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在上海普陀区开幕。
会上,集团副总裁和首席安全官杜跃进发布了年度十大安全趋势预测报告。
杜跃进指出,新的一年,数字安全空间将呈现国家主导的网络战更多地卷入地缘政治的特点,以敲诈勒索为代表的网络犯罪将持续快速增长。
基于这些趋势,2019年可能成为未来数字安全时代的分水岭。
进入数字文明时代后,“数字安全”已成为共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安全纳入数字中国建设顶层规划,强调加强数字中国关键能力建设,构建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杜跃进介绍,当今我国在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其他国家具有国家背景的高级持续威胁(APT)。
2017年,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APT组织活跃,技术演进明显加速。
APT攻击愈演愈烈,国家级黑客纷纷入场。
“去年发现有大国对我国关键部门进行渗透攻击,潜伏期长达近10年,这种趋势在2020年会更加明显。
”除了国家数字空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面临“勒索软件攻击”的巨大威胁。
报告显示,根据高级威胁研究分析中心的数据,仅1月份,全球就有组织遭遇勒索软件攻击,以勒索软件为代表的网络犯罪将持续快速增长。
针对不断升级的安全挑战,杜跃进认为,当前最大的痛点是“看不见的”威胁。
传统的安全方法无法应对新的挑战。
需要从数字安全新视角建立安全屏障,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20年来,我们构建了以‘看见’威胁为核心的安全体系,捕获了51个境外国家级黑客组织针对我国发起的数千起网络攻击,探索了数字安全的中国方案。
”。
今天。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万千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报告指出,“中小微企业安全”不仅是数字安全行业的动态关键词。
进入年后,安全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交钥匙”SaaS服务将成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杀手锏”。
此外,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近期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预测,2020年,人工智能将赋能数字安全建设驶入“快车道”、走出“加速车道”,带来更加复杂的安全挑战,需要从技术等深度层面应对、方法和政策。
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