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高效、健康、安全的膳食供应系统一直是全球餐饮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9月5日,长虹在四川绵阳隆重推出全球首个连接一三产业的智能厨房系统。
系统用数据连接农场种植、净菜加工、冷链配送、智能烹饪、移动点餐、食材追溯等全流程,实现“端云一体”。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融合,相互增值。
为用户提供安全、美味、高效的智慧餐饮服务。
“智能厨房系统是长虹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成果之一。
”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指出。
据了解,厨房机器人后台系统还向食材供应商、农场、厨房等环节提供能耗、食材品质、食客反馈等实时反向数据,形成食品追溯、定向种植、订单采购、配方优化和能源管理。
数据闭环将使种植更精准、食品更安全、菜肴更美味、能源更高效。
团餐在安全、口味、成本等方面面临诸多难题。
除餐厅外,学校、企业、职场食堂、航空及公路运输餐饮等都存在着巨大的用餐需求,但随着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这些就餐场景的体验却仍无法满足。
满足食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根本原因是团体餐饮领域在人力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而食客最不满意的就是菜品的味道。
据近期企业食堂内部调查显示,近50%的食客认为饭菜味道不好,团餐的口味和安全成为食客最大的担忧。
诚然,大批量烹饪时很难达到精致的口感,但从业者中厨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口感不佳的原因。
团餐的利润较低,这也导致无法聘请更多的高级专业人士来制作团餐。
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中国团餐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仅占员工总数的9.4%左右,这必然导致餐饮的口感困难。
获得公众的认可。
即便如此,抽样调查显示,员工工资仍占团餐费用的近40%。
根据2018年3月的报告,近70%的团餐厨师工资集中在人民币每月。
高昂的人力成本很容易导致团体餐饮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忽视食品安全管理。
尤其是食材的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让食客们颇感担忧。
另外,食客的需求不够准确,导致团餐大量浪费;信息壁垒高,导致食材采购不准确。
同时,盲目种植也难以提高产区的生产回报率。
长虹打通了以净菜加工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团餐市场容量大,被誉为餐饮业“最后的蓝海”。
据中国烹饪协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达1亿元,并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快速增长。
作为中国家电企业,长虹充分发挥数据运营能力、软件能力和制造能力,打造了全球首个连接一三产业的智能厨房系统。
系统以厨房机器人为核心,实现端云一体化设计,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融合并相互增值,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美味、高效的智慧餐饮服务。
长期以来,餐饮行业的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食加工等环节形成各自为政的体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行效率低下、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据长虹软件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刘东介绍,长虹智慧厨房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餐食制作流程。
它通过数据连接消费者、厨房机器人、供需交易平台等系统和设备。
消费者可以用手机点餐、付款、取餐时,厨房机器人按照预先制定的菜谱制作流程,智能完成菜品制作、烹饪、清洁等动作。
供需交易平台完成食品仓储、食品追溯、供应等流程。
不仅可以减少目前团餐中大量的食物浪费,还可以提高食物流通效率,避免盲目种植和购买。
清洁车间是整个智慧厨房系统的枢纽,连接种植、供应链、厨房机器人等,整合物流配送中心,实现食品配料、转运容器、物料包装的标准化。
高度自动化的蔬菜清洗车间减少了人工参与,尽可能避免二次污染,进一步保证了食品安全。
目前,长虹已在绵阳等地建设了一流的蔬菜清洗车间,自动化水平达70%以上。
四川省第三产业协会会长谢开华认为,长虹智能厨房系统实现了人、设备、信息的互联,是长虹进军物联网的典型业务。
第三产业协会积极支持长虹在四川的推广应用。
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美食大师开发食谱。
在这个智能厨房系统中,厨房机器人负责烹饪最后的菜肴、自动上料、自动烹饪、自动清洁。
五台设备只需一个人即可操作,省时省力。
据长虹智能厨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勇介绍,长虹厨房机器人采用电磁加热系统,可精确控制温度在0~℃之间,锅壁温度可升至冷却状态10秒内达到80℃;对于川菜特色炒菜,烹饪温度可保持在℃以上,以保证口味纯正。
长虹厨房机器人搭载智能煎锅技术,可将大份食材均匀受热,防止半生不熟。
通过油烟自洁系统,实现水渣分离、水油分离、水汽分离,让厨房时刻保持整洁干净。
启用厨房机器人后,可以减少厨师的使用,节省人工成本。
不仅如此,专业的食品配送系统也会减少食品的浪费。
潘晓勇告诉记者,经测算,成都原有15人的厨房团队预计一年可节省人工成本19.82万元,并产生长期经济效益。
现在,长虹厨房机器人已形成30KG、8KG等系列产品,满足学习、企事业单位食堂、专业餐饮公司等各种就餐场景。
长虹厨房机器人的核心是预设菜谱的准备。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美味、更稳定、更丰富的菜谱,长虹成立了菜谱研发团队。
首创广受喜爱的标准化川菜菜谱,团队由著名烹饪大师和系统工程师组成。
其中,烹饪大师有中国烹饪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世界厨师联合会国际评委兰明禄,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理事长、中国烹饪协会理事长兰其进。
由川菜大师陈红组成的川菜厨师俱乐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包一言主要负责菜品开发;系统工程师主要负责工程化和菜品标准化的程序开发。
目前,长虹菜谱研发团队已标准化回锅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65个菜品。
随着菜谱研发的深入,可供选择的菜品范围将会更加丰富,这也将对中国食品生产的标准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目前,长虹厨房机器人已在中国农业大学长虹实验室、凉山学前教育中心、绵阳师范学院、长虹智造等食堂使用一年多,并获得了物流单位和用户的认可。
好评。
“教育系统是我们重要的市场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四川省教育系统,在绵阳市高校、中学、小学、企事业单位食堂全面铺开,实现区域规模化、一体化” ,从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然后在全国推广。
”潘晓勇指出。
“长虹智能厨房系统的诞生,除了其商业价值外,更有社会意义。
”在四川省第三产业协会看来。
长虹通过数据云中心收集各种系统和机器数据,了解用户消费趋势,为政府、研究机构、商家、消费者提供分析参考和消费指导,为精准农业种植、养殖提供依据。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以避免农产品无序开发和资源浪费,帮助农民实现精准种植,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实现精准脱贫。
同时也为未来建立绿色餐厨垃圾回收体系提供了条件,实现环保无污染的产业链。
中国中央厨房联盟副秘书长袁超指出,团餐市场巨大。
除了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外,大型活动、会议餐、集体送外卖也是团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长虹智能厨房系统的市场。
近年来,长虹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以数据运营为纽带,连接用户、设备、服务等,逐步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产业生态。
智能厨房系统是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成果之一。
一。
可以预见,连接一、三产业链的智能厨房系统将掀起物联网时代的厨房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