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前一天新增病例为零,昨天新增病例两例,吉林疫情为何再度反弹?我们应该做什么?

时间:2024-02-29 22:45:45 技术落地

笔者不必着急。

昨天新增的两例病例已完全得到控制,不存在扩散风险。

吉林省昨天新增2例,均为本地确诊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名患者均来自吉林市丰满区。

具体情况如何?吉林疫情有可能反弹吗?不用担心。

昨天新增的两例病例已完全得到控制,不存在扩散风险。

吉林省昨天报告新增2例病例,均为本地确诊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名患者均来自吉林市丰满区。

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来看看。

【病例1】女,1978年出生,系5月10日吉林省报告的舒兰市确诊病例9的密切接触者,地址为吉林市丰满区。

【病例2】男性,1962年出生,系吉林省5月14日通报的吉林市丰满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地址为吉林市丰满区。

据了解,上述两名患者经主动筛查检测确诊呈阳性,均在控制范围内,因此不会导致疫情蔓延。

请放心吧。

记得昨天,老穆表示,虽然前天吉林新增病例为零,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有病例。

毕竟昨天当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还有1264人。

试想,这么多人,如何保证没有感染者?如今,当地现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增至1341人,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即使明天、后天有确诊病例,我们也无需大惊小怪!吉林疫情有可能反弹吗?老穆认为,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吉林确诊病例潜伏期较长,患者往往无症状,很容易导致家庭聚集性传播,这与武汉的病例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们还是要更加小心。

正因为如此,吉林省政府网站5月20日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表示,凡是4月1日之后到过吉林市的人员,都要按照风险等级严格管理。

从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先隔离观察14天,然后居家隔离7天;中风险地区返京人员一律居家隔离14天。

老穆对吉林有信心,相信这一波疫情很快就会消除!朋友们,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今天早上看到国家卫健委发布的5月20日疫情统计报告,都感到惊讶。

吉林省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舒兰市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这个在吉林以外并不出名的偏远小镇,目前却是中国疫情防控的中心。

仅一天时间,就没有新增病例。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赢了?这种单方面宣布胜利的心态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新冠病毒极其狡猾,善于隐藏自己。

潜伏期长达14天。

因此,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好。

我们仍应保持最高警惕,谨防死亡。

我们必须维持战争状态,直到出现感染。

循环结束。

舒兰市的聚集性输入病例暴露了我国当前疫情防控体系的短板和不足。

由于我国国内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因此我国的抗疫形势相对于国外来说是非常好的。

这让很多人感到轻松,仿佛疫情与中国无关。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本应落实的防疫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一些本应严格管控的地方管控措施流于形式。

结果我们的粗心和一点点骄傲自满就被病毒利用了,国内疫情反弹。

不仅是吉林,上海也出现了两例湖北输入病例。

其中一名患者昨天刚进入上海就被确诊。

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导致了问题,或者说就是这么巧合,这位来自潜江的大学生到了之后才出现了症状。

幸运的是,我们国家的制度比国外有很大的优势。

疫情反弹后,吉林省党政高度重视,及时下达舒兰市封城令,并启动战时响应状态。

尽量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对可能感染者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筛查。

自5月7日出现首例感染患者以来,已过去半个多月。

半个月来,感染链不断扩大,传染源变得扑朔迷离,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不便。

和追溯工作。

国务院总理孙春兰亲自赴舒兰挂帅,坚决防止疫情反弹扩大。

吉林此次疫情防控难度比以往更大。

一方面,它的传染链很长,覆盖了东北三省,传染源复杂、扑朔迷离,给我们追踪密切接触者带来了困难。

极其困难。

但无论困难有多大,都阻挡不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解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吉林省终于在5月20日这个好日子里首次消除了本地确诊病例的增量。

当然,我们不能凭一己之力就断定我们已经战胜了疫情反弹。

当天的数据,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这个良好的开端找到战胜疫情的希望。

实践再次证明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当前疫情形势下,一切以安全为先的疫情防控关键举措都是有效的。

中国加油,舒兰加油,我们要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明天。

很快,我们就会看到云雾散去的那一天。

什么“为何又反弹”?本来我昨天回答相关问题的时候就说过,虽然当天是零增长,但是以后确诊病例还是会有的,一周之内应该控制在10例以内。

而且,诊断范围也在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之中。

这次的两个案例就是这样。

他们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确诊的密切接触者,已被隔离。

所以不是再次反弹,而是一个可控范围,也是可以预见的。

有些问题应该接近事实,不应该刻意制造紧张气氛。

当前,我们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应该说,在处理上有很多标准化的操作。

除非出现重大失误,否则不存在第二波感染和疫情反弹的可能。

是不可能的!原因也很清楚。

大家按照要求去做,病毒传播渠道立即被切断。

当然,负面影响是刚刚活跃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又陷入停滞,大家又回到了隔离、宅在家里的状态。

但人命关天,每个人都要合作。

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特点。

无论我们对人或事有多少偏见,关键时刻我们都能分清是非,不会轻举妄动,破坏大家共同维护的正常秩序。

当然,有些人会想尽办法闯入检查现场,甚至攻击检查人员。

当然,他们的命运是直接被拿下。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的自愿行为肯定不会受到任何人权的保护。

经常要求权利的人应该清楚,自己至少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才有资格提自己的权利。

否则,他们就是破坏法律制度,违反宪法规定,而是夺取他们所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