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无线充电技术对于如今的科技消费者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多少用户真正使用过这项技术。在此之前,只有三星Galaxy S8等部分旗舰智能手机具备此功能。
不过,在苹果发布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之后,无线充电技术面临的困境可能会因苹果的巨大号召力而得到改变。 能否进入主流 苹果在今年秋季发布会上发布了三款iPhone,分别是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三款机型均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同时,苹果还表示,其无线充电底座AirPower将于明年推出。
在苹果新推出的AirPower宣传资料中,我们看到Apple Watch、AirPods收纳盒和新iPhone可以同时在AirPower上充电,但不支持其他品牌的设备。显而易见的是,该公司的计划是通过 AirPower 大力推进无线充电领域。 AirPower 的上市日期和价格目前尚不清楚,但消息人士称其很可能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发布。 不少分析师认为,苹果新品发布后,苦苦挣扎多年的无线充电终于要成为婆婆了。
其实,人们对无线充电(或无线电力传输)的需求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有线输配电系统尚未建立,因此早期科学家希望将电能从发电地无线传输到使用地,但这些尝试基本都失败了。
直到近几年,无线充电才因智能手机的出现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9年,Palm Pre成为全球第一款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机,当时甚至被称为“iPhone杀手”。但最终,这种模式被市场无情淘汰。
随后,诺基亚也在2012年尝试了无线充电,并发布了支持无线充电的Lumia 810。然而,无线充电并没有扭转诺基亚在智能手机行业的颓势。然后是三星。
三星自 Galaxy S6 起就开始使用无线充电技术。不过这些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不过,作为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标杆的苹果一旦推出更新,业内企业往往会立即跟进。
此前,苹果丰富的黄金版iPhone、平板电脑战略,甚至工业设计风格的更新,无一例外地迎来了众多模仿者。因此,我们相信无线充电技术也会引起其他厂商的效仿,并最终帮助该技术深入人心。 缺点依然存在 目前无线充电板的充电效率普遍不高。根据设计以及用户手机在充电板上的位置,充电效率可能在 30% 到 80% 之间。
也就是说,即使在理想条件下,也会有20%的电能被浪费。 充电效率对于每个设备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按照苹果每秒 10 部 iPhone 的销售速度,这意味着无线充电技术将很快普及,未来几年兼容设备的数量将达到数千万台,而这样的充电效率将造成浪费活力。这将是巨大的。 无线充电的另一大缺点是用户在无线充电时使用手机的难度大大增加。使用有线充电,用户可以在充电时握住手机并移动它(尽管受到电缆长度的限制)。
但使用无线充电技术时,手机必须放置在充电板上。如果你只是在手机充电时播放音乐,这还好,但让手机做其他事情就很痛苦了。
由于我无法拿起手机输入文字,甚至发送短信也可能非常困难。 针对苹果新发布的iPhone无线充电速度慢的问题,近日外媒报道称,苹果未来将通过软件升级来提高无线充电的速度。苹果今年推出的三款新iPhone均采用了基于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最高支持15瓦的快速充电。 目前 iPhone 8、iPhone 8 Plus 和 iPhone X 的最大无线充电功率为 7.5 瓦,因此苹果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固件更新来提高这些新手机的充电速度,但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会带来影响。
它可以在Qi 1.2.x标准下实现15瓦的“快速”充电效果。 无线充电的未来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即使有了无线充电,用户仍然需要将设备放置在充电板上,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由于充电时无法使用设备,因此用户要么需要为每个设备配备一个充电板,要么需要一个大充电板来同时为所有设备充电。
于是,其他一些公司选择在“远程无线充电”上做文章,这项技术可以让用户设备在15英尺(约4.5米)的范围内进行无线充电。初创公司 Pi 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它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中间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Pi的计划是第一个推出非接触式无线充电产品,形状像灯罩,或者顶部被切掉的圆锥体。
它采用谐振感应原理,利用特殊的波束形成算法,使它们能够在设备周围形成和引导磁场。这意味着用户今后无需将手机放在它上面即可围绕它完成充电。 这种非接触式充电技术适用于 iPhone、Galaxy 手机,甚至 iPad,只要它们具有合适的磁性充电盒。
如果手机已经内置无线充电功能(例如新iPhone),则无需额外购买保护壳。 据 Pi 创始人 John MacDonald 介绍,Pi 可以在约 12 英寸(约 30 厘米)的范围内为最多 4 个设备全速充电。一旦用户添加更多手机,充电速度就会稍微变慢。 Pi 目前的最大输出为 20 瓦,但理论上可以通过将组件集成到更高的功率水平来增加功率,这意味着 Pi 将来可以同时为笔记本电脑充电。
目前,McDonald 和他的合作伙伴计划将 Pi 作为独立产品进行销售。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考虑与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可能将该技术集成到其他设备中。
其中之一可能是智能音箱产品,例如 Google Home 或 Amazon Echo。由于扬声器已被视为智能家居的中心枢纽,因此如果将非接触式充电技术集成到这些设备中,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在这里,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未来你家中的智能音箱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会说话”的音箱,而且还是一个无线音箱,可以用于你的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 AirPods。充电电源中心,而这一切的真正实现可能来自于苹果推出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