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对付空气污染物,自有解决方案

时间:2023-03-15 15:57:23 科技观察

环境空气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环保部门不遗余力地监测和治理空气污染,空气质量的恶化速度逐年减缓。但是,一些厂家为了增加利润,仍然在夜间或不时关闭污染防治设备排放废气,导致环境空气恶化,引发群众投诉,也让环保人员疲惫不堪。针对这一令人痛心的问题,相关单位正在积极寻求改善途径。近年来,物联网(IoT)技术发展迅速,将各种传感器与生活中使用的物体连接起来,通过网络交换信息,提供各种服务需求,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灾害监测等,让生活越来越方便,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目前,物联网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问题。例如,通过空气污染传感器,当空气污染超标时,可以提供实时通知或自动启动空气净化器等智能功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帮助。然而,目前大多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往往在空气污染发生时被动采取防护措施,空气污染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得环境空气污染事件依然层出不穷。造成这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像铺地毯一样安装大量的空气污染传感器来检测和预防,这使得所需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也缺乏可用于追踪污染源扩散和污染物种类的强大组件,使得目前的物联网技术在空气污染防治和空气维护方面的有效性仍然有限。质量。对此,学者们将物联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颖的光学雷达/光雷达(LIDAR)系统,可以快速显示污染源和污染物扩散范围,有效辅助大气污染防治环保单位。监测和预防。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监控模式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多样化、更及时、更有效的服务。有望帮助环保相关单位提高监测、预防和空气质量预警能力。2009年以来,通过产、官、学、研合作,自主研发了各类激光雷达系统。主要目的是监测环境空气污染情况,提供空气污染分布信息,协助环保单位维护空气质量。激光雷达是一种以激光为工具的遥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被测位置的介质作为散射体,接收其后向散射的光信号来测量介质的特性。由于不需要增加任何反射装置,系统具有遥测功能。基于激光具有高度单调性和平行性,并能产生极短的脉冲,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因此可以使用激光进行测量。至于空气污染监测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穿过空气污染时,会与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空气中污染物的各种即时信息。因此,利用激光遥测技术可以覆盖面广,具有机动性和实时性等优点。可采集局地大气环流特征、空气污染物传输及浓度变化等信息。目前,激光雷达系统已应用于工业区大气污染排放监测。LiDAR系统设置在制高点,通常是建筑物的屋顶。除了扫描大面积,还可以快速筛查污染排放热点。实测信息可嵌套在地理信息图上,帮助环保人员快速掌握污染源位置,快速到达现场实时处理大气污染事件。激光雷达设备还配备了摄像装置,可以与扫描激光雷达同步录制视频,保存污染证据。物联网应用于环境污染。以往的大气污染防治方式,通常需要环保督察根据工厂登记、生产过程、公开报道等情况逐一核查。如此一来,督查人员疲惫不堪,但效果不佳,还时常引起民怨。本文介绍一种目前正在论证的新方法,利用先进的激光雷达遥测设备结合污染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该系统已应用于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有效维护了选手村的空气质量。大运会开赛前,在林口工业区附近的制高点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监测污染排放热点,在工业区至林口运动员村的途中安装微型传感器。对于有明显排污的管线,安装连续检测仪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将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行采集和交换。一旦检测到该区域污染物排放超标,就会提醒检查人员,并密切观察传输路径上微型传感器测量的污染浓度。如果林口工业区附近的污染浓度与林口运动员村的浓度高度相关,并且与当时的风向一致,则意味着污染已经在传播。此时,系统会立即对污染源进行跟踪定位,并通知检查人员对上锁工厂进行管控。这一预防措施表明,2017年大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较非大运会期间改善了约15%。显然,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排放,保持空气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将LiDAR环境监测结果,如污染排放的位置、浓度、监测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排放超标情况,利用空气污染物网自动发送至默认移动检查应用程序(APP)人员,以方便他们检查。未来,移动审核(APP)还可以通过监测数据使用云端数据库,让厂商和商家上网了解自家工厂的排污情况,进行自我管理,或者让公众知道自身环境空气质量等,达到环保无节假日随时监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