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再见Windows:YouWereMyAll

时间:2023-03-13 12:31:35 科技观察

Windows起源于位于库比蒂诺的Apple总部。1981年,苹果公司的丽莎(Lisa)电脑还没有发布,乔布斯却已经着手开发具有图形界面的下一代电脑麦金塔电脑(Macintosh)。那一年,微软还是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鉴于之前与AppleII的合作,乔布斯找到了比尔盖茨,希望他为自己的系统开发软件。资料图Windowsiseverything乔布斯为盖茨描述了未来的图形操作系统——一种流行的操作系统,人人可用。盖茨听后非常激动。从那以后,盖茨经常往返于西雅图和库比蒂诺之间,他要求乔布斯向他展示麦金塔电脑的原型机。乔布斯坚信Macintosh会改变世界。他并不吝啬。他不仅向盖茨展示了麦金塔电脑及其出色的图形交互系统,还在盖茨面前展示了苹果员工的勤奋和天才。这可能是乔布斯早年犯下的最大错误。他低估了比尔盖茨。盖茨一眼就确定图形交互是计算机的未来。从Cupertino回来后,他立即在公司启动了一个代号为InterfaceManager的研发项目。两年后,该项目更名为Windows并正式对外公开。1985年,微软发布Windows1.0;五年后,经过两次大版本迭代,Windows3.0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六个月内销售200万份,打破了所有操作系统的销售记录。从此,微软开始了它的帝国之路。1990年代属于PC和操作系统的时代。凭借Windows3.x系列系统以及后来的Windows95和Windows98,微软一度占据个人电脑90%以上的市场份额。反观苹果,在微软悄然崛起的那些年里,忙于公司内部的内斗,耗尽了元气。1984年,苹果董事会“赶走”创始人乔布斯,公司产品研发能力随之下滑。随后的几年里,身陷封闭环境的苹果公司面对微软在个人电脑市场开放而猛烈的攻势,千里之外败下阵来。是Windows让比尔·盖茨成为了世界首富,也是微软能够成为当年世界最有价值公司的主要推动力。稳定的收入让微软和盖茨都安心了,“Windowsiseverything”,这是当时微软内部的一个重要论调。据说,1998年微软内部开发了一款触屏电纸书,但盖茨本人并不欣赏这款产品,因为它“不像Windows”。“Windows是上帝,一切都必须与Windows兼容,”一位前微软高管表示。离开微软后,很多人都会表达对微软内部创新环境的不满。他们认为,规模越来越大的微软患上了“大公司病”,逐渐失去了创新氛围。回顾2000年,微软对Windows的重视似乎并没有错。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微软靠着Windows和Office的高额营收活了下来。震荡过后,陷入低谷,转眼就被后来者Google和Facebook超越。但也正是因为过度依赖Windows的成功,微软开始低估互联网公司,错过了搜索引擎的入场竞争;几年后,微软也在浏览器战场上失利,很多人将此归咎于2000年第二任CEO史蒂夫鲍尔默上任。在纽约市时代广场的马奎斯万豪剧院,微软发布了WindowsXP,后来被称为其历史上最成功的操作系统。这是鲍尔默上任后发布的第一款Windows产品。它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进一步鼓励了鲍尔默专注于Windows产品线,鲍尔默不屑一顾。WindowsXP之后,鲍尔默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WindowsVista的开发中。他希望Vista能成为微软又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寄予了很多期待,但事情并不那么理想:首先,团队发现超高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厂商生产的PC太“先进”了。这一切使得Vista从上市之日起,就注定要失败。几年后,即将退休的鲍尔默回忆起开发Vista的那段时光,后悔不已:“这可能是我最后悔的事情。当你组织一个庞大的团队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结果发现并不太大。”有价值的东西,它会有副作用。“鲍尔默和盖茨的性格截然不同,他是一个更纯粹的商人。据说微软在2000年左右不是不愿意投资搜索引擎和攻击谷歌,而是鲍尔默想让微软的财报更好。不错——只是Windows和Office就足够了。直到2012年,鲍尔默还相信Windows在微软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当年的CES展会上,鲍尔默谈到了即将发布的Windows8。当被问及微软下一步将如何发展时,鲍尔默回答说:“在简而言之,在微软,没有什么比Windows更重要的了。就是这样。”Windows8带来了微软在过去几年中最大的UI变化。为了适应移动化的趋势,鲍尔默彻底取消了原来的Windows开始菜单,取而代之的是Metro,与WindowsPhone风格相似。界面。“Metro,Metro,Metro,当然还有Windows,Windows,Windows,”鲍尔默在2012年总结道。然而,过多的改动让Windows用户感到不便,再加上兼容性问题,Windows8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好成绩;次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8.1,为用户增加了一个开始按钮。从内核版本号来看,这个系统和Windows8一样重要,及时修复,加上微软取消对WindowsXP的支持,让Windows8.1收获了比Windows8好得多的市场增长。到2014年11月,市场Windows8.1的份额终于超过了十四年前发布的WindowsXP。但这并没有动摇Windows7超过60%的市场份额。2014年Windows各版本市场占有率;资料来源:StatCounter许多批评鲍尔默任期不足的人都会提到微软在移动市场的缺席。WindowsPhone对苹果和安卓两大阵营毫无还手之力。2013年,手忙脚乱的鲍尔默效仿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以71.7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希望通过整合诺基亚的硬件能力,扩大WindowsPhone的市场份额,在移动领域寻求立足之地。时代。事后看来,这也算是鲍尔默在任时的“操蛋伎俩”。他的继任者纳德拉上任不久就宣布收购失败。谈到Windows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纳德拉显然有不同的看法。纳德拉的“刷新”萨蒂亚·纳德拉曾在Windows和Office部门工作,后来自己打造了微软的Bing搜索。在接任CEO之前,他刚刚将微软的云计算服务Azure打造成为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让纳德拉领导Bing团队,后来开发云服务Azure,正是史蒂夫鲍尔默的主意。上任后,纳德拉发布了一份公开备忘录,其中提到了他对微软未来的看法和计划。“在这篇3000字的文章中,纳德拉10次提到了Windows,但在进行到第21段之前,他已经说了21次cloud(云服务)。”布隆伯格评论道。纳德拉很早就看到,微软真正能发挥实力的地方在于企业市场。他一上任就提出了“移动先行,云先行”的战略,将重点放在收入快速增长的云计算服务Azure上,强调微软作为软件公司在移动时代的作用。上文提到,纳德拉上任不久就宣布收购诺基亚失败,但他并不准备放弃移动市场。纳德拉不计前嫌,为苹果和安卓开发移动应用。在2015年的iPad发布会上,苹果甚至邀请了Office负责人来演示其产品如何提升iPad的生产力。昔日宿敌达成和解,多亏了更喜欢双赢局面的纳德拉。在上任的第二年,纳德拉改变了微软的使命。80年代,比尔·盖茨提出“让每个家庭的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作为公司的使命。从那时起,公司的使命从未改变,微软所做的一切也随之改变。都出于这个使命。但纳德拉认为,这几乎已经成为现实,与微软现在的目标不符,过去的使命与现在的工作之间的角力常常困扰着微软员工。“赋予地球上每个人和每个组织权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多成就。”这是纳德拉在2015年更新的公司使命,他希望微软不要沉浸在过去的光环中。在纳德拉的想法中,微软的标志Windows也需要“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2015年发布的Windows10中,纳德拉的想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Windows10是一个服务而不是操作系统。“我们开发的操作系统不是针对一个设备的。即使我想到Windows10,我们对它的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为跨设备用户服务的操作系统,所以我认为它是一种服务。”纳德拉说。2015年Windows10发布时,微软宣布Windows10将是Windows的最后一个版本。为了紧跟用户的需求,微软每年都会对Windows10进行一到两次重要更新。服务是赋能产品,这恰恰反映了纳德拉在微软“刷新”后的目标。2018年3月底,纳德拉发布备忘录,宣布公司进行重大组织重组。他表示,原来的WindowsWDG(WindowsandDevicesDivision)将分别拆分为“ExperienceandDevices”和“Cloud”。WDG执行副总裁TerryMyerson将离开计算和人工智能平台两大部门。此次“重组”被视为微软内部里程碑式的调整。Windows不再掌舵,从主业务线降级为副部门,宣告微软正式从以操作系统为主的软件公司转型为以云计算服务和AI为主的软件公司。企业级服务公司。成立43年,Windows诞生33年,微软终于从普通消费者向赋能企业迈出了一大步。去年9月,SatyaNadella出版了新书《刷新》(HitRefresh),讲述了他上任三年以来领导微软转型的过程。书中公司管理的干货获得了很多好评,但很多人认为纳德拉上任才三年就出书为时过早。但从今天来看,纳德拉已经对微软的未来下定了决心。《刷新》就像誓言,刚刚过去的“整顿”就像仪式。经历过1990年代革命的纳德拉决心带领微软走向下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