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7日晚,迅雷(纳斯达克股票代码:XNET)发布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
截至12月31日,迅雷全年总营收为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其中,云计算等互联网增值服务(IVAS)合计为迅雷贡献收入1.2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事实上,云计算是包括BAT在内的大型互联网厂商竞相布局的领域。
业界普遍的共识是,未来云计算必将成为全社会的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
这时候云服务就需要规模大、成本低、使用方便。
迅雷的云计算业务采用创新的共享模式,摆脱了过去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服务扩张的高投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成为市场寡头的同时,也突破了行业的天花板。
今年以来,共享计算模式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阿里巴巴、腾讯、金山、网宿等纷纷效仿,推出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但由于迅雷独特的“分布式”技术壁垒,迄今为止,迅雷共享计算在市场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创新共享计算已进入收获期。
财报数据显示,迅雷云计算等互联网增值服务板块Q4实现营收1万美元,全年贡献营收1.2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也就是说,该业务板块是迅雷营收和增长的重要来源,目前仍处于扩张阶段。
迅雷集团CEO、网宿科技CEO陈雷在财报中透露:“迅雷的共享计算业务在2018年取得了重大进展。
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共享计算不仅显着扩大了网络规模,而且12月计费带宽创历史新高“迅雷的共享计算模式通过授权的智能硬件设备(即万客云)收集普通家庭的闲置带宽、存储、计算等资源,以海量共享取代传统的大规模云。
节点。
计算中心通过跨平台、低功耗虚拟化技术、就近节点访问智能调度技术,为企业提供全球领先的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即星云),实现更快、更轻松的扩展、更环保的计算。
据了解,使用星宇云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并与多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签约。
预计未来迅雷云计算客户规模将持续扩大。
事实上,迅雷云计算的创新在于共享模式。
与其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构建数据中心的方式不同,迅雷首创的共享计算系统利用了各家各户已经存在的闲置计算资源。
目前集成了超过10000个共享节点,可以提供超过PB的存储空间。
,预留带宽30T以上。
共享节点的增加可以增强本系统的服务能力,降低单位算力成本,从而降低带宽成本。
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迅雷自身提供了利润增长点。
迅雷云计算形成技术+规模壁垒 有分析指出,带宽成本持续下降与五棵云部署数量有关。
少量的万科云并不能显着提高带宽成本,但这些设备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后,量变就会带来质变,导致带宽成本大幅下降。
迅雷的共享节点目前已超过1万个,通过早期积累在体量和规模上已形成显着优势。
这一共享计算体系的形成,与迅雷的“分布式”基因有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迅雷在分布式存储和服务方面已有15年的积累。
这项确立了历史领先地位的技术,成为迅雷云计算和区块链业务成功转型的关键。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雷领先的技术和规模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优势。
陈雷对这份财报也充满信心:“5G技术的到来给物联网行业带来了关键的驱动趋势,也将增加对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需求。
通过过去几年的投资部署我们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共享云计算网络节点,并推出了边缘计算的商用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我们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将帮助我们抓住这个巨大的机遇。
明年。
”科技行业资深观察家周兴斌曾指出,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拥有迅雷在分布式技术上的积累和积累,技术优势不同于运营优势、模式优势,这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竞争壁垒。
而其他大部分都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此外,迅雷的共享计算网络拥有超过10000个家庭节点,其云计算业务也得到了小米、爱奇艺等互联网巨头的认可,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共享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生态来说,有资金优势的大公司短期内很难超越他们,这些都是迅雷能够领先行业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