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注定是教育行业不平凡的一年。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正在酝酿着万千火光。
今年,国内领先的少儿编程平台编程猫的学员人数突破一万人。
全国有1万名开发者和1万名普通开发者,仅一个平台上的少儿编程学员数量就几乎与国内开发者数量持平。
今年确实是开发商的一年。
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期待已久的教育革命。
根据一项全球开发者调查,英国有 10.7% 的开发者在 5 岁到 10 岁之间开始编程,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开发者在 16 岁之前开始编程。
这些在少年时期开始编程的开发者是才三岁。
十多年来,他们已成为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发者的重要支柱。
长期以来,少儿编程教育在国外如火如荼,但在国内却一直沉寂。
直到开发者元年的到来,这个转折点终于到来了。
2009年至2009年,少儿编程项目上线的数量较少;到2007年,少儿节目继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后到了2008年,少儿编程领域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多,获得的融资也越来越多。
码猫获得招银国际投资领投的3亿元战略投资。
据《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国内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亿至40亿元,用户基数约为1万人,5年内行业规模将达到1亿。
在少儿编程迎来拐点的今年,谁最先接受少儿编程教育?他们是如何接触到少儿编程作为一项新的技能选择的?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接受孩子的编程教育?近日,中国最大的少儿编程平台编程猫发布了《码农新势力的崛起——05 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
本报告基于编程猫平台三年来积累的大数据,基于来自34个省、市、自治区的数万名学生。
它清楚地向公众展示,在当下的少儿编程热潮中,2005年后的一代中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学习编程的少儿。
将编程纳入K12教学体系不容忽视。
2005年后的编程教育不容忽视。
2005年6月,教育部发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教育水平评价体系,将STEAM教育纳入基础学科。
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明确提出逐步启动国家智能教育工程,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自2001年起,编程逐渐纳入K12教学体系。
浙江省将信息技术(含编程)列为高考选修科目之一;山东省小学六年级教材增加编程内容;江苏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西安市规定,在中国青康慈机器人联赛中获奖者,可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天津将编程纳入中考特招范围;重庆已将编程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根据中泰证券的相关研究和预测,到了今年,国内编程教育覆盖人数将突破1亿。
从2005年出生的“小程序员”看中部地区的互联网势头。
据编程猫数据报告,河南学习编程的少儿人数超过北京、上海、广州少儿编程学生总数,位居第一在国内; 2005年以后,每周学习编程的小时数位居全国第一。
前五名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占四位,长沙以平均每周学习编程4.2小时排名第二。
一些相关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表示,近年来中部地区互联网发展迅速。
以郑州为例,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率先进入国家综合试验区。
后来又大力投入编程教育。
据悉,郑州编程教育于2020年12月启动,计划2009年至2018年培养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编程“小极客”和编程教学导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郑州选择了有编程特色的学校教育项目,鼓励校企合作,引进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编程平台合作,开展课程共创。
此外,还开展“郑州教育编程一小时”、编程培训班、编程教材研讨会等活动,推动编程教育落地。
少儿编程学习时间第二长的长沙,今年4月发布的年度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数为《长沙市移动互联网发展白皮书》,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六、中部地区第一。
谁在学少儿编程?老师和公务员少儿学习编程的主力军 学习少儿编程的孩子在大众眼中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群体。
编码猫《05 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首次为大众描绘了这群人的肖像。
IT行业一直以男性从业者为主,国内外程序员男女比例接近9:1。
据编程猫调查数据显示,少儿编程学生男女生差距明显缩小,接近7:3。
一些学编程的女生甚至调侃道:“未来程序员的数量不容小觑”。
从少儿编程的起始年龄来看,编程猫的学生平均8岁就开始学习编程,甚至早于乔布斯等国外科技公司。
老板。
这份大数据报告还显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老师和公务员的孩子竟然成为学习编程的主力军。
在本次调查中,约22%的儿童编程学生的家长中有一位是老师,15%的儿童编程学生的家长中有一位是公务员。
从事传统上被视为铁饭碗的职业的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这个衣钵。
相反,他们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选择让孩子从小接触编程。
消费升级和技术发展兴趣增加。
编程成为05后的新宠。
05后学习编程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码猫《05 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分析了这三个因素。
从环境来看,由于消费升级和科技发展,2005年出生的人的课外兴趣与80、90后有很大不同。
80后是物质资源相对贫乏的一代。
打毽子、扔沙袋成为那个时代的“国球”。
90后的物质资源相对丰富。
他们的日常生活就伴随着动画、小说、游戏以及父母报读的各种补习班。
今天的 2005 年后的一代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
他们诞生在电子产品唾手可得的时代。
05后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更加先进。
他们不仅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也更加注重孩子的性格。
开发、编程、乐高机器人、跆拳道、滑雪、马术等成为2005年后新的课外兴趣选择。
家庭方面,虽然大多数家长不懂编程,但出于教育政策的引导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他们还是让孩子在小学就编程。
至于孩子们自己,他们的选择更加纯粹。
90%的儿童编程学生学习编程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或他人的期望。
据CodeCat相关人士透露,一名学生曾在研究过程中表示:“编程似乎让我找到了一项可以持续一生的爱好。
” 2005年出生的“小程序员”玩游戏的正确方式:不仅能多玩据编程猫大数据报告统计,在游戏、动画、应用、故事、教程、音乐等几大编程课程中、美术、儿童编程学生最喜欢游戏,其次是动画。
这里的游戏不是指玩游戏,而是指编辑游戏。
根据CodingMao后台数据显示,CodingMao的学员已经改编了多个版本的王者荣耀。
此外,植物大战僵尸、俄罗斯方块、自慰等都是热门且经常改编的游戏。
孩子在线学习编程的成本远低于在线学习英语。
近30%的“小小程序员”零成本学习编程。
很多人认为学习编程是高技能、高收入家庭的专利。
然而,编程猫的这份大数据报告显示,孩子们可以在线学习编程。
编程的成本比在线学习英语低得多。
据统计,73%的家长表示每年在孩子在线英语教育上的花费超过1万元。
超过90%的学习编程的孩子每年用于编程教育的花费不到1万元。
27%的少儿编程学生利用一些成熟的在线编程平台自学编程,零成本学习编程;每年有70%的学生学习编程。
将消费控制在1元以内。
“小程序员”的偶像和理想 他们在很多人心目中并不是狂热的追星者。
05后似乎是被消费文化和娱乐主义“洗脑”的一代人。
他们的人气和粉丝排名似乎是他们成功的结果。
《05 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这项调查向我们揭示了一群2005年后的“小程序员”,他们很有个性,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想法。
调查显示,少儿编程学生偶像榜中,马云位居第一,其次是TFboys和迪丽热巴,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名单上还有杨红英、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罗大佑等人。
偶像相对来说比较多元化。
改变。
同时,30%的少儿编程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偶像,最重要的是做自己。
关于职业理想,学习编程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并不追求体制内的铁杆工作。
程序员或科学家是他们的首选。
另外 27% 的小型程序员梦想成为企业首席执行官。
这份报告还显示,目前中国K12编程教育覆盖率仅为1%,而美国为68%。
美国学习编程的中小学生数量是中国的68倍。
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将编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学校大力推广编程教育。
少儿编程成为教育领域新的投资风口,也源于我国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渴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2006年透露,“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万人”。
中国目前有33所人工智能学院。
按照每年培养1万名应届毕业生计算,填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需要数年时间。
少儿编程是庞大的在线教育行业中的后起之秀。
2011年进军少儿编程领域的编程猫,目前已经吸引了全国近万名学员,平台学员发表作品超过万篇。
从河南省中小学到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编程猫已进驻多所中小学,培训教师0余人。
2018年10月,编程猫与北京第一所专门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初中蒲公英中学达成合作,将编程课程引入农民工子女学校。
除中国市场外,编程猫还布局了东南亚、新加坡、北美、南美、非洲和欧洲等全球业务。