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已经有这个功能了;Android今年已经提供了这个功能;这个功能不是MIUI最先开始做的吗?……每年每当有新的Android或iOS系统发布时,类似的言论总是层出不穷,刚刚结束的苹果WWDC开发者大会也不例外。作为iOS7之后外观变化最大的系统,iOS14引入了诸多变化,其中不乏一些熟悉的功能。经过多次曝光,桌面小部件功能终于出现在了iPhone上。这个功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Android上的桌面widget功能,以及类似于小程序、快应用的AppClips功能。安卓也有类似情况。Android10上的手势操作功能与MIUI手势操作非常相似。去年,9to5Google还宣布,谷歌正在开发一种名为“FastShare”的新文件传输功能。实际效果类似于iOS上的Airdrop。(AirDrop)在功能上非常相似,支持安卓设备之间的快速文件传输。现在不仅仅是Android和iOS相似,小米MIUI和其他OEM厂商的定制系统在一些功能上也是相似的,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在一些功能上也选择了相同的方向。但为什么?无非是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相同。根据国际数据研究机构IDC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6660万台,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分别为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数据来源:IDC根据IDC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也差不多。华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OPPO牢牢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越来越小。这不仅让小厂商难以生存,就连华为、三星等厂商也能在距离天花板越来越近的智能手机行业实现增长。手机厂商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物联网是手机厂商选择的新业务。▲图片来自IEKA华为、小米,包括苹果等公司正在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仅是智能手机,而是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而当物联网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无论是谷歌、苹果,还是安卓厂商,都必须因此而做出改变。Android11beta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谷歌在此版本中添加了类似控制中心的功能。只需长按电源按钮即可进入功能页面。它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电视等的媒体控制选项,还允许用户在此页面内直接访问连接到他们手机的设备。更高的系统等级,更便捷的操作体验,无疑更加人性化。而作为Android的掌控者,这也有利于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小米的米家App和苹果的HomeApp都提供了类似的功能。行业趋势推动了标准的形成,同时也让各个公司在一些功能的选型上趋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当前时期最优解的选择。由于物联网业务是高增长业务,各家公司会在其中投入比固定业务——智能手机业务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同时,为了保持自身的手机市场份额,保证智能手机业务的稳定发展,大更新或者新方向会比较少,风险高收益未知。为了保证智能手机的稳定发展,基础体验上的调整会更多,用户反馈也会有更敏捷的调整。满足用户、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业务成为所有企业的共同选择。但用户反馈和基本体验往往是雷同的,难免会出现类似的功能。当然,这样的学习绝对不是1:1的。一方面是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交互逻辑。为了保持用户的操作习惯和设计的连续性,交互不会和之前的太相差甚远。互动系统。另一方面,各个公司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例如谷歌正在开发的安卓版Airdrop,虽然与苹果版很相似,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图片来自:XDA据9to5Google近日报道,谷歌开发的安卓版Airdrop的名称为“nearbyshare”,意为“就近分享”。而就近分享不仅支持Android手机之间的分享和传输文件,还支持ChromeOS设备。该功能已经存在于ChromeOS设备的设置界面中,根据XDADevelopers发布的一份报告,该功能适用??于Android、Chromebook和安装了Chrome的计算机。也就是说,附近分享很可能会支持包括Android、Linux、macOS、Windows等平台。▲图片来自:9to5Google显然,谷歌还是希望通过这个功能将用户带回到自己的产品生态中。Apple的桌面小部件设计也是如此。虽然这被认为是对Android的“借鉴”,但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苹果显然限制了每个组件的比例。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有三种比例:2×2、2×4和4×4。相应地,谷歌对桌面小部件的比例持开放态度,没有任何限制。毋庸置疑,小部件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展示效率。解锁手机,无需打开应用程序,即可查看桌面查看天气信息。只需扫一眼待办小部件,就知道今天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一目了然。到日历……至于苹果为什么要设置比例,可能是基于目前安卓生态中widgets的现状而做出的选择。如今,提供安卓生态桌面小部件的应用越来越少,谷歌也很久没有对此做出回应。功能已更新。我们曾在《被遗忘的手机桌面小部件》中指出,Android桌面小部件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谷歌官方没有限制主屏幕小部件的大小,而且不同应用的设计风格不统一,混杂在一起与桌面应用程序。他们在一起往往很乱。▲Android桌面小部件无论是Android厂商定制系统、Android系统还是iOS系统,智能手机在某些方面确实越来越相似,但这未必是坏事。更早地接收到更新,更早地体验到更高效、更易用的功能,对消费者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例如,自从进入全面屏时代以来,安卓手机厂商对手势操作交互功能的优化就比谷歌要快得多。小米的手势操作功能也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好评。谷歌也为Android10加入了相应的手势操作功能。谷歌自己也承认,Android10的手势操作功能是因为大家都在做,而且做的不错,但不同的交互逻辑对开发者并不友好,谷歌因此加快了手势操作的开发。再加上谷歌从安卓8开始引入的“ProjectTreble”机制,谷歌可以与芯片厂商合作,承担部分底层编写工作,加快其他定制安卓系统的适配效率。实际效果真的很好。在今年6月谷歌宣布推出Android11Beta后,OPPOFindX2系列成为首批获得Android11Beta的非谷歌设备之一。11测试版发布。▲图片来自:CNETAndroid可以更快的接收系统更新,更快体验更好的手势操作功能。苹果iOS的升级速度一直比安卓快。早在WWDC大会之前,苹果就公布了iOS13的安装率。目前,81%的iPhone和iPodtouch设备运行iOS13。如果将限制更改为对于过去4年推出的iPhone,这一数字将跃升至92%。相信这种情况在iOS14上还会延续。而且,在一些功能趋于雷同的情况下,各公司也提供了很多独特的功能,比如安卓的快充、苹果的多机协同等等,消费者还是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设备通过判断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设备。无论是iPhone还是安卓手机,在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影响下,智能手机之间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这对消费者来说未必是坏事,这些类似的功能往往代表着行业在当前时期选择的最优方案。对于智能手机消费者来说,无论选择哪款智能手机,都可以更快地接收系统更新,享受更好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