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路过泉州市鲤城区青龙巷的市民发现,多家通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的联合声明张贴在一个显着位置wall:"近期,因临江街道爱南社区青龙巷居民强烈诉求,经社区、居委会、环评单位、通信运营商多次沟通协调均无果,沟通青龙巷基站将被停运拆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信基站拆除通知运营商无奈关闭通信基站于2009年投入使用,覆盖固定用户约2500户,基站类型为城中村覆盖型站点。基站建成后,接到附近居民投诉,要求拆除。2014年,泉州另一家运营商计划在该地区建站,遭到附近居民的反对。该地区居民进一步以“基站辐射”为由,要求拆除所有基站。2014年6月,70名居民联名要求拆除信号基站。据了解,经过多次沟通解释,仍无法得到反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经四家公司协商,决定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青龙巷区域联合发布公告,说明关闭拆除基站及可能对用户使用造成的影响,并发送提前向社区居民用户发送提醒短信。据了解,8月15日公示期满后,各通信运营商将逐步关闭基站,直至拆除。科普常识基站辐射值很小,不用太担心。尽管“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的谣言一再被澄清和流传,但一些缺乏通信知识的人仍然挂在嘴边的是基站变色,生怕“辐射”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基站有辐射吗?是的。凡是用电的东西,如冰箱、电视机、微波炉等,都有辐射。它们与基站属于同一种辐射,学名为“电磁辐射”。但是,只有当电磁辐射超过一定的频率和功率时,才会造成“电磁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据了解,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标准要求每平方厘米不能超过40微瓦(功率密度单位),只要辐射强度在这个标准范围内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以青龙巷通讯基站为例。据介绍,该基站在建设前报无线电管理部门批准建设。开站后,进行了工程优化和无线优化。2014年7月17日,应当地居民要求,福建省环境辐射监测站对青龙巷基站进行辐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青龙巷周边环境测点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范围为0.0003-0.0320W/M2,所有测点环境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范围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公众照射限值(0.4W/M2)是其100倍。此外,有关部门还组织了基站辐射与家电辐射的对比。除了笔记本电脑、彩电和电风扇,微波炉、电磁炉、冰箱等电器的电磁辐射也被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当距离通信基站一定距离时,大多数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强度远大于通信基站。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因此,面对通信基站时,无需“谈站改色”。呼吁支持共建又好又快的通信网络,类似于全国随处可见的青龙巷通信基站。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调各地要在融资、用电、选址、征地、进社区等方面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加强政策落实考核;不合理费用、摊派费用等不合理支出;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性法规建设,进一步明确宽带网络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切实保障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权。不久前,泉州市政府召开的通信产业发展专项协调会也明确要求,支持通信建设发展,加强正面宣传解释,消除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误解,引导各行各业社会支持通信网络建设。政策层面威力巨大,各地如何落实,考验各地的执行力和办事智慧。需要有关方面为基站的选址和建设提供支持,向公众普及基站电磁辐射的绿色通信知识,给公众信心和保障。避免类似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