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希捷发布20TB机械硬盘:移动存储的春天

时间:2023-12-20 12:05:00 数码发展

进入2017年,相信大家已经对现在的存储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购买数据存储设备时,同等价格和预算下,如果您追求小容量、高速度,则必须购买固态硬盘,如果您追求大容量、低速度,则应购买固态硬盘。机械硬盘。

移动存储硬盘也是如此。然而日前,全球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巨头希捷宣布将在2017年底推出12TB容量机械硬盘,甚至扬言将陆续推出16TB、20TB。正当您认为硬盘正在衰落时,这个消息确实令人震惊。

  不得不说的是,在固态硬盘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选择相对便宜的机械硬盘。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大家一直都在期待着固态硬盘真正普及的那一天,大家可以彻底抛弃机械硬盘。

没想到这一希望已经快十年了。第一个固态硬盘诞生于1989年,当时还停留在医疗和应用领域。

已经是2013年左右,大家逐渐开始看到固态硬盘的蓬勃发展。听起来他是一个正值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固态硬盘没有传统机械硬盘落后的机械结构。它们由控制芯片、闪存颗粒和缓存颗粒组成。

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芯片中,不像机械硬盘存储在磁盘扇区中。如果没有自然的寻道时间、访问时间和延迟时间,数据传输速度自然会击败机械硬盘。

回过头来看,电脑主机中主流的7200RPM机械硬盘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了。连10000RPM的机械硬盘都已经有20年了,更别说7200RPM了。别忘了,你买的3000元的传统笔记本的转速仍然是5400转。

  无论速度有多快,无论有多少优势,都是枉然。随着人民币的贬值,目前即便是一块128GB容量的TLC颗粒固态硬盘也要300多元,而且一线品牌还不止一个,更何况是MLC?而如果能用128(120)GB,那肯定是256GB起步了……对比一两年前,几乎所有闪存产品的涨幅都在35%以上。

消费者说买不起是有原因的。但我能做什么呢?退后一步,寻找机械硬盘来接管。

  所以一直以机械硬盘作为消费产品的希捷,近年来并没有对机械硬盘进行结构性升级。不过,它采用了比较独特的基于PMR的垂直存储技术,对堆叠盘片填充氦气,使单盘容量达到1.5TB。 12TB容量的机械硬盘就这样诞生了,也就是2017年底发布的文章开头提到的。至于16TB和20TB,他们将采用新的HAMR热辅助磁记录存储技术。

反正量产是没有问题的。稳定性还有待确认。是否能降低材料和成本仍是未知数。

  对于消费者来说,希捷此举只需考虑两件事——“我需要这么大容量的硬盘做什么?” “既然容量大,价格又高,为什么不选择固态硬盘呢?”在移动存储领域,机械硬盘保护性差的先天缺点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外部保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跌落,但不是根本解决办法)。   所以即使希捷开发出容量非常大的20TB机械硬盘,并改造成移动机械硬盘,真正吸引消费者的除了容量之外。

因此,笔者认为顶级容量的机械硬盘并不能影响移动存储向SSD方向发展的趋势。   对于希捷研发更高容量机械硬盘的道路,真的很难说有没有“出路”。

作为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巨头,无论是西部数据还是希捷,都在开发超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充氦的 10TB 企业级硬盘还不够。他们还需要 12TB/14TB/16TB 甚至 20TB。也许他们想争夺的只是一个风向标?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20TB的希捷硬盘更多的是一个笑话,因为消费者买不起,更不用说使用了。

不知道网友们同意吗?与其等到2020年20TB容量的机械硬盘推出,不如省点钱,购买现在最需要的移动存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