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飞天潜水之家全面覆盖CES2017机器人无人机亮点剧透

时间:2024-05-22 15:14:03 科技赋能

文| 4月简介:过去的一年,机器人、无人机开始大放异彩,技术延伸和产品迭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小型化”和“机器视觉”成为了今年的关键词。

在语音智能技术、视觉SLAM/视觉避障、深度学习算法、模式识别等重大技术创新驱动下,产品形态和功能进一步进化和升级。

距离2020年1月5日举办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还有不到10天,智动西在此呈现最新的优质机器人/无人机参展商名录,期待行业趋势和发布。

强调。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年度科技盛会之一,CES将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爱好者和风险投资家,共同探讨新一年的科技创新和前沿趋势。

正如各大时尚品牌发布下一季的潮流新品一样,CES的展示和发布也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一两年消费电子技术市场的演变趋势和市场动态。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让出行突破传统定义,车辆的核心正在向载人机器人过渡,这成为CES展会上的一大亮点。

在消费机器人和无人机市场,经过人工智能近一年的催化和推动,会发生哪些有趣的“生化”反应?回首:关键词“计算机视觉” 去年的展会上,首先出现的是机器人和无人机。

在人群中,我们看到了双2、海尔UBot等大型商业服务机器人。

大疆精灵 3、豪与 Yuneec Typhoo H 避障无人机竞争,还有 BB-8、Rokid 等桌面小可爱,还有冰箱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家电衍生品,还有令人遗憾的结局秀无人机 Zano 和 Lily。

一年后,机器人/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延伸和产品迭代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消费机器人领域,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小型化”和“机器视觉”。

具体来说: 1)小型化是桌面机器人和无人机品类的明显趋势。

由于体积臃肿、设计同质化、成本过高等因素,2000年以来沿袭的平板+滚轮机器人逐渐被新品类取代,正在转向桌面级、小型机器人。

其中,幼儿教育的“布丁”品类就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今年的市场反馈也印证了其方向的正确性。

随后,众多产品的推出或在研产品均已过渡到桌面级尺寸,在保证盈利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消费级机器人的门槛。

无人机小型化的趋势在下半年的新品季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文章《遭大疆打压太无奈 无人机大军跳进另一片血海》已经详细讨论过。

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大疆的打压以及品牌之间的错位竞争。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大疆在9月份也推出了自己的可折叠小机Mavic产品线。

小型/可折叠消费趋势得到验证,也标志着消费无人机市场进入下半场。

2)2019年,计算机视觉从研发室走向成熟产品。

年初的CES展会上,YUNEEC的避障SHOW让更多厂商认识到了机器视觉的重要性。

随后的新品在机器视觉和避障算法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增强,比如零度智控、曼塔S6、零零无限悬停相机等。

大疆年底推出的Phontam 4就表明了这一点。

无人机机器人视觉的巨大可能性——五向感知、四向避障。

可以预见,多方位视觉避障将成为今年无人机的进化趋势之一。

在服务机器人类别中,相机功能被重新审视和定义。

当许多机器人首次被定义时,相机继续执行传统功能,例如视频通话和拍照。

但知喜喜了解到,部分企业经过初步验证或进入市场后表明,类似的需求只是厂家的一厢情愿,反而会增加成本负担。

另一方面,模式识别和SLAM(实时定位、地图构建、路线规划)等功能已成为其背后技术驱动的演进趋势。

可以预见,相机功能将在后续的迭代产品中被重新定义。

预测:衍生形式和市场进一步分化。

回顾新年期间机器人/无人机领域的重要发展节点,年度消费技术市场趋势和趋势也将逐步登上舞台。

智西西整理了近几十家主流机器人/无人机参展商信息,抢先预览新品和趋势信息。

1、Echo的巨大销量催生了大规模的智能音箱市场。

自今年11月正式发布以来,两年来,Amazon Echo已经从一个可能英年早逝的“新生儿”成长为美国市场上万台的销售冠军。

也带动了智能家居音响/助理市场的崛起。

在CES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Echo的很多后续衍生品。

1)Peblle:在去年的 CES 上,Rokid 优雅的内置投影屏幕的智能音频机器人吸引了很多关注。

今年,第二代产品Pebble也将到来,延续第一代的设计风格。

Pebble还强调外观设计与语音智能技术的融合。

它采用全曲线、流畅的轮廓和紧凑的造型,使其成为机器人中最漂亮的机器人。

除了外形紧凑之外,之前的投影屏幕也进一步缩小。

Pebble可以通过Miracast技术实现无线投屏。

其主要功能包括语音交互、智能家居控制、近地生活服务、音乐播放等。

2)Olly 还有一款语音机器人Olly,将于今年CES上正式推出,由英国创业团队Emotech设计。

除了常见的语音机器人提醒、对话交流等功能外,Olly还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实时学习用户习惯,通过LED颜色、振动、旋转角度等进行情感交流,并做出安排和互动。

适合用户独特的个性。

3)Crazybaby:火星飞碟的发声单元由1.75英寸超薄全频扬声器和无源辐射器组成,配备CSRaptX解码器。

悬挂部分集成了发声系统,全部封装在高度小于4cm的密封腔体内。

Mars Base是一款内置3.75英寸低音炮和mAH容量电池的扬声器底座,可支持长达8小时的播放。

飞碟扬声器和底座低音炮均采用环绕声结构设计,两个Mars扬声器可配对组成2.1声道系统。

但遗憾的是,这仍然是一款纯粹的家用音箱,在智能功能方面尚属空白。

2、儿童教育市场竞争 1)能力风暴教育机器人:虽然教育机器人起源于中国的能力风暴,但教育机器人在欧美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

可以说,教育机器人在欧美已经非常流行。

2)优必选;此前,优必选曾推出多关节人形桌面机器人ALPHA1、1S、2代红白系列,已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但尚未在国内渠道出货。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计划与亚马逊推出联名版本。

亚马逊此前销售了数百万台 Echo,与消费级机器人产品持平。

2019年11月11日,新一代Alpha2在美国indiegogo众筹网站上线,上线短短9天融资金额突破100万美元。

这是美国第二个超过百万美元的国内产品众筹项目。

据智喜喜了解,优必选将在CES上与亚马逊联合推出基于Alexa引擎的Lynx人形服务机器人。

3)Ozobot Evo Black:Evollve Inc.开发的Ozobot Bit号称是世界上最小的可编程机器人,只有一英寸高;它会感知彩色路线,当它沿着用记号笔绘制的路线移动时,它会根据线条的颜色显示相同颜色的灯光,并在到达交叉路口时停止。

这个小机器人是使用基于颜色的编码语言和 Google 开发的 Blockly 编辑器进行编程的。

可以作为孩子学习编写程序的启蒙工具。

4)北京科易科技细胞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细胞机器人可以拆分或组合。

这意味着它可以由自己的细胞组成机器人,也可以成为其他机器人的一部分,比如成为机器人的机械手臂。

这可能是该类产品未来在工业上的用途。

而且每个电芯都可以更换,故障后的更换成本也很低。

只需更换有问题的电池即可。

3、幼教市场玩出新花样 1)Loobot 深圳路博科技 这款外形酷似BB-8的机器人叫做Loobot(路博)。

这是深圳初创企业绿博科技的首款产品。

Loobot和BB-8一样,不会轻易掉落到地面,但BB-8具有头部和身体分离的结构。

它通过杠杆两端的磁铁使头部保持向上。

Loobot具有集成结构。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不倒翁。

此外,Loobot与其他儿童机器人类似。

它利用语音技术与孩子互动,而BB-8尚不具备此功能。

2)Roobo:作为一家以孵化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随着去年推出的布丁系列已被大家所熟知,并在获得科大讯飞1亿元投资后,加紧了同类产品系列的布局。

据智喜喜透露,公司今年还将在CES上推出迭代版早教机器人“豆豆”,外观设计上将更加贴近年轻人,功能和内容也将持续渗透到垂直早教领域。

场景。

4、服务机器人深入日常生活场景 1)will:这是一群来自索尼、丰田等日本知名企业的工程师,试图掀起轮椅行业的热潮。

他们的产品叫做 Whill。

从外观上来看,Whill与传统轮椅有很大不同。

它没有冰冷的造型,更像是一个友善的玩具。

Whill 结构紧凑,宽仅 60 厘米,长约 80 厘米,转弯半径为 70 厘米。

汽车的两个前轮各由24个独立的小轮组成。

这种结构保证了Will的前轮可以横向移动,大大减小了转弯半径。

四轮驱动动力系统是Will的强项之一。

因此,Whill 能够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并具备最大 10 度倾斜角度的爬坡能力。

该车充满电需要5小时,续航里程为24公里。

控制 Whill 也非常简单。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控制器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向前、向后和转动。

如果这种控制方式不舒服,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或者摇杆进行控制。

为了增强安全性能,Whill还在背面设计了尾灯。

考虑到日常出行的便利性,自然就有一些固定背包、水瓶的卡扣。

在Whill研发团队看来,Whill不是轮椅设备,而是适合每个人的个人代步工具。

当然,该产品前期的价格并不便宜,用户需要花费高达1美元才能获得一台Whill。

2)五元素机器人:五元素机器人分为两个版本:商业版和消费版。

该货运机器人最大负载能力为50磅,一次充电可运行约10小时。

它的正面和侧面均配备视觉传感器,实现避障。

3)Segway:Segway作为“电动平衡车”的早期领军者,2018年被国内代步工具开发商Ninebot收购。

希望Segway在2019年能带来除了Ninebot平衡车之外的新产品。

4)HEXA:HEXA的形状像螃蟹,配备有六个机械腿。

它能适应各种地形并独立行走。

此前它已在 Kickstarter 平台上进行了众筹。

该团队将其定义为市场上第一个可以爬楼梯的机器人。

Vincross表示,这一特性使得HEXA能够胜任科学探索等任务,也可用于消防救灾等领域,甚至埃隆·马斯克提出的火星殖民计划。

HEXA 背后的团队来自 Vincross。

这是先驱者早期报道的项目。

今年10月,完成1万美元A轮融资。

由GGV纪源资本领投。

其天使轮投资方真格基金继续投资本轮。

超重。

5、无人机初创玩家上天入水 1)无人机让探索天空变得非常容易,于是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海上。

在本次CES上,首款消费级ROV智能水下机器人“FiFish Atlantis”预览并上市。

ROV智能水下机器人的英文全称是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缆控水下机器人)。

ROV可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两类。

“FiFish亚特兰蒂斯”智能水下机器人是一款消费级产品。

其主要用途是水下摄影,可以实时传输水下的高清图像。

配备不同的专业摄像机,实现VR、VI虚拟化。

逼真的图像和摄影。

国内智能硬件开发商芬源科技旗下的ROV水下无人机“FiFish Atlantis”荣获无人机类别CES创新奖。

据介绍,它是全球首款进入消费市场的水下无人机。

今年年初,融源科技获得了来自太火鸟、小米联合创始人李万强、创新工场李开复、AC天使基金、彩虹鱼的数千万元天使投资。

2)Cleo:Cleo是一款可以放入口袋的超小型无人机。

开发商 Omar Elerya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无人机应该变得更安全、更小、更易于使用。

”“他与 Simon Czarnota 合作设计了 Cleo,缩小了无人机的尺寸,并去除了消费者不关心的功能。

从设计角度来看,Cleo 与其他无人机不同。

它没有使用经典的四轴无人机设计上,无人机采用了两个叶片,不仅保证了稳定性,还可以让用户直接用智能手机控制它,这样我们就可以带着它去任何地方,这么小的体积,你会认为会有一个。

市场上售价超过 1000 美元的无人机会牺牲质量,拍摄出更好的图像,但 Cleo 还不错,在 APP 的帮助下,它更容易控制。

只需按一下按钮,Cleo 就可以拍摄视频、拍摄全景照片,甚至可以使用 Eye-view 拍摄来拍摄完美的自拍照。

他说: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推出一款摄影无人机。

但这项技术本身可能已经超越了个人摄影的范围。

》3)Powerup FPV 纸飞机 VR 无人机鹦鹉 在 Kickstarter 和众筹还没有那么出名的时候,一个控制纸飞机运动的小玩意就出现在上面,开始小有名气。

但毕竟这只是一个突然出现的玩具,后来却没有发布太多消息。

不过,最近以色列一家初创公司PowerUP和著名无人机制造商Parrot推出了一款PowerUP无人机套件,可以让你使用。

戴上 VR 头盔“飞行”你的纸飞机。

该产品将于半个月后在Kickstarter上上线,售价为美元(约合人民币)。

PowerUP FPV 套件的内容很简单:纸飞机。

提供动力和转向控制的电源模块、纸板 VR 眼镜以及安装在纸飞机上的可旋转摄像头。

不过,这款相机仅支持手动旋转。

相信这也是为了控制整体重量的一种妥协。

毕竟,相机配备了单独的电机后,纸飞机可能无法飞行...... PowerUP的电源单元具有mAh容量的可更换电池,并支持microSD卡插槽和Wi-Fi连接。

电池可支持10分钟连续飞行,控制范围为英尺。

(约 0.7 米)。

4)Advanced Aerodynamics XT飞行器由美国先进空气动力飞机公司研发设计,由深圳晓腾科技代工推出。

它的形式类似于瑞士工业无人机Flyability的迷你版,并在无人机外部包裹着碳纤维框架。

飞机在撞击墙壁和天花板、破碎表面或不稳定平台后仍能保持稳定。

5)MATA:无人机 MOTA推出袖珍手持无人机JETJAT ULTRA,入围年度玩具奖,也将参加今年的CES。

MOTA 今年年初推出了 JETJAT,这是一款价值 35 美元的迷你无人机。

与前身JETJAT相比,JETJAT ULTRA拥有更多强大的功能。

遥控器不仅支持手机,还可以一键控制无人机的升降。

无人机还可以投掷和起飞。

6、重要厂商齐聚,但年度新品较少。

回顾之年,是整个无人机行业快速迭代的一年。

大疆创新首当其冲。

仅在消费领域就迭代了5-6款新品。

除了原有机型外,还衍生出了手机云台、小型电脑品类等。

市场排名第二的零度智控除了袖珍无人机之外,还在云台/运动相机、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系列。

除了完成台风Typhhoo H的正式发货外,YUNEEC浩翔还推出了小型无人机Breeze。

此外,曾经掀起运动相机潮流的Go Pro,在大摇大摆前行的同时,终于推出了Karma无人机。

尽管期待和预订都不错,但产品在交付后不久就因质量缺陷被召回,引发了不少波折。

哈弗相机、Manta、Pegasus等国产品牌今年也纷纷加入小型无人机新秀。

星途智控等年轻玩家将把新产品领域保留到今年的CES。

据智东西介绍,这将是一架小型无人机。

综合以上观察,由于今年新品上市节奏较快,考虑到产品迭代速度和产品线限制,大疆、零号等重要厂商在CES上推出新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YUNEEC是值得期待的。

Typhoo H之后,消费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主力车型。

这应该是 CES 上的一个大动作。

继Intel Realsense模块之后,YUNEEC将如何进一步迭代和演进其视觉和避障算法?前往 CES 寻找答案。

此外,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品牌很有可能采取合作模式推出无人机新产品。

年初退出Explore mini的雷柏零号,产品生产一直遇到困难。

不知道今年它是否还会参加CES?除传统品牌厂商外,一些无刷/有刷电机、减速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厂商也将在CES上展出,包括兆威电子、Oncetop等。

结论 纵观2016年无人机/机器人行业的整体表现,我们仍然感到高兴和释然。

经历了新年的摸索和跟风,相当一部分玩家已经入驻市场,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商业逻辑。

回归商业本质,是硬件厂商在遭遇下半年资本寒冬后的深刻反思。

既然是面向消费者的商业产品,创新技术和实用性就必须权衡和考虑。

过于尖端且成本高昂的产品可能会给制造商带来麻烦。

从更接地气的产品需求出发,让相关人工智能引导产品迭代,听起来可能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确实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从产品回顾和新品预测来看,形式多样的产品衍生品和细分需求挖掘仍然是亮点之一,“机器视觉”和“集成”成为功能趋势。

移动芯片厂商和上游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是这背后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