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今天发布了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蚂蚁集团推出ESG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的首份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在探索之年,蚂蚁金服通过构建清晰的治理架构、扎实推进议题运作,坚持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回答更加普惠、普惠、开放、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这一年,蚂蚁持续攻克前沿和底层数字技术,每年科研投入6000万元,三年翻倍;通过数字支付费用减免和利润分成以及网商银行纯信用无抵押贷款的累计积累,为万小微的经营者服务;支付宝平台联合生态系统,为数千家商户提供数字化服务,运营小程序服务,商户小程序交易额年均增长49.2%;参与起草全国首《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完成万家小微企业绿色评级,助力小微企业绿色发展。
“自蚂蚁成立之初,我们就致力于用技术创新解决社会问题。
我们相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创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
”董事长、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报告致辞中表示。
升级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探索“双创合一”方法论。
去年6月,蚂蚁金服确定了“数字普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开放生态”四位一体的ESG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以此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实施框架。
一年来,蚂蚁构建并完善了包括董事会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ESG可持续发展咨询委员会、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在内的多层次组织架构,可持续发展治理不断完善。
逐渐成熟。
“双创合一”是蚂蚁金服ESG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
“我们坚持从社会问题和社会价值中寻找创新机会,以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融合创造为出发点,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坚信企业是社会企业,企业的发展机会蚂蚁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SO)彭毅杰表示,“蚂蚁金服解决方案必须包含在其解决的社会问题中,通过做好双重价值创造,蚂蚁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公司。
”从2019年的相关探索来看,蚂蚁正在努力推动“双重价值”。
“综合价值创造”理念更好地指导实践。
报告披露,蚂蚁金服的19项可持续发展议题已全部融入公司日常运营。
主要总裁和业务骨干对每一个问题负责。
每期都设定了三年目标、关键成果(OKR)和项目规划。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ESG标准融入我们的业务中。
以小微企业普惠发展为例,绩效考核并不是互联网企业中常见的服务用户数和DAU(日活跃用户),而是这些小微企业无法获得的比例之前通过其他渠道服务过。
以及通过哪些多维度的措施,能为小微企业降低多少运营成本、提高多少效率。
报告中还可以看到,今年蚂蚁金服深度融合GRI理念和标准,首次引入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识别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并开展所有主题的“动机、思考和行动、核心分析”。
“绩效、系统措施”四段论的拆解,保证了在问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具体方法,以及跟踪情况。
并每年展示重大进展。
此外,今年的报告披露了所有主题的核心绩效基线,并经过第三方验证。
这些绩效将作为双重价值创造的长期锚点,并将逐年跟踪,以提高可持续发展数据的可持续性、可验证性和可比性。
基于普惠对科技创新的不断追求,为万小微运营商积累了服务。
从成立之初,蚂蚁的创新动力就来自于用科技服务小微企业、解决社会需求。
井贤栋在致辞中还表示,创立19年来,如果用一点来概括蚂蚁的可持续发展历程,那就是一直在践行普惠科技的理念。
“技术是我们能力的核心,也是我们服务客户的方式。
”从根本上说,包容是我们做生意的初衷,也是我们做生意最基本的出发点。
为每个人、每个企业创造机会,就是为整个社会创造机会。
“过去一年,蚂蚁携手合作伙伴,通过支付金融、数字化、跨境服务等,向着每年服务1亿小微企业的目标不断前进。
年底,蚂蚁金服通过数字支付手续费减免和网商银行提供纯无信用的数字贷款,为企业和小微经营者提供了普惠支付和金融服务,保障了就业和日常生活的基础“烟花”。
为加快疫情后经济复苏,面对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支付宝已累计向小微企业提供了68亿元的减费和利润。
截至年底,支付宝平台已为1万家商户提供小程序服务,并免费提供2000多个数字化工具,提升小微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
据统计,支付宝平台商户小程序年均交易额增长49.2%。
截至年底,蚂蚁集团已通过全球本地合作伙伴为全球约2.6亿客户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全球贸易。
蚂蚁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科技能力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回应科技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命题。
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蚂蚁集团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持续聚焦分布式数据库与计算基础设施、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五个基础技术领域。
2017年,蚂蚁科技研发投入6000万元,是三年前的两倍多。
通过技术研发,蚂蚁正在进一步探索和推动企业与产业上下游之间更加可信、高效的产业协作,助力数字与物理现实的融合。
2018年,OceanBase数据库已服务四分之一的顶级金融机构,并为运营商、零售、互联网等行业的100多家客户实现了关键业务系统的分布式改造升级;移动技术产品mPaaS已累计服务超过100家金融机构。
机构,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首次纳入气候风险评估,持续提升治理绩效。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
2020年3月12日,蚂蚁集团发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承诺从2020年开始实现运营排放碳中和,到2020年实现净零排放。
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蚂蚁集团实现了运营排放碳中和。
连续第二年拥有自己的业务(范围 1 和 2)。
范围一、范围二绝对排放量同比基准年下降20.37%。
根据此前发布的碳中和目标,蚂蚁集团计划在2020年完成范围3的全面碳盘查。
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蚂蚁集团在上游数据中心利用绿色计算技术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供应链,共减少价值链碳排放62.53吨二氧化碳当量。
彭毅杰在致辞中承认,气候问题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正在逐步探索一条技术驱动、平台驱动的绿色低碳之路。
面对净零目标,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是规模巨大,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她表示,今年,蚂蚁金服按照TCFD建议首次披露气候相关信息,建立气候治理架构,积极识别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进行自己的绿色运营,也会不断探索和带动价值链上下游和平台上的用户和合作伙伴共同走向绿色未来。
”蚂蚁的平台服务了很多小企业。
和微型企业。
据统计,中小微企业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份额最大。
如何让一半排放量支持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是缓解气候问题的关键。
截至2020年,网商银行已利用不断迭代的小微绿色评级模型,完成了1万家小微企业的绿色评级,已为42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优惠绿色贷款,助力小微企业绿色发展。
。
2017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和浙江省财经学会的指导下,蚂蚁集团和网商银行参与编制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帮助金融机构评估实际情况小微企业环保绩效。
贡献。
在治理问题上,蚂蚁也在公司自身、行业、社会三个维度不断提升相关绩效。
2019年,蚂蚁集团董事会新增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
独立董事占董事一半,女性董事占37.5%,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
在推动行业共赢发展方面,支付宝开放平台已与服务商合作打造了10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合作伙伴增收创效。
蚂蚁数字金融开放平台重点向财富、保险、信贷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进一步开放。
在财富领域,帮助众多合作机构平均每年新增约1万名新用户。
在服务社会方面,蚂蚁始终关注多元化群体的平等发展。
2019年,蚂蚁集团实际公益捐赠支出7.9亿元。
2008年以来,累计公益捐赠支出27亿元。
其中,“数字花木兰”计划从基本保障、就业支持、多元化发展三个层面帮助女性获得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
累计为妇女提供了1万名保险保障,为1万名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培训和新的数字化就业岗位,为超过 10,000 名女性企业家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并资助 70 支农村校园女子足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