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2岁的LinusTorvalds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习计算机时设计了Linux系统内核。从那时起,Linux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开源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等各种平台上。在Linux系统诞生25周年之际,Linux之父LinusTorvalds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他与Linux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故事。记者:现在你的编程经验比25年前多了。当您第一次开发Linux时,有什么是您希望知道的吗?LinusTorvalds:现在想想,我觉得我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老虎。如果我当时真的知道从头开始构建操作系统的难度,我肯定没有勇气去做。这种年少无知,也让我从一开始就无法按照前人的老路子去编程写内核。我不知道我要的系统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其他操作系统是怎么做的。所以我会认真考虑并接受别人好的建议。这样的开端让Linux成为了开源系统。用户无需完全接受任何一个版本,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写自己的版本。我认为这种开源方式使得创建一个好的系统变得更加容易,并鼓励许多编程爱好者参与。记者:有没有让您现在后悔的早期Linux技术决策?LinusTorvalds:错误的决定是可以改变的。由于错误的决定而浪费在弯路中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很烦人。但归根结底,您通常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所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宁愿迅速做出决定,即使我错了,也不愿纠结太久。当Linux的虚拟内存子系统在2001年左右崩溃时,关于未来方向的争论很多,内存配置出了问题。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过程很痛苦,但这些问题并没有毁掉Linux。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记者:在Linux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变化是什么?LinusTorvalds:这两个转变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是在1992年很早的时候,当其他热心用户开始向我发送他们完成的补丁时,我已经独立开发了6个月,我还不习惯。所以我会仔细检查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并自己编写。有时和他们的写法很相似,有时又很不一样。然后,我开始信任一些用户并直接应用他们的补丁。而不是自己重写一切。只要有时间,我还是会经常修改他们的补丁。那段时间练就了先看补丁再修改的功夫,感觉闭着眼睛都能搞定。之后Linux就这样跑了很长时间。一旦你习惯了这种模式,第二次改变就会困难得多。那是2000年前后,Linux已经有了很多商业应用,而且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大家开始抱怨我的工作速度已经影响到Linux的效率了。但是也有合适的工具来管理开发资源。所以我们引入了BItKeeper作为源码维护工具。Bitkeeper允许真正的分布式开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人副本。那时,内核的开发效率成倍提高,让我意识到程序员可以在分布式开发模式下协同工作,我不应该是唯一的同步点。后来在2005年,我抱着分布式源代码控制管理的思想开始开发Git,以期作为替代BitKeeper的过渡方案。尽管让开发人员接受Git花费了大量的工作,但Git作为开源版本控制软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记者:您如何看待Linux没有成为个人电脑的主流操作系统?LinusTorvalds:在这方面,Linux还需要继续努力。个人电脑非常人性化。为什么个人电脑上Linux系统的用户不够多?我认为用户惯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有了电脑出厂时预置的操作系统,一般人不会轻易重装电脑的操作系统。现在比如在Chromebooks上装个Linux操作系统(谷歌上网,Linus自己也夸过很多次)就不错了,虽然功能有限。不过对于智能手机这种对用户来说同样具有私密性和重要性的手机,得益于基于Linux内核的Android,Linux的应用量还是比较不错的。记者:Linux最让你吃惊的是什么?LinusTorvalds:现在很少有人感到惊讶了。毕竟Linux已经成为许多新的硬件专用设备或一些新的网络基础设施等的默认开发环境。让我吃惊的是,人们经常赋予Linux一些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当我还认为Linux只能作为工作站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时,一些厂商选择Linux作为冰箱或电视的操作系统(如TiVo)。操作过程让我大吃一惊。记者:您认为Linux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LinusTorvalds:用户常常担心Linux系统内核会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错误就难以理解和修复。但事实上,Linux内核现在工作得很好。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持续挑战是许多搭载Linux系统的电子设备在不断更新后的适配。但是现在很多厂家都会帮我们做调整,比以前好多了。很多开源项目一定非常嫉妒我们拥有的资源。记者:就最近的技术发展而言,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LinusTorvalds:我一直对核心硬件很感兴趣,尤其是CPU。这也是我开始独立开发操作系统的原因。我很高兴看到新硬件问世。当然,大多数时候,现有的硬件变化很小,但技术的发展应该像这样小步进行。我会一直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虽然我自己没有从事过相关领域的工作,但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很感兴趣。人工智能一直被认为即将出现,但一直没有真正实现。不过,最近有迹象表明,人工智能的实现指日可待,我和大家一样兴奋。人工智能的特点是可以学习,不再需要人为编程控制。但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永远无法取代传统的计算机编程。人类确实需要智能机器,但人类也需要能乖乖做事的机器。记者:您认为Linux在50岁的时候会像现在这样流行吗?LinusTorvalds:留给批评家去预测Linux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更愿意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工程师。每天尽我所能专注于Linux的每一个小问题和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