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信更新了新版iOS,修改了几个明显的设计细节。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具体的修改功能,以及我对这些修改的感想。表情选择栏在新版本中,表情包选择栏占用了更多的空间,将原本隐藏在左侧的最近使用的表情高亮显示并置于表情选择区的顶部。原来左右滑动切换表情的方式改为上下滑动,左右滑动变成了切换表情包标签的操作。表情符号标签位于顶部。选择表情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右下方的悬浮按钮进行发送表情或删除表情两种操作。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按钮的位置和大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当你想删除表情时,不再需要返回文字输入界面进行删除。那么这些修改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猜测如下。1、为什么表情选择栏比较占空间?首先,全面屏手机的份额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明显增加,用户的手机屏幕长度增加了很多。在不影响聊天信息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加了输入区可以使用的空间。另外,微信中大部分的信息切换操作都是通过上下滑动来完成的,比如查看聊天信息、滑动朋友圈等。最频繁的操作。为了保证操作的一致性,表情选择区也变成了上下切换的方式。2、为什么切换表情的手势操作方向变了?第二点还是跟硬件有关。在手机的触摸屏灵敏度越来越高,用户对手势操作的接受度大大提高后,原有的点击方式已经被取代。手势操作的基础。有朋友会说:手势操作还需要滑动,怎么能比原来的点击更方便呢?其实这里手势操作的好处是“不用找热点”,即用户不需要看我想点击的按钮切换到哪里,再点击,只需要直接滑动即可在您手指的当前位置,因此在实践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3、为什么emoji选择标签放在最上面?人们的阅读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选择一个大类(使用哪个表情包),再选择一个特定对象(发送哪个表情),是人类最自然的视线。而设置表情顺序的按钮在这个版本中也被高亮显示,直接显示在表情标签栏的第一位。4.其他至于最近使用的表情被高亮显示,应该是微信内部根据用户使用数据进行的修改。比如在之前的版本中,产品方发现左侧隐藏的最近使用的表情符号功能的使用率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线,所以决定在本次更新中进行这样的修改。添加按钮直接删除表情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场景化设计方式。选择图片页面和编辑图片页面图片选择页面增加了一些动画效果,并且有从上到下依次加载的样式,形式上更加自然流畅,也符合人们的感官习惯。不过,微信并没有在这里做更多的优化。我们之前分享过两个很好的上传图片的设计案例,分别是在ZAO和Oasis中的设计。在这里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1.ZAO我们可以看到,在ZAO中,当我们选择从相册上传素材进行替换时,系统已经自动判断了相册中的图片,并在用户上传照片前提示照片分辨率是否合适,而不是在上传后给出弹框。这个细节的好处:提高运营效率;避免上传后提示,打断用户的自然操作过程;避免因操作不符合预期而导致较低的转化率;加快内容生产,同时加快产品传播;避免因上传素材质量低劣导致平台内容平均质量下降。可以看到上图中一张共享单车的照片清晰度是符合要求的,但是显然我不能用它来代替人物。如果加上人脸检测,效率会更高,当然成本也会更高。2.绿洲当我们上传图片时,页面上部是图片的放大展示,页面下部是缩略图。用户在选择图片时,可以实时看到所选图片的详细信息。比如美女要发自拍,但是相机存了几十张连续的照片,她在选图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当前选择的照片是不是自己最满意的那张。打开。无需上传即可查看,也无需切换到系统相册即可查看。在我们常见的产品中上传照片时,通常会直接显示缩略图。优点是页面效率高,一屏显示更多图片。缺点是不能直接看到照片的细节。那么绿洲的设计就更好的平衡了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那么,微信的编辑图片页面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只是将编辑完成按钮放在了更方便的功能按钮的右侧。同时,马赛克和捕捉按钮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更新了小程序的“更多”页面。小程序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这个“更多页面”的修改。当然,严格来说,这可能不叫页面,或许叫弹窗或浮窗更好。独立设计了之前小程序点击更多按钮后的页面样式。此次改版后,与微信的设计风格保持了比较一致的公众号,完善了原有更深层次功能的展示。例如,反馈和投诉功能。并将返回主页按钮变成了一个永久按钮,以前只有在非主页上才有,让它更像一个APP,而不是H5的加强版。理解这种变化还有另外两个证据。一是权限管理功能层级较之前浅,即右图中的设计功能。二是一些小程序增加了成长守护功能,家长可以设置孩子的使用时间、消费等。至于小程序的这次修改,我的理解是这是微信操作系统的又一次迭代。我们之前说过,微信小程序可以替代大部分APP,只是产品还不够完善。本次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让小程序更像是一个完整的APP。本次更新还有很多修改。例如订阅号中的“未完成功能”下线,用户可以关闭微信支付的消息服务。由于这些与产品设计关系不大,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以上就是我对这次微信更新的一些感想,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