宇宙”?A4:元界可以说是今年互联网最火的词,但是新兴技术曲线的发展规律,我觉得现阶段元界应该还是处于上升泡沫期。如果metaverse可以实现,我觉得现阶段应该以增强现实为主。增强现实应该成为一种更实用的技术,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那么这个技术就会伴随着一方面的自我提升。现实中,一些核心技术,比如3D跟踪和扫描,包括场景理解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整个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其中的商业模式,源源不断的人才的投入,所以这几个方面,我觉得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最终应该能够帮助增强现实实现真正的产业化。我觉得未来所有我们衣食住行的智能应用,我觉得应该更多的是以增强现实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像现在大家都是滑动菜单的界面。这应该是增强现实相对渐进的发展。我认为增强现实应该起源于元宇宙。更多详情>>访问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获取开发指导文档华为移动服务开源仓库地址:GitHub、Gitee关注我们,第一时间了解HMSCore最新技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