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小米新十年关键跨越:“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升级,小米纸上OS、小米14系列等重磅发布

时间:2024-02-20 18:37:48 数码发展

10月26日,小米纸上OS、小米14系列新品发布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集团战略正式升级为“人、车、家完整生态系统”,并推出小米Pascal OS操作系统、数字高端旗舰小米14系列、小米手表S3、小米电视S Pro 85等6款AIoT新品。

雷军表示,过去几年,小米一直在突破认知、改变、成长,今天将迎来“跨越时刻”。

小米发布的新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以人为中心,将“人、车、家全生态”有机融合。

小米新战略的关键是ThePaper OS。

经过13年的探索和7年的研发,小米的ThePaper OS涉及5000多名工程师,对底层系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重构,为数百亿用户提供了“万物互联的公共基础”。

未来的设备和数百亿的连接。

小米ThePaper OS国内版将于2023年12月起分批上线,包括手机、平板、电视、相机六大品类。

数字高端旗舰小米14系列实现了跨越式升级,全面超越苹果。

这是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首次发布。

全系列采用最新的徕卡Summilux镜头和自有品牌图像传感器光影猎手。

业界首个实现大规模AI端到端模型。

小米14 Pro带来了历时8年探索的终极屏幕解决方案——全深度微曲面屏,并创新采用小米龙晶玻璃。

堪称小米技术创新井喷的巅峰之作。

据悉,小米14有黑、白、岩石绿、雪山粉四种颜色,并提供多种内存版本,售价3999元起。

小米14 Pro有岩蓝、白、黑、钛金特别版四种颜色可选。

价格4999元起。

即日起在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小米京东旗舰店等官方渠道发售。

预约即可,10月31日晚上8点正式发售。

AIoT产品方面,小米手表S3起售价799元,小米腕式心电血压记录仪起售价1999元。

小米电视S Pro 85首发价7999元,米家冰箱Cross 521L首发价2999元,米家洗衣机10公斤直驱滚筒首发价1999元,米家中央空调风管机首发价1999元。

3 HP首销价5999元。

以上新品均已开放预购。

小米纸上OS:全球首个“人、车、家全生态”,打造“万物互联的公共基地” 雷军表示,小米纸上OS之所以选择名为纸上,是为了自由运行、聚集发挥大家的力量,连接广阔的智能世界。

从2010年小米成立时的MIUI开始,小米ThePaper OS已经摸索了十三年,历时七年研发。

2017年,小米自主研发的Vela OS正式发布,逐步统一IoT设备生态。

2019年,小米开始并行研发纯自研通用系统Mina OS。

2021年,小米开始了车载OS的研发。

2022年初,小米统一了MIUI、Vela、Mina、车载OS四大系统的软件架构。

至此,小米操作系统底层合并完成。

经过50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不断打磨,小米ThePaper OS应运而生。

它集成了200+类别,可连接8.2亿台设备。

全球首个“人、车、家全生态系统”从这里开始。

小米的ThePaper OS是一款以人为本的操作系统,打造“人、车、家的全生态系统”。

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系统底层重构。

它在架构和功能上有五大亮点:一是底层重构。

将自主研发的Vela系统内核与深度修改的Linux系统内核相结合,让每台设备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

二是跨终端智能连接。

小米ThePaper OS自主研发的跨终端互联框架HyperConnect让所有设备能够统一连接协议并实时通信。

三是主动智能。

HyperMind是小米的全设备思维中心。

它将小米生态系统200多个类别的8.2亿台设备变成感知世界的触角。

它综合利用环境、视觉、听觉、行为四大感知能力来了解不同用户的习惯和喜好。

学习后积极执行。

第四是全球安全。

小米构建了贯穿内核层、服务框架层、跨端层的全端安全体系。

特别是内核层启用了完全独立的“自研微内核安全系统”,从最底层保证安全。

五是开放生态。

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金帆表示,开放生态是小米ThePaper OS的重要原则。

小米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平台Vela系统将全面开源。

HyperConnect和AIoT平台200多个类别的能力也将开放给应用程序开发。

全面向开发者开放,帮助开发者打造更好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体验。

小米ThePaper OS的“人、车、家全生态”得益于小米集团强大的自研能力以及在手机、AIoT、AI、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海量用户覆盖。

小米手机销量位居全球前三。

它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

其也长期深耕AI领域。

小米自研的60亿参数大模型已经实现了设备端部署和运行,部分场景性能堪比海量参数的云端。

模型。

小米14系列:硬核技术创新井喷,跨越式升级。

小米14以标准版之名,融合多项先进创新,在性能、影像、日常体验等领域全面跨越式升级。

标记为 iPhone 15 Pro。

性能方面,小米14全球首发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

与上一代相比,CPU性能提升32%,功耗降低34%。

GPU性能提升34%,功耗降低38%。

采用环形冷泵冷却系统,散热能力提高三倍。

通过与小米ThePaper OS深度集成,小米14在应用安装速度、应用连续启动速度、信息流刷新流畅度、复杂场景下发热等多项指标均处于领先。

成像方面,小米14首次采用徕卡Summilux大光圈高速镜头,在小型化极限光学上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搭配小米首款图像传感器“光影猎手”900,小米14的进光量相比小米13提升了180%,也是iPhone 15 Pro的1.2倍。

在弱光、大光比等特殊场景下依然能够准确。

,稳定还原“光色调”,使捕捉光为基础,控制光成为可能。

日常体验方面,小米14屏幕采用C8发光材质,带来业界最高峰值亮度3000nit,阳光下也能清晰显示。

同时,小米自主研发的澎湃双核动力系统,搭配高能量密度电池,带来了小米旗舰史上最长的续航时间,DOU续航测试结果可达1.43天。

小米14 Pro体现了比iPhone 15 Pro Max更强的创新活力。

除了拥有小米14的完美体验之外,它还在多个核心领域不断突破。

凭借三大核心技术创新,引领高端旗舰智能手机综合体验。

穿过。

屏幕方面,小米14 Pro创新性地采用了全等深度微曲面屏幕,实现了四个边和四个角均一致的连续弯曲半径。

既拥有直屏的视觉享受,又拥有曲面屏的流畅手感。

据悉,这块屏幕由小米自主设计,提前两年预研。

其研发成本是传统屏幕的18倍,申请专利130余项。

用料方面,小米14 Pro创新性地采用了小米龙晶玻璃,抗摔性能较进口配件提升10倍。

此外,小米14 Pro还推出了钛金属特别版。

框架采用99%纯钛材质,强度和硬度远远超过铝合金框架。

成像方面,小米14 Pro首次引入无级可变光圈,可在F/1.42~F/4.0范围内自由调节光圈值,像瞳孔一样自动适应光线。

尤其是在拍摄视频时,可变光圈的超高曝光灵活性可以适应光线的变化,从而获得更稳定的画面表现。

这是手机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也是专业光学的终极突破。

凭借实力,小米进入了新十年的跨越时刻。

雷军表示,小米新十年(2020-2030)的战略目标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努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技术领导者。

小米已经到了关键的“跨越时刻”,未来将会出现更多领先技术。

小米硬核技术创新跨越式爆发的背后,是其对“技术为本”铁律的坚持,以及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的决心和决心。

小米2022年研发投入162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投入总额的0.53%。

2023年小米研发投入总额将超过200亿元。

截至目前,小米的技术研发已进入5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12个技术领域。

同时,以智能制造为基础,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多达99个细分领域。

雷军表示,面对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小米将继续专注诚信和创新,努力坚守硬核技术。

同时,我们将秉承“一家兴、百家强”的使命,与国家战略共鸣,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产业链赋能方面,小米率先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勇敢承担“链主”责任,着力做强链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真正带动国产供应链企业走出去。

以高端国产屏幕为例,小米与华星光电早在2021年就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联手攻克核心技术难题。

2023年,随着双方的深入合作,连续两代C7、C8发光材料将具备业界顶尖的产品性能,并分别搭载在小米13 Ultra、小米14系列等高端旗舰上。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3年Q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小米手机获得了14%的全球份额,连续十三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

在2023年凯度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中,小米排名第二,消费电子行业位居榜首。

小米在不断冲击国际市场的同时,带动国内相关供应链企业跻身世界先进技术前沿,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此外,小米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

在ESG方面,小米披露了2040年碳中和承诺,即到2040年,小米现有业务的运营将实现碳中和,并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小米还获得了多项ESG荣誉,包括福布斯中国首届《2022 ESG 50》榜单、S&P Global 2022《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等。

在企业公益方面,小米慈善基金会通过扶贫助困、小米奖学金、小米体育奖学金、小米青年学者等多种方式,持续践行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基础研发等方面的公益事业。

小米创新联合基金。

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为例,自2022年设立以来,累计资助项目74个,资助金额合计1.08亿元。

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智能汽车、芯片、6G、可穿戴设备、仿生机器人等领域。

开展重点领域前瞻性研究。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目前进展非常顺利,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启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即将完成全面实施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