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光纤到户覆盖率将达到100%,城市家庭宽带将超过100M。东莞提出,到2016年,100%的行政审批项目实现网上申请和网上查询,实现全市光纤到户100%覆盖。医疗“一卡通”普及率达80%以上。《方案》提出全面提升集约化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到2016年,东莞市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企业、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接入率达到80%以上。建成党政内部信息共享门户,所涉业务100%纳入电子监管范围,行政审批事项100%实现网上申请和查询。同时,实现全市光纤到户100%覆盖,城镇家庭宽带接入容量达到100M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市提出在主要公共服务区和热点地区建设公益性无线局域网(WiFi),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并通过网络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构建统一的APP平台。发布口径,为市民提供各类信息查询服务和应用。在公共服务方面,东莞力争在社会保障、医疗、城市保障、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惠及全民。在社保和医疗领域,东莞将以社保卡为载体,整合医疗卫生领域,兼顾全市户籍和流动人口,实现各类卡一码通行。%与银行实时结算。东莞将社保卡、健康卡、医院诊疗卡系统结合,加快完成健康卡后台数据接口、医院诊疗卡与社保卡一体化的一码集成研究,建立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一体化标准。市民持卡即可在定点医院、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自助服务终端,促进健康档案共享。所有公立中学的设备均达到城市安防领域国家一流标准,全面推进“平安东莞”信息化建设。到2016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建成可控高清监控点10000个,重点区域建成高清安防卡50张。嘴。初步建成食品药品监管、城管、环保等数字化平台。在文化教育领域,东莞市提出100%的公立中学和90%的公立小学达到国家一流仪器设备标准,建立全市教育通讯站群。100%的公办学校达到教育部信息化“三通”工程要求。东莞还将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家校互动平台、教育教学应用平台、职业技能在线学习平台、终身学习在线平台,为市民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方案》提出了“智慧乡镇、智能制造、智慧商业”的理念。到2016年,松山湖、石龙、东城、中堂、昌平等信息惠民先行区100%完成区域特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