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经历过的那些坑

时间:2024-05-22 14:19:54 科技赋能

智能路由、儿童卫士智能手表、智能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目前在手机市场崭露头角的周鸿祎主导推出A系列智能硬件产品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但制造硬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活动中,周鸿祎分享了他在儿童卫士智能手表产品设计中遇到的坑。

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

周鸿祎表示,儿童卫士智能手表最初设计时,希望满足0至12岁儿童的需求。

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因为0岁孩子的手臂粗细和12岁孩子的手臂粗细完全不一样。

为了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儿童手表只能做得小,这意味着电池也小。

因此,早期版本的 Kids Defender 智能手表仅配备毫安电池。

电池小意味着电池寿命短,需要每天充电。

但事实上,手表和手机不同。

有一次忘记充电了,以为不戴也没关系。

因此,周鸿祎表示,内部对于儿童手表的电池容量争论非常激烈。

如果电池做成毫安级的,手表肯定就更大了。

如果手表年龄超过3岁,就无法佩戴了……周鸿祎表示,最终,在《儿童守护者》第三代中,产品团队决定将电池提升到毫安以上,以供佩戴。

有小孩的用户,再加上软件优化,将待机时间增加到了三天。

不可能做出任何产品来满足所有用户。

当你试图满足更多用户时,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更多问题。

除了寻找痛点、刚需之外,还需要高频产品。

周鸿祎表示,手表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定位。

儿童卫士智能手表最初主打防丢、防拐、防丢等卖点。

这其实是一种必然,因为失去孩子是父母的痛点,有孩子的父母才会愿意买单。

做互联网产品,除了寻找痛点、刚需之外,还需要关注一个特点:高频。

至于儿童卫士产品,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中还没有能够体现高频特征的功能。

因为从真正的用户,也就是孩子的角度来看,手表其实并没有提供什么价值。

孩子们被迫戴上它,而且不需要检查时间。

没有互动,所以这个产品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

儿童卫士第三代智能手表恢复了通话功能,家长可以给手表打电话,孩子也可以一键直接给家长打电话。

周鸿祎表示,之前很多人认为孩子没必要打电话,所以屏蔽了这个功能。

有了第三代手表,当孩子遇到任何情况,即使想爸爸、想妈妈,也可以按一个按钮直接给父母打电话。

最终,实验数据表明,因为孩子有了体验,使用频率和粘性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通话功能最终成为第三代儿童手表的核心功能,儿童卫士智能手表不仅成为安全工具,更是沟通工具。

所以今天的儿童卫士智能手表提供了三大功能:通话功能,让孩子与父母保持联系;孩子一键求救;家长可以随时找到孩子的位置,防止孩子走失。

没有完美的产品。

周鸿祎还透露,最初有些人不愿意有通话功能,是因为电池小,孩子们一直讲电话就会耗尽电池。

这个逻辑听起来不错,但事实上,如果有刚需,用户就会为了刚需而容忍你的缺点。

当苹果手机最初有4英寸屏幕时,它的电量永远不够用。

乔布斯为了美观牺牲了电池。

每个使用苹果的人都必须携带充电宝。

方便吗?不方便。

但很多人忍着不便,带了10000mAh的充电宝。

因为手机满足刚需和痛点,这种强大的拉力让用户能够容忍产品的缺点。

因此,周鸿祎也表示,儿童卫士智能手表的电池将会以毫安为单位进行维护。

如果放大的话,戴在手上会不舒服。

也许将来我们会做一个儿童充电宝,或者一个儿童充电书包。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用户可以接受。

周鸿祎认为,以往的产品忽视了用户最本质的需求,因此实现了很多功能,却未能打动用户。

没有完美的产品。

作为产品经理,你每天都在不断地做出选择。

其实很多时候一定要根据用户最痛的点来选择。

如果用户接受了最痛苦的点,其他点都是可以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