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开发者文章。精神上的结合,为大众了解ETM提供了更加立体、多元的视角。En-Tan-Mo项目黄皮书一经发布,区块链垂直媒体星球日报就对该书进行了专题解读。现在,跟着星球日报的话,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恩探魔的“内心世界”吧。原文转载自|Odaily星球日报作为未来世界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成为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底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上下求索的人,都是勇于探索的开发者。不同于消费端应用的逻辑,区块链承担了应用开发和运营平台的角色,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获取开发者,让开发者愿意在平台上开发新的应用。“得开发者得天下”是基础设施发展初期的法则。开发者意味着平台的创造力和可能性。一旦开发者一鸣惊人,受益的不仅是应用本身,还有开发平台。在区块链中,押注中宝的开发者更有可能享受到某条公链的早期红利。一个一夜成名的开发平台,可能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开发者,良性循环。开发者得天下为了争夺开发者,公链已经开始主动出击。BM向EOSVC机构投资10万美元,就是为了支持开发者。迅雷链、星云链、公信链、ONT、IOST开发者激励计划等公链相继推出。但是,对于开发者来说,选择公链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关心的不仅仅是公链的用户数量,还有对开发者的友好程度(学习门槛)、公链底层安全、性能和开发成本等。”用户基数、TPS(交易量)每秒)和进入门槛。”当被问及在选择公链时最看重什么时,一位区块链游戏开发者这样回答我。尽管性能很重要,而以太坊的性能面临瓶颈,但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开发者,出于开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还是选择了以太坊。针对不同的场景,开发者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最近备受关注的公链重要场景——去中心化金融(Defi),开发者特别关注公链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EOS由于去中心化程度不够,引起了各路Defi开发者的担忧。在接受Odaily星球日报采访时,开发者表达了对EOS节点中心化带来的安全风险的担忧。对此,慢雾科技安全架构师Johan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EOS上95%以上的安全问题都是智能合约的问题,还没有出现恶意节点引发的安全问题;此外,安全问题也需要辩证看待,EOS在安全方面的优势来自其透明性、可验证性和治理性。开发者也担心架构的中心化会带来治理的不稳定,EOS治理状态下可能出现资产冻结的情况。在临时宪法被更换之前,自EOS主网启动以来一直运作的EOS核心仲裁法庭ECAF因下令冻结数十个钱包资产而陷入争议。事实上,特权机构对资产冻结的裁决对于重资产流动性的Defi并不友好。公链ETM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后起之秀En-Tan-Mo(简称“ETM”)近期登陆OKIEO平台Jumpstart,获得大量关注。据团队此前采访,En-Tan-Mo的主网将于今年上线。对于开发者来说,如果觉得公链合适,不妨尽快获得代币,为后续的开发资源做准备。那么,En-Tan-Mo在开发者关心的问题上采用了什么样的架构和gascharging策略呢?6月14日,ETM黄皮书(节选)在Odaily星球日报发布。在本文中,Odaiy星球日报将通过解读黄皮书来解答开发者关心的问题。性能:每个DApp享有完整的侧链,UPoS提升性能性能是以太坊最大的瓶颈。这也是PoS逐渐被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以比PoW更快,而且更节能环保。ETM设计的UPoS共识机制结合了PoW和PoS的优点,提高了性能。其黄皮书显示,共识机制实现了3s出块,单链TPS达到1000笔交易/s。同时,ETM整体架构采用主链-侧链机制。DApp独立拥有完整的侧链,侧链之间相互独立,意味着每个DApp都享有整个区块链的性能,不受其他DApp的影响。影响。安全性:多重因素保证去中心化,乱序提高安全性。底层架构决定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共识机制是公链的核心部分。这也是ETM最大的亮点之一。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设计者需要预测该领域所有参与者在不同场景下可能采取的决策和策略。因此,En-Tan-Mo共识机制和平衡经济框架的设计基于博弈论和分布式系统。序列分析的动态经济理论。另外,在物理学中,“熵”是衡量无序程度的指标,意思是越混乱、越不规则,熵值越大,反之,熵值越小。在ETM的黄皮书中,团队讨论了权益概率分布对应的玻尔兹曼熵作为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衡量和研究工具。ETM通过在其共识算法UPoS中引入数学和物理方法,在算法和工程层面实现了平衡的概念。介绍完UPoS共识算法背后的科学和理论基础,我们来看看具体过程。UPoS出块的具体过程如下:(1)通过凸函数映射,将所有投票人的权益(stake)转换为对应的票数:这里的原理是压制权益大投资者,鼓励散户投资者。(2)结合诸如节点的时间和过去性能之类的因素,计算每个节点选举的概率,并在每个块生成周期中选择101个节点,以参与这一一轮竞争块生成。(3)被选中的矿工一起参与随机抽签(结合混沌排序和改进的PoW),中奖节点有3秒时间出块,3秒内出块不成功则跳过。(4)开始下一次抽奖。抽签结果由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决定,很难预测。完成101个区块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在该共识算法中,ETM通过凸映射、时间增益、权益压制等策略,试图压制寡头的存在,增加散户获得记账权的机会,确保去中心化。在安全性方面,ETM使用混沌排序、不确定性(概率化)和优化机制来平衡安全性和效率。在这个系统中,哈希计算不是用于算力竞争,而是用于产生(下一个出块节点的)不可预测性,这将有助于确保节点无法协同作弊和攻击系统。DPoS中引入混沌排序来抵抗Sybil攻击和联合作弊,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在公链中,一旦掌握了出块顺序,就可以锁定攻击官方矿工,篡改区块信息。ETM采用快速混沌排序来解决这个问题:ETM矿机的出块顺序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而是在每个成功上传的块中提取一定的信息进行映射,并进行多次迭代计算出下一个官方矿机序号。因此,应该上传区块的官方矿工的身份只能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虽然任何人仍然可以查看此信息,但很难锁定。对开发者的友好性:灵活易用前面说过,不同场景下的开发者有不同的需求。理论上,同一条公链的共识机制、安全性、区块大小、出块速度都是同质的;而开发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ETM的主链-侧链机制允许开发者根据DApps的需求高度定制侧链的参数:Token、交易类型、共识机制、区块参数等。以往很多公链都会开发自己的侧链。为了一展身手而自创智能合约语言,无形中增加了开发者的学习门槛和心理压力。ETM选择了JavaScript这一世界上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作为其母语。该语言拥有最多的用户,意味着它拥有最广泛的社区和开发者,可以使用大量的第三方组件,减轻了开发者的工作量。主链-侧链机制和Node.js的使用使得在ETM上开发DApp变得简单和灵活。为了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ETM还将其不同的功能进行了模块化,封装成SDK和API,为开发者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包。模块化的架构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DApp业务的实现,无需学习过多的底层代码,同时无需修改DApp即可享受主链和侧链升级带来的便利。开发成本ETH和EOS作为用户量最大的应用型公链,在成本上给开发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ETH上,DApp的每一次操作都需要支付高额的gas费,这制约了应用的用户体验。ETHStack(变量)的数量直接制约了应用的复杂度,开发者无法在ETH上开发稍微复杂一点的DApp。在不改变其核心理念的情况下,简单的扩容并不能改善ETH上的开发和使用瓶颈。在EOS上,虽然取消了gas费机制,但是RAM(内存)、CPU、Net(带宽)等多种资源可以通过抵押EOS或租赁获得。这让放弃了去中心化架构的EOS暂时解决了TPS的瓶颈,却遇到了RAM分配的问题。在EOS链上创建账户、竞拍账户名等操作都需要消耗RAM,而RAM需要通过交易来获取。过去,EOS因RAM短缺而被炒作高得惊人的价格。投机者囤积RAM,导致有需要的开发者无法购买RAM,严重影响开发。DApp开发者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源,只能抱节点的大腿,这进一步导致了EOS的中心化。在ETM的主链-侧链机制下,每个DApp都有完整的侧链,不受其他DApp的影响,享受整个区块链的性能。侧链机制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动态调度资源,出于安全考虑,系统仅根据交易量收取低额费用,并通过社区活动返还给开发者。代码开源ETM是在MIT协议(TheMITLicense)下开源的,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在GitHub(https://github.com/entanmo)上查看所有代码。毕竟,开发者需要慎重考虑选择哪条公链。目前ETM公链还处于内测阶段,距离主网公测正式上线还有一段时间。有兴趣的开发者不妨继续关注社区讨论和代码进展,考虑是否在这里部署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