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18款全系列便携耳机横向评测(下二)

时间:2024-05-22 12:41:22 科技赋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1月19日:前段时间在各个耳机论坛看到很多朋友在讨论便携耳机,我自己也没有太多了解接触此类耳机。

大多数主流型号我都没听说过,或者只听过几次。

所以我也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可能收集一些便携式耳机,然后像以前的铁耳塞一样使用它们。

我们来做一下横向的聆听和使用对比评测。

经过2个月的收集和试听准备,笔者终于完成了这篇便携耳机评测。

虽然还有很多品牌和型号的耳机没有如期收录,但总共有 18 款,包括索尼 1RMK2、森海塞尔木包子、Innovation Live!第二类热门型号还包括AKG K、铁三角OX7AMP等相对冷门的型号。

此外,还有JBL S、V-MODA M80等特色功能耳机。

可以说品种相当丰富。

不过,由于这些便携式耳机的价位、类型、用途、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本次横评并没有简单地用音质来最终评价一款耳机的好坏,还考虑到了特殊功能、性能等因素。

-性价比。

本次试用的前端与之前评测耳机时使用的前端类似,主要是飞傲X3、X5、七彩虹C4 Pro三周年版、HiFiMAN HM-、索尼ZN、索尼D、艾利和、AKMKII、AK、Lotoo PAW金色、vivo Xplay3S、Xshot手机、索尼PHA-2、Tube AMP TA-1、布加迪SE耳机放大器,还添加了电脑集成声卡(ALC)、Dacmagic Plus、VMV Magic桌面解码器来检验耳机潜力。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之前的文章《种类齐全 18款便携头戴耳机横向评测(上)》已经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评测中排名前十的便携式耳机。

现在笔者继续为大家带来剩余八款便携耳机的评测内容以及大耳机的评测。

、便携式耳机和耳塞体验总结。

11.索尼10R 索尼10R是1RMK2的迷你版。

该关系类似于 Momentum On-??Ear 和 Momentum 之间的关系。

它的外观也更小,价格也更便宜。

但10R的音质损失比1RMK2更大。

而且按照现在的价格水平,10R应该更低一些才更划算。

包装及配件:10R的包装风格与1RMK2相同。

配件的主要区别是耳机线。

10R随机附送两根,一根是普通线,一根是手机线控线,比1RMK2的耳机线略小。

瘦一点。

不过换线对比后,10R和1RMK2的耳机线声音是一样的。

外观做工:10R的外观和1RMK2接近,也很时尚。

不过10R的头带比较窄,所以看起来更加迷你。

不过10R的耳机部分尺寸并没有减少太多,还是一样。

耳罩式耳机。

佩戴:10R的耳罩只比1RMK2略小,但仍然可以完全遮住耳朵。

不过相对来说,10R的舒适度比1RMK2稍差一些。

特点:外观亮眼,可换线设计音质:B-索尼10R的音质相比1RMK2缩水不少。

除了10R的音速比1RMK2更快更好之外,其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最明显的就是10R的信息量明显少了,声音场景小,听起来模糊,分析得不太好。

以官方1000元的售价来看,10R显然不值。

它不如 Momentum On-??Ear,并且与创新的 Live! 相比。

2个没什么优势,如果降到1块钱左右就更合适了。

声音感受:10R的总体调音与1RMK2非常相似。

它也是一款典型的流行音乐调音耳机,比较注重中低频,高频比较暗淡,甚至可以说有点沉闷。

不对比的话,10R听起来也很宽松大气。

不过对比之后,我会感觉10R的声速比1RMK2更快,而且声音更紧实、更有力量。

所以在声音风格上,我更喜欢10R的调音,但是10R和1RMK2的音质之间有明显的差距,而这些是无法通过稍微不同的调音风格来弥补的。

驾驶和匹配的容易程度:10R比1RMK2更容易驾驶,或者说潜力较小,所以不需要太担心匹配问题。

综合评价:B类索尼1RMK2,10R的品牌知名度和外观仍然是它的优势,但音质并不突出。

值不值得买要看价格。

如果价格定在千元左右,10R显然没有优势。

,如果是特价10元,或者更低的价格10R,还是值得购买的。

另外,笔者还认为,在价差不是太大的情况下,选择1RMK2比选择10R要好很多。

12.创新Aurvana直播! 2Aurvana现场直播!它曾经是百元以下最具性价比的耳机之一,它的后续产品Aurvana Live!最初2元的推出价格看似相当合理,后来由于特价促销等原因,其优惠价格低至2元,从而创新了Aurvana Live! 2 最近非常流行,其声音无需过多谈论,但从结果来看,Aurvana Live! 2本身的品质和实力已经非常接近一些千元级的便携耳机了。

包装、配件:创新的 Aurvana Live! 2的包装中规中矩,配件主要有一个便携布袋和一条带手机遥控器的耳机线。

外观做工:与第一代Live! ,笔者认为Aurvana Live! 2就漂亮多了,采用三角形元素设计,黑红配色非常亮眼,做工也非常精细。

笔者觉得,除了尺寸稍大和无法折叠之外,Aurvana Live! 2 应该没什么可挑剔的。

穿着:Aurvana Live! 2是大尺寸耳机,耳罩式耳罩,蓬松度好,佩戴舒适度好。

特点:外观亮丽,可更换线缆设计。

音质:B 虽然 Aurvana Live! 2的上市售价并不高,但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它的整体素质水平已经与森海塞尔Momentum On-??Ear等千元耳机差不多,但Aurvana Live! 2还不是很全面,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声音密度低、声场不自然等。

声音聆听体验:Aurvana Live! 2有明显的音染,有些是故意软化的。

声音温暖却不刺耳,声音也被拉近了一些。

它有明显的流行调音。

虽然三个频段的位置有点混乱,但初步的聆听体验还是不错的。

奥尔瓦纳现场直播! 2 比较注重低音的表现力,声音大,前端控制力不强的时候可能声音有点大。

中高音受前端影响较大,可以比较柔和、粗犷,也可以变得纤细、内敛。

但最明显的还是强劲的低频带来的包围感和温暖感。

驾驶性能和匹配:Aurvana Live! 2是这次最难保养的耳机之一。

当驱动器不好时,它的声音会粗糙、模糊,表现也不是很好。

还有精心驱动的 Aurvana Live! 2.中高频变得更细更清晰,就像这个Aurvana Live! 2.值得欣赏。

就实际搭配而言,我认为Aurvana Live! 2.比较适合电脑声卡驱动。

总体评价:创新的 Aurvana Live! 2延续一代Aurvana Live!性价比高,以不高的价格提供接近千元便携耳机的音质。

虽然它的调音可能不是很多人喜欢的,但总体来说 Aurvana Live! 2在同价位里还是性价比非常出色的。

13. Denon AH-DD 是 Denon 全新 Lifestyle 系列的一部分。

它已经上市很长时间了。

由于其怪异的造型和一些独特的功能,D可以算是一款比较另类的耳机。

目前D的价格有点混乱。

国行的价格有些夸张,但国外版本的供应却极其便宜。

而且它的声音,从某些角度来说,我认为是很有竞争力的。

包装及配件:D的包装大而豪华,配件也相当丰富,有收纳袋、充电线、挂扣、耳机线等组件。

外观做工:D形状怪异。

你觉得好看不好看,就看你自己了。

D内置耳机放大器、电池和LED灯环。

两侧都能亮起的蓝色光晕看起来还是很养眼的。

做工方面,D比较精细,但是抛光的塑料材质看起来不是很高档。

佩戴:D比较重,有g重,耳罩尺寸大,可以包住耳朵。

除了有点重之外,隔音和佩戴舒适度都比较好。

特点:内置耳机放大电路,无需考虑播放器的驱动力。

另外,用于装饰的LED灯环也为D增添了不少光彩。

音质:A 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D的硬质品质非常好。

优于Sennheiser Momentum等高级时尚便携耳机,与M50x等监听耳机类似。

Denon D的调音虽然有点怪异,但三频段分布比较均衡。

其强大的细节和健全的信息是它的优势。

这次你用 D 听到的声音内容比大多数其他耳机更丰富,尤其是用它。

内置的耳机放大器也有助于D与普通玩家的良好表现。

声音观感:Denon D的作者认为,一些视听耳机的调音倾向是刻意营造宽敞的立体感。

对于聆听现场录音和欣赏大片,D 更好。

用它听音乐感觉和普通耳机略有不同,但一旦熟悉了这种听感,你也会觉得D音不错。

按照官方宣传,D应该是一款低音重的耳机,但在本次评测的所有耳机??中,D的低音并不重,甚至可以说有点轻。

D的声音比较干净、清晰,音速较快,不拖泥带水。

D的声音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类似于视听耳机的开阔空间感。

易于驱动和匹配:内置耳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易于驱动,所以D在打开耳放后一定非常容易驱动。

但不得不说D的潜力很大。

关闭内置耳放,使用便携式耳放,甚至桌面系统,都会使其整体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可以说D可以用普通手机直接推送,也可以在舞台上使用。

机器等待,玩法多样。

综合评价:B或A。

如果按照国行价格的话,天龙D在100元左右。

虽然品质比Momentum等同价位耳机稍好,但性价比不高。

但如果看左右的价格的话,D是非常划算的。

14. Maxell CX Maxell CX是一款比较少见的同轴单元耳机。

虽然已经曝光很久了,但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才正式上线。

所以本来不应该包含在里面,但是想了想还是加上了。

活泼一点。

由于我听到的CX不是正式版,所以一些评论并不代表最终正式产品的性能。

包装及配件:未知,工程样品,无正式包装及配件。

外观做工:CX的外观已经定型。

耳机的重量很轻,造型有点复古。

佩戴:CX轻便宽松,没有压迫感。

不过目前工程版的头梁稍短,佩戴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正式版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特点:同轴双单元结构,理论上更容易获得良好的音质。

音质:B 我听过的CX的表现很一般。

除了分析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

目前我听到的工程版的质量水平比较适合1元的价格。

CX正式版是否会有更好的表现尚不得而知。

声音观感:CX工程版的声音比较平淡,是一款味道很轻的耳机。

低频轻如蜻蜓,中频相对突出,但声音有点平淡,缺乏味道。

虽然不至于令人不快,但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是比较困难的。

希望正式风格能够有较大的改变。

驾驶和搭配的便捷性:虽然是双单元结构的耳机,但是工程版CX的驾驶非常容易,使用普通手机、随身听都可以正常水平表现。

综合评价:? ? ?由于不知道正式版的音质和定价,所以无法评价。

不过,从目前工程版CX的表现来看,虽然拥有同轴双单元结构,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优势,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个人认为调音风格可以大幅度调整。

15. SOUL TRANSFORMSOUL TRANSFORM 是一款意想不到的耳机。

起初我并不知道,但听了之后,我被它的声音所感动。

虽然不是一款面向 HiFi 的耳机,但 SOUL TRANSFORM 却拥有不错的音乐感,而且运动耳机的定位也赋予了它额外的特点。

包装及配件:SOUL TRANSFORM包装简单,唯一的配件就是一个简单的便携布袋。

外观及做工:SOUL TRANSFORM具有浓郁的运动风格,采用透气性良好的网状耳罩面料,搭配动感镂空图案的橡胶耳垫,耳机重量轻。

虽然SOUL TRANSFORM没有使用金属材质,但我仍然认为SOUL TRANSFORM非常精致。

佩戴:SOUL TRANSFORM耳机的重量非常轻,有助于提高佩戴舒适度。

总的来说,他们是满意的。

不过由于是入耳式的设计,长时间佩戴会有一些紧绷的感觉。

特点:运动耳机 音质:B 虽然SOUL TRANSFORM是运动耳机的潮流品牌,但实力依然不低。

我认为整体水平比AKG K、索尼10R等耳机要好。

SOUL TRANSFORM最突出的就是低频,量大但不肥不臃肿。

具有凝聚力和力量感,下潜深,震撼力强。

其中高频和声场也有不错的表现。

声音感觉:SOUL TRANSFORM很有音乐感,应该是美式调音,听起来阳光有活力。

低音方面,SOUL TRANSFORM有2.1音箱的感觉。

低音和中高音分离明显,有一种被刻意增强的感觉。

其中高音风格比较细腻,清爽耐听,非常适合各种声乐歌曲,也适合小提琴等管弦乐器。

但也有一些缺点,就是有些歌曲中的低音会过于突出,掩盖了其他声音,而这也是重低音耳机的通病。

但无论如何,《灵魂变换》听起来总是不错的。

它是一款可以让人忘记品质,安心聆听音乐的耳机。

易于驾驶和匹配:SOUL TRANSFORM 非常容易驾驶。

与不同档次的手机、随身听搭配时,品质没有太大差异。

很容易发出好声音。

可以说,SOUL TRANSFORM对演奏者并不挑剔,但搭配不同的前端时,声音的丰富或轻盈就大有不同。

综合评价:B+SOUL TRANSFORM不是一款HiFi耳机,而是一款时尚运动耳机。

重量轻、透气性好的耳罩,专为运动量身打造,适合喜欢运动健身的朋友。

在音质表现上,SOUL TRANSFORM不仅仅是一个表面产品。

具有一定的质量基础,音乐性令人印象深刻。

我认为它是这次所有耳机中音质最好的耳机之一。

然而,灵魂转变并不便宜。

,价格在元左右。

16、JBL SSynchros系列是JBL目前的主打耳机系列,包括耳塞、蓝牙耳机、视听耳机等不同类型。

其中,顶级旗舰是JBL Synchros S,这是一款有多种价位的大耳机。

但它不是音乐耳机,而是带有硬件DSP音效的视听耳机,适合观看影视节目和玩游戏。

包装及配件:作为一款顶级旗舰,JBL S的包装相当豪华。

配件包括一个皮革便携式储物袋、2 条适用于 iPhone 和 Android 的耳机线以及一条充电线。

外观做工:JBL S采用奢华材质。

整个耳机框架由铸铝制成,耳垫和头带均采用真皮包裹。

手感出众,做工也相当精细,体现了国际大厂的风格。

至于外观,S有点奇怪。

你可以说它时髦,也可以说它丑陋,但S穿在街上绝对是吸睛的。

佩戴:除了比较重之外,S 的头带也较短。

对于头比较大的人来说,戴在头上不是很舒服。

特点:内置硬件LiveStage硬件音效和耳机放大电路,一副耳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调音。

另外,S也是一款视听用途的耳机,聆听体验与音乐耳机不同。

音质:BS本身并不是HiFi音乐耳机,所以没必要强调品质,但如果硬要讲的话,S Duo的低频品质非常高,基本相当于SOUL TRANSFORM的低频水平,而且体积没有那么大,比较合适。

S的高频亮度和质感也相当不错,密度好,声音细腻,泛音丰富,比大多数耳机都要好。

S最明显的缺点是分析能力比较弱。

它对声音的总体把握很好,但在细节方面却变得模糊。

声音观感:S是典型的影音耳机调音,强烈凸显空间感和立体感。

至于上面提到的Denon D,也有类似的调音倾向,但它的空间感与JBL S相比就相形见绌了,这种感觉很难形容。

总而言之,穿着S看一部大片,就像置身于电影院一样。

这样的声音确实不适合听流行歌曲,但听小提琴音乐时也相当有毒。

但总的来说,S是专门为手机视频欣赏和游戏娱乐而设计的。

轻松驾驶与搭配:JBL S是一款专为手机打造的视听耳机,让您无需担心驾驶问题。

而且,它内置了锂电池,LiveStage硬件音效还包括耳放的功能,所以你可以直接从手机上使用它。

综合评价:BJBL S的定位非常明确。

它是一款专为视听游戏和娱乐而生的耳机,所以不要用HiFi标准来衡量它。

但无论如何,JBL S的价格还是很贵的。

除非你不缺钱玩手机视频、游戏聚会,否则这样的价格确实不太容易接受。

17. V-MODA crossfade M-80 V-MODA的耳机虽然不是很受欢迎,但是却有一个其他耳机没有的专属能力,那就是军工级品质和超高强度,即使用力拉扯或踩过。

会损坏,而这正好迎合了一些追求坚固耐用的用户。

包装及配件:V-MODA crossfade M-80的包装风格很特别,配件也相当给力,包括一个超强便携耳机包,两根凯夫拉纤维材质的超强耳机线,虽然没有多种类型的配件。

,但质量很夸张。

外观做工:M-80的做工非常出色。

耳机框架采用高韧性钢材质,头带采用真皮材质包裹,可随意扭转而不会损坏。

可以说是这次所有耳机中品质最为出色的。

虽然M-80在外观上略显低调,但它可以更换耳机饰件,并且用户可以提供自己的图案和文字来定制耳机,这也为M-80加分不少。

佩戴:M-80是一款超小型迷你便携式耳机。

佩戴舒适度接近类似尺寸的AKG K,属于不错的水平。

特点:军工品质,超坚韧的机身和线材,无需担心耳机被堵塞或损坏。

可更换的饰板设计也让M-80个性十足。

音质:B-M-80的音质不如做工。

作为参考,其调音风格与AKG K类似,但整体素质更高。

虽然声场比较小,不是很通透,但声音细节并不突出。

但M-80的低频凝聚力、控制力、中频密度都比K要好。

声音观感:M-80的声音有点像AKG K,低频也不错。

低频大而暴力,但声音有点大,比较适合摇滚、流行歌曲。

易于驾驶和匹配:M-80 非常容易驾驶。

一般低频强、声音厚实的耳机最适合搭配新鲜的玩家。

不过我尝试了多种组合,发现M-80的低频不好。

太容易被削掉一些,基本上低频随时都会听起来更厚。

综合评价:B+V-MODA Crossfade M-80国行价在0.0元左右。

如果与K型耳机相比,它在耐用性和音质方面具有优势。

显然更值得购买,而且超级强大。

本体的强度也是其他耳机无法替代的。

但如果音质是首要出发点的话,这个价位的M-80并不是最佳选择。

18. YAMAHA HPH-HPH-是我这次所有耳机中听的时间最长的一款。

这个HPH已经使用了至少一个多小时了,已经几乎完全烧毁了,所以这样比较有点不公平。

但听了上面提到的这么多耳机后,我再次戴上HPH,莫名的感动,所以最后还是推荐一下。

包装及配件:YAMAHA HPH——包装简单,配件也简单,只是一根延长线和一个6.35mm转接头。

不过延长线的质量不错,我经常和其他耳机一起使用。

外观做工:HPH-的外观比较低调。

耳机部分与Alice M1等耳机有些类似。

它也有网面,但HPH-不是全开放式结构,而是半开放式结构,与AKG K略有相似。

有漏音,但不严重,一般可以忽略。

另外,HPH-虽然用料简单,但也具有日系产品一贯的精细做工。

佩戴:HPH虽然不是包耳式设计,但是耳机非常宽松,完全没有夹子,佩戴起来非常舒适。

特点:似乎没有音质:A-YAMAHA HPH-虽然个别素质不是特别突出,但它的长处在于它平衡、协调的声音。

半开放式的设计也让声音自然、声场完整。

透明度比普通耳机要好。

HPH-的低频量感适中,比较蓬松,下潜较好。

中频比较中性厚实,高频延伸和泛音都不错。

它对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有着独特的好处。

就个人感受而言,HPH-的分析能力如果更强一些就更好了,但其分析性能也比较接近Sennheiser Momentum的水平,实力绝对不弱。

声音感受:HPH-是一款非常中性调音的耳机。

整体偏暖,但音染不多,听起来比较自然。

而雅马哈不愧是乐器制造商。

HPH-对各种乐器的诠释比本次评测中的其他耳机更加准确。

听古典音乐,尤其是钢琴、小提琴音乐,效果极佳。

至于流行歌曲,虽然HPH-不能说非常强大,但在这款耳机中,我认为HPH-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可以说HPH-是一个全能播放器。

驾驶和匹配的容易性:YAMAHA HPH-非常容易驾驶,而且不需要担心推力,但是合适的组合会让HPH-的声音更好。

另外,HPH-需要烧机一段时间,声音才会变得更加稳定。

综合评价:A+YAMAHA HPH-上市价1000多元,却出人意料地受到欢迎。

最终价格降到了1000元左右,依然没有人关心,但其实力绝对不弱于本次横评中其他价格较高的产品。

尤其是对于乐器和古典音乐的诠释,我认为HPH-的声音是最准确、最好的。

所以即使不受欢迎,YAMAHA HPH-绝对是一款足够优秀、足够性价比的便携耳机。

最后总结:本次横向评审暂时告一段落。

由于附带的耳机的功能、定位和价格都不相同,所以并不容易直接比较耳机的质量。

不过音质的打分仍然是根据个人判断。

这样的话,如果能有一个音质排名的依据就好了。

至于聆听体验,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

虽然作者有自己的理解,但仅供参考。

另外,在试听这几款耳机的过程中,笔者也获得了一些感悟和思考,下面我将其简单总结为几个问题。

建议戴耳机很难吗?说到耳机,总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想法,那就是它恐怕不太好推广。

笔者之前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但是听过这批耳机之后,我更加坚信了这个观点。

在本次评测中介绍的所有便携式耳机中,如果没有随身听的直接推动,它们都无法获得良好的声音。

毕竟,大多数都是专门为手机直接推送而设计的。

不过,毫无疑问,一副便携式耳机在高端播放器甚至台式电脑的驱动下会产生更好的声音,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能不能推动。

动作上的差异可能更可能是由于数字、解码部分的质量、调音风格的影响。

不管怎样,越高端的播放器听起来越好通常是正确的,但前提是你买得起。

如果你缺钱,你必须决定你的球员不够,你必须决定你只有XXXXX元。

这不是为了玩装备而自虐吗?笔者个人更倾向于认为,一副便携耳机在iPhone直推时的声音表现才算是表现水平,而比较好的播放器或者放下耳机时的表现才可以算是Super水平表现。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耳机是不需要考虑是否可以推送的,因为它们的设计初衷就是让你可以直接用手机或者其他随身听来推送。

如果你真的很在乎音质,你就不会使用便携式耳机。

值得推荐的便携式耳机和不太推荐的大耳机哪个声音更好?就耳机本身而言,音质好的大HiFi耳机可能并不比中高端便携耳机便宜。

经典HD、DT、DT、K70x、X1等价格大多在1K-2K区间,这和很多便携耳机是一样的。

价格相差不大。

不过使用大耳机的人相对较少,因为他们使用大耳机的并不是耳机本身,而是一整套系统,包括音源、解码器、耳放、各种线缆等,需要大量的资金。

资源、能源和占用。

桌面空间很大,HiFi大耳机显然无法成为流行的娱乐对象。

不过HiFi大耳机直接用随身听或者电脑集成声卡推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在很多情况下,即使直接推动,按照便携式设备的标准,它们的声音也非常出色。

比如千元左右的价位段,森海塞尔有HD、HD、木包子可供选择。

不过HD是一款大型HiFi耳机。

按照固有思维,你一定会纠结,觉得前端到底有多厉害才能玩。

价格实惠,但如果真的用随身听直接推广的话,只要随身听有一定实力,比如飞傲这样的耳机品类就很差了。

当然,这是在Walkman具备一定性能的情况下。

如果是普通手机(不是vivo这样的非常规手机)直推的话,那么高清音质确实会比不上木包子。

所以如果以音质为首要出发点的话,HiFi大耳机其实会比那些直推式耳机更好。

即使前端不够强,只是国砖或者集成声卡直推,声音可能还是比较优越的。

当然,如果综合考虑的话,想要出街、想要隔音、想要时尚,便携耳机的价值已经开始体现了。

便携式耳机和小耳塞有什么区别?在试听这批便携耳机之前,我评测的都是小耳塞式耳机。

当我第一次听这些耳机的时候,我真的没觉得它们比它们有多少优势。

许多人也感觉声音有些模糊。

是的,当时好像解析耳塞比较好。

但听了一个多月的便携耳机,现在再听那些耳塞,基本上即使是便宜的便携耳机也往往比更贵的小耳塞好,比如有的要几百块钱。

对于用耳机听古典音乐来说,它们通常比IE80这样的古典凸耳塞要好。

因此,在声音方面,相比于小耳塞,即使是体积不是很大的便携式耳机也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当然,耳塞的优点就是非常小巧,非常便携,这是耳机永远无法比拟的。

但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便携性要求不是很高,那么耳机更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