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首款无线连接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发布

时间:2024-02-20 17:19:47 数码发展

2023年2月27日,小米在2023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3)上正式发布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

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是首款具备无线分布式计算功能的AR眼镜产品。

拥有视网膜级光环境自适应显示体验,一键连接手机,支持创新的微手势交互,完整的大屏应用生态,丰富的互联场景。

,吸引了众多现场媒体驻足了解。

进入无线时代,端到端时延低至50ms。

小米认为,以人为本的AR眼镜应该减少自身的存在感。

这不仅要求眼镜的重量极轻,而且不应该给使用者带来其他负担。

现有的AR眼镜虽然通过外部计算减轻了重量,但必须有线连接到计算设备,这影响了佩戴舒适度和空间交互的自由度。

小米无线AR眼镜是首款采用无线连接方案的AR眼镜。

得益于小米在跨设备互联通信方面多年的积累,小米将率先将自主研发的高速互联总线应用到手机与AR眼镜的连接中。

基于高通骁龙XR2芯片,依托小米自研的低时延通信链路和高通骁龙Spaces,手机与眼镜之间的通信时延小于3ms,全链路时延低至50ms ,这与有线解决方案相当。

小米无线AR眼镜采用轻量化设计,大量使用包括镁锂合金、碳纤维部件、自主研发的硅氧负极电池等轻量化材料。

整机重量仅为126g。

同时,基于数万个头部数据,对眼镜的重心、镜腿间距、夹紧角度、鼻托等细节进行精确校准,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佩戴体验。

视网膜级显示,支持电致变色透明遮光,一键切换。

小米认为,要实现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需要用户看到虚拟物体像真实物体一样清晰明亮,这就需要具有极高显示品质的设备。

小米无线AR眼镜在业内率先实现“视网膜级”显示。

与我们熟悉的“视网膜屏”概念类似,在AR眼镜中,也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当PPD(角分辨率)接近60时,人眼难以分辨检测颗粒度。

小米无线AR眼镜的PPD为58,是目前业界最接近“视网膜”的规格。

为了实现如此清晰的画面,小米无线AR眼镜采用了自由曲面光学模组,该模组由一对MicroOLED屏幕和自由曲面导光棱镜组成。

自由曲面棱镜可以在有限的体积内实现复杂的光折射。

屏幕上显示的内容经过导光棱镜中的三个表面折射和反射,最终呈现给用户。

这种光学模组设计让小米无线AR眼镜拥有极低的光损失,人眼亮度最高可达1200nit。

清晰明亮的图像为AR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小米无线AR眼镜还配备了电致变色镜片,以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

遮光模式可以在观看电影时提供沉浸式体验,透明模式让AR虚实体验更加生动。

创新的微手势交互可能是一种更自然的交互方式。

小米无线AR眼镜还配备了创新的自研微手势交互。

这种单手、小范围的纯手势交互方式是小米认为的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之一。

小米采用手掌的指关节区域作为手势识别区域。

以中指的中关节作为方向键的原点,食指的第二关节为顶部,与其他相邻区域结合,形成四向方向键,实现基本的移动操作; 12个指关节与中文九键输入法一模一样,通过大拇指敲击手指区域即可输入文字;大拇指在食指上滑动代表进入和退出应用程序;未来,小米还希望通过手掌中拇指的随机运动来完成平面上的滑动。

通过点击操作。

在日常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应用程序并打开、滑动浏览页面、退出应用程序并返回桌面。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小米无线AR眼镜上的微手势交互来完成,无需手机。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小米无线AR眼镜配备了低功耗AON摄像头,让长时间的手势交互成为可能。

同时,小米无线AR眼镜还提供了使用手机作为触摸板或手柄进行操作的传统交互方式。

为AR眼镜带来更多全新的互联体验 由于小米在跨设备互联领域深耕多年,也为小米无线AR眼镜带来了很多全新的互联体验。

基于小米秒享的应用流通能力,小米无线AR眼镜支持完整的大屏应用生态。

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常见应用都可以充分利用小米无线AR眼镜的显示面积,让小米无线AR眼镜成为随身大屏。

借助AR能力,用户还可以将熟悉的应用程序任意放置在空间中,通过空间手势调整其界面大小,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平台,小米也利用AR为智能家居带来全新体验。

以常见的电视屏幕投影为例,使用小米无线AR眼镜,用户可以将电视上正在播放的画面“捕捉”到眼前,然后走动观看。

小米还提取了智能设备的常用操作,让你在AR场景中看哪台设备就可以操作。

例如,当用户看着台灯时,他们可以点击台灯上的虚拟按钮,通过空间手势来打开和关闭它。

灯。

小米还为虚拟音箱实现了空间音频体验,让虚拟音箱与真实环境联动。

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需要搭配小米13等机型使用。

目前有钛银版本,支持3种尺寸的鼻托。

近视用户可以使用近视夹。

软件生态方面,支持高通Snapdragon Spaces和OpenXR。

除了微软MRTK开发框架之外,小米表示希望与开发者一起加速AR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